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生產都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生產越來越生活化,而人們也越加認識生命的價值,從而更加重視生命安全。但即便如此,仍有大量事故發生。其實,很多的事故,如果我們當時能多注意一些,事故就不會發生。但時間不容許我們重來,沒有如果。而我們需要面對的往往是那些小小的不注意、嘗試所帶來的嚴重后果,而我們也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安全是人類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是人民生命與健康的基本保證,一切生活、生產活動都源于生命的存在。如果失去了生命,生存也就無從談起,生活也就失去了意義。安全是民生之本、和諧之基。安全生產始終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化工生產過程中安全更是重中之重。
化工生產的原料和產品多為易燃、易爆、有毒及有腐蝕性,化工生產特點多是高溫、高壓或深冷、真空,化工生產過程多是連續化、集中化、自動化、大型化,化工生產中安全事故主要源自于泄漏、燃燒、爆炸、毒害等,因此,化工行業已成為危險源高度集中的行業。由于化工生產中各個環節不安全因素較多,且相互影響,一旦發生事故,危險性和危害性大,后果嚴重。所以,化工生產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操作人員均必須熟悉和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和事故防范技術,并具備一定的安全事故處理技能。
下面從四方面談一下安全在化工生產中的重要性。
安全意識
安全意識在化工生產中尤為重要,初生牛犢不怕虎,只是因為無知。生產中絕不允許有這樣的無知。必須做到從業人員有明確的安全意識。在生產過程中,安全管理做得再好,也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安全事故。只能說預防工作做得越好越細,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及其造成的損失越小。但這絕不是說就可以輕視或忽視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所有的從業人員必須高度重視安全施工,牢固樹立“安全第一,以防為主”的意識,這種意識應該是全員的。為了保障生產安全,減少或避免事故的發生,就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安全工作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管理”的安全生產方針。
要具備一定的安全意識,我們就得多了解一些化學物質的性能特征等。任何化學物質都具有一定的特點和特性。如酸類、堿類,有腐蝕性,除能給裝置的設備造成腐蝕外,還能給接觸的人員造成化學灼傷。有的酸還有氧化的特性,如硫酸、硝酸。又如易燃液體,它們的通性是易燃易爆,它們的另一個通性是具有一定的毒性,有的毒性較大。另外,處于化工過 程中的物質會不斷受到熱的、機械的(如攪拌)、化學的(參與化學反應)多種作用,而且是在不斷的變化中。而有潛在危險性的物質耐受(外界給予的能量,超過其參與化學反應的最低能量,也導致激活)能力是有限的,超過某極限值就會發生事故。因此了解參與化工生產過程的原料的物化性質是極其必要,只有掌握它們的通性及特性才能在實際生產中做好安全預防措施,否則就會發生意想不到的后果。
安全管理
安全文化在安全生產中又極其重要的地位,管理更是其中的核心,加強安全管理,防范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及時妥善處理安全事故,減低因安全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和經濟損失,從而使工程順利進行到底, 是工程管理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安全管理的主要內容是為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和法規, 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組織措施。其實安全管理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依法建立健全具有可操作性、合理、具體、明確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使之有效、合理、充分地發揮作用,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保障項目的施工生產安全。說起來容易,但事實證明,它做起來很難,尤其是堅持,因為它雇主的利益和人們的思想慣性、惰性等有很大抵觸,以致人們對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認識,經常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從而造成了很多安全隱患問題出現。
有不少廠家,尤其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對其使用的化工原料的物化性質、危險特性、健康危害、急救方法、基本防護措施、泄漏處理、儲存注意事項等方面知識了解甚少,或干脆不清楚。如一硫酸生產廠家,對使用的催化劑五氧化二釩(V2O5),了解甚少,以致不知道該物質為劇毒品,當然在實際實用過程中,更談不上對其的管理和防護,由此管理給生產造成了安全隱患,
工藝規程、安全技術規程、操作規程是化工企業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化工廠稱其為“三大規程”,是指導生產,保障安全的必不可少的作業法則,具有科學性、嚴肅性、技術性、普遍性。這一項是我們衡量一個生產企業科學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然而有的企業就認為有沒有一個樣,只要能生產就行,這是一個典型的化工生產“法盲”,他們孰不知這“三大規程”中的相關規定,是前人從生產實驗、實踐中得來,以致用生命和血的代價編寫出來的,具有其特殊性、真實性。在化工生產中人人不能違背,否則將受到懲罰。有的企業領導曾說:“我們以前就是這么干的(這種做法實際上是違章的),沒出過什么事,不要緊”。這種麻痹思想絕對要不得,尤其是作為企業的負責人。違章不一定出事故,但是相反,出現事故的必然是違章而造成的。通俗地講,多次違章必然會發生事故,多次小的事故發生,必然醞釀著重大事故的萌芽,所以在生產中應做到安全工作超前管理,超前控制。
安全措施
管理方應在施工前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比如設置安全標志等。針對不同的生產過程要采取不同安全防范措施。如設置專、兼職安全管理員,配備專用放火消防器材,架設安全護網護攔,樹立安全警示標志,根據需要配置安全帽絕緣衣鞋,按要求修建爆破材料倉庫,配備必要的醫療和急救人員、藥品和設施,采取適當措施保證飲用水的安全。還要根據工程的施工期和結構的特殊性,專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
事故后處理
事故處理方面,也應做到以下幾點: (1)注意把握現場急救的機會。(2)盡快處理安全問題后遺癥,恢復施工。(3)及時調查事故原因,追究責任,杜絕下次事故的可能。(4)及時上報安全事故,對事故原因一定不能隱瞞。
一化工廠在檢修濃硫酸計量槽的作業中,由于不懂濃硫酸的特性,對該計量槽進行水洗后,動焊,結果造成爆炸事故,后果是一死群傷,廠房部分受損。其原因是濃硫酸對鋼材不腐蝕,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膜,起到保護作用,而用水稀釋后,濃硫酸轉化稀硫酸與計量槽的鋼材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氫氣,而引發事故的發生。其預防措施:應徹底清洗,動火前進行氣體取樣分析。
安全技術
生產過程中存在著一些不安全或危險的因素,危害著工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會造成生產被動或發生各種事故。為了預防或消除對工人健康的有害影響和各類事故的發生,改善勞動條件,而采取各種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這些措施的綜合叫做安全技術。
安全技術是勞動保護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涉及范圍廣、內容豐富的邊緣性學科。
安全技術是生產技術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個分支,它與生產技術水平緊密相關。隨著化工生產的不斷發展,化工安全技術也隨之不斷充實和提高。
安全技術的作用在于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各種不安全因素,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預防傷亡事故和災害性事故的發生。采取以防止工傷事故和其他各類生產事故為目的的技術措施,其內容包括:
(1)直接安全技術措施,即使生產裝置本質安全化;
(2)間接安全技術措施,如采用安全保護和保險裝置等;
(3)提示性安全技術措施,如使用警報信號裝置、安全標志等;
(4)特殊安全措施,如限制自由接觸的技術設備等;
(5)其他安全技術措施,如預防性實驗,作業場所的合理布局,個體防護設備等。
從上述情況看,安全技術所闡述的問題和采取的措施,是以技術為主,是借安全技術來達到勞動保護的目的,同時也要涉及有關勞動保護法規和制度、組織管理措施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安全技術對于實現化工安全生產,保護職工的安全和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
作為化工工人應該怎樣實現安全生產?備齊安全設施,并保持完好正常可用;強化員工培訓,提高安全意識;按程序標準操作,生產任務再重也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制定安全預案,一旦發生安全問題要冷靜迅速處理并報有關專業部門救助,不得有任何僥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