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安全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者行業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二、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以下職責:建立、健全本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三、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的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由生產經營單位的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人或者個人經營的投資人予以保證,并對由于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的后果承擔責任。
四、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與本單位所從事的生產經營活動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
五、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保證從業人員具備必要的安全生產知識,熟悉有關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合格的從業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六、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和有關設施、設備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七、生產經營單位對重大危險源應當登記建檔,進行定期檢測、評估、監控,并制定應急預案,告知從業人員和相關部門在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及有關安全措施、應急措施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和有關部門備案。
八、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教育和督促從業人員嚴格執行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向從業人員如實告知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應急措施。
九、生產經營單位必須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的勞動防護用品,并監督、教育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佩戴、使用。
十、生產經營單位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時,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立即組織搶救,并不得在事故調查處理期間擅離職守。
十一、生產經營單位必須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為從業人員繳納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