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石油工業也有了巨大的騰飛,油庫的發展也隨之加快,以應對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快速的增長需求。特別是2004年我國開放成品油批發市場以來,大量的外資企業進入我國的石油市場,中外合資的成品油庫也在不斷涌現。由于外資公司在中國的成品油庫建設方面起步較晚,庫容較少,主要依賴于與國內成品油經營單位合資建設。目前,BP、殼牌等國際石油巨頭在中國都有油庫分布。油品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成品油庫的建設越發顯得重要。面對發展機遇和挑戰,我們只有認清油庫發展趨勢,順應趨勢發展,才能在下一步的石油成品庫設計和建設中更好地與國家的發展大局相結合,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使油庫建設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才能更好地面向和服務于市場。
一、 成品油庫建設與管道建設相結合
近年來,油庫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不斷有新的油庫建設以及舊油庫的擴容改造項目上馬,并逐步投入使用。由于油庫需要有油源的保證,油庫的建設主在瀕臨深港的沿海城市和我國規劃的輸油管道中轉站的城市。沿海建設和沿輸油管道建設是目前油庫選址的重要趨勢。這主要是由于我國現在石油的運輸方式發生改變而形成的。成品油銷售企業的油源得到輸油管道建成后,連接煉油廠和成品油庫,確保了煉油廠的油品可以暢通的輸出,有利于煉化企業的發展。相得益彰的是管道可及時、安全、穩定和低成本地運送到油庫和零售終端,大大提高了銷售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再者管道運輸成品油能全天候連續穩定運輸,釋放出大量的水運和鐵路運力,不僅節省人力物力,在社會效益方面可以做到更加安全,減少油品水運和鐵路運輸帶來的環境影響,還可以為環保做出巨大的貢獻。目前,我國不少新建和改造的成品油庫與成品油管道相連,這就要求油庫的建設與成品油管道的建設相適應,服從于管道建設的整體布局和要求,這是當前許多油庫建設的趨勢。
二、 下裝發油需逐步推廣完善
上裝發油方式已被使用多年,且被普遍使用。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它已經很難滿足現代化企業生產的需要,于是下裝發油方式應運而生,下裝和上裝發油方式的比較,有著許多方面的優勢。具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下裝發油的流量一般為120m3/h~140m3/h,而上裝發油量卻只有50m3/h~100m3/h;二是下裝發油是罐車在處于密閉的情況下進行的,可以有效的降低油品的蒸發,同時也提高了油品的安全性,與上裝發油方式相比有明顯的優勢,不僅減少油品損耗,還可以改善工人的勞動環境;三是下裝發油可以將多個發油管設在同一車位同時發油,應用多倉位、多油品的車輛裝油可以大大的提高油庫的發油效率;四是下裝發油可簡單方便的連接油氣回收系統,提高油氣回收系統的效率。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看出,下裝發油方式代表了目前最近的油品發送方式,也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由于下裝發油方式目前設備比較昂貴,目前只是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得到了推廣,很多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還跟不上,由于下裝發油需要相應改造油罐車,現在下裝油罐車較少,改裝油罐車需要一定的時間,在一段時間內,下裝和上裝油罐車會在市場中共存,故在油庫發油系統最好采用下裝和上裝相結合的方式建設,并隨著運油車輛的發展,逐步用下裝代替上裝發油相信待以時日,下裝發油方式會逐步代替上裝發油方式。
三、 提升油庫自動化管理水平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改革,油庫的生產和管理人員相比以前減少了很多。但油庫的業務量比以前并沒有減少,而是增加了很多,這就要求油庫的設計與建設要適應這種變化,相應提高油庫的自動化水平,以減輕工作量,提高油庫安全性。我國在幾年前為此進行了重大改變,引進國外大量科技對企業進行信息化的建設,對企業內部進行同意整頓,打破了原來獨立的情形,降低企業運行成本提高效率。在面對油庫問題中,開始采用自動化控制,對油庫中儲存的油量進行自動化整理統計,在后續發展中,對油庫的管理也得到了提高,建立了相對于較完整的油庫管理系統。在其運行過程中也的確得到了預期的效益。
由于計算機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和自動計量技術的發展,油庫的計量體系逐步實現了自動化管理。油庫的自控系統主要包含公路微機發油系統、安全監控系統,防火安全系統和大罐(液位)自動計量系統等。
公路微機發油系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公路發油控制系統,技術也非常的成熟和完善。公路微機發油系統一般具有溢油及靜電接地聯鎖及報警、現場急停以及灌裝流速的調節和溫度補償、故障自診斷功能。功能全面,也比較簡單適用,在以后的發展中應該會更加完善;安全監控系可實時監控收發油區、灌區和變電所等易發生危險的區域,這與現代電子科技的發展密切相關。通過電視監控系統,使以前比較難監測的區域實現了數字化監控,能有效的避免油庫危險事故發生。油庫的主要功能時存儲油品,屬于易燃易爆的場所,油庫的安全消防問題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當工作人員發現火災并按下火災現場附近的報警按鈕或火焰探測器探測到火災并發送報警信號到監控主機后,火災預警系統會自動彈出預警畫面,畫面上顯示時間、地點、報警來源等信息。大罐(液位)自動計量系統實時監控儲罐液位數據,把液位報警信號接入到數字化油庫綜合信息管理平臺,當液位出現報警時啟動應急聯動,尤其是液位高報時要把報警聲音傳輸到監控中心。
四、 設置油氣回收裝置
石油及其產品是多種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其中的輕組分具有很強的揮發性。在油品儲運各個環節,由于受到工藝技術及設備的限制,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較輕的液態組分氣化,逸入大氣,這種油品的蒸發損耗,造成了不可回收的經濟損失。這些揮發出來的油氣對于油庫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都有較大的損害。因為經濟發展和認識觀念等原因,目前國內成品油庫中,絕大部分沒有設置油氣回收系統。對于一些發油量較大的油庫來說,設置油氣回收裝置一年約能回收汽油500~700t,約兩年即可收回投資,還能降低對環境的污染,使工作人員免受有毒氣體的傷害,提高油庫作業的安全性,在發油量較大的油庫中,油氣回收工程不僅是一種良好的節能減排項目,還是石化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體現。
五、 結束語
目前,石油成品庫建設與改造過程中,石油成品庫建設應與成品油管道建設相結合;完善公路發油系統,逐步推廣下裝發油;提升油庫自動化管理水平;在一些發油量大的油庫,逐步采用油氣回收裝置等設備。這些新技術和設備在油庫中的應用和推廣,代表著未來油庫的發展方向,認清發展趨勢,才能更好的做好油庫建設工作,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足夠的國防和經濟支持。石油成品庫的建設與發展需要相關專家學者以及企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不斷完善,使其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創造出更高的經濟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