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產品是很多工業部門離不開的基礎資料,生產化工產品所用的原料、中間體甚至產品本身,有70%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或有毒的性質,生產大多在高溫、高壓、高速、有毒等嚴酷條件下進行,不僅工藝復雜,有些反應十分劇烈,極易失控,而且大多在反應容器或管道中進行,難于監視,所以化工生產比其他工業具有更特殊的潛在危險性。
近年來,我國不斷發生的化學危險品泄漏、爆炸事故,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嚴重的經濟損失,而且此類災害事故呈明顯上升的趨勢。因此,在生產上如何對火災、爆炸、泄漏等事故進行預防,以及一旦發生事故,消防部隊如何對事故進行及時、有效的搶險救援,以減緩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避免造成災難性后果,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化工企業災害性事故發生的特征
化工事故發生的特征基本上是由所用原料特性、加工工藝方法和生產規模所決定的。
1.火災爆炸中毒事故多且后果嚴重
化工原料的易燃性、反應性和毒性決定了火災爆炸,中毒事故的頻繁發生。反應器、壓力容器的爆炸以及燃燒傳播速度超過音速時的爆轟,都會造成破壞力極強的沖擊波,由于管線破裂或設備損壞,大量易燃、有毒氣體或液體瞬間泄放,會迅速蒸發形成蒸氣云團,并且與空氣混合達到爆炸下限,隨風飄移,如果飛到居民區遇明火爆炸,其后果是難以想象的。據估50噸的易燃氣體泄漏,將會造成直徑為700平方米的云團,在其覆蓋下的居民,將會被爆炸火球或擴散的火焰所傷,同時還會因缺氧窒息致死。化工裝置的大型化使大量化學物質處于工藝過程中或貯存狀態,一些比空氣重的液化氣體如氨、氯等,在設備或管道破口處以15~30度呈錐形擴散,在擴散寬度100米左右時,人還容易察覺迅速逃離,但在距離較遠而毒氣濃度尚未稀釋到安全值時,毒氣影響寬度可達1公里或更多,人則很難逃離并導致中毒。
2.正常生產時事故發生多
化工生產中有許多副反應生成,有些機理尚不完全清楚,有些則是在危險邊緣接近爆炸極限進行生產的,生產條件稍一波動就會發生嚴重事故。間歇生產更是如此。
化工工藝中影響各種參數的干擾因素很多,設定的參數很容易發生偏移,而參數的偏移是事故的根源之一,即使在自動調節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失調或失控現象,人工調節更易發生事故。
違章操作、人的素質或人機工程設計欠佳(往往會造成誤操作,如看錯儀表、開錯閥門等),是造成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特別是現代化的生產中,人是通過控制臺進行操作的,發生誤操作的機會相對更多。
3.材質和加工缺陷以及腐蝕的特點
化工廠的工藝設備一般都是在嚴酷的生產條件下運行的。腐蝕介質的作用、振動、壓力波造成的疲勞、高低溫度影響材質的性質等都是在安全方面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ぴO備的破損與應力腐蝕裂紋有很大關系。設備材質受到制造時的殘余應力、運轉時拉伸應力的作用,在腐蝕的環境中就會產生裂紋并發展長大,甚至會引起脆性破裂,造成巨大的災難性事故。制造化工設備時如加工方法不正確(如焊接),也容易產生裂紋使設備破損。
4.事故的集中和多發
化工生產常遇到事故多發的情況,給生產帶來被動。化工裝置中的許多關鍵設備,特別是高負荷的塔槽、壓力容器、反應釜、經常開閉的閥門等,運轉一定時間后,常會出現多發故障或集中發生故障的情況,這是由于設備進入到壽命周期的故障頻發階段。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石油化工、合成氨等工廠事故頻繁發生,火災爆炸惡性事故連續不斷,經過3年努力,采取安全措施才穩定下來。通過分析認為是五六十年代進口的設備已達到浴盆曲線的故障多發期,由此得出教訓,即對待多發事故必須采取預防對策,加強設備檢驗,充實備品備件,及時更換使用到期的設備。
二、如何處置化工企業災害性事故
隨著現代生產技術的快速發展,化學危險品在生產和儲運中的技術含量日益提高,工藝日趨復雜,一旦發生災害事故,都具有破壞力強、危害性大、施救難度大、技術要求高等特點。因此,消防部隊尤其是特勤隊伍一定要確立“在現代條件下,打高技術戰”的指導思想,按照“科技強兵”的方針,在快速反應、技術手段、特種訓練、作戰保障等方面狠下功夫,向科技要戰斗力。
筆者認為,要提高消防部隊處置化工災害性事故的綜合能力,必須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必須與企業的工藝處置措施相結合
這就要求消防部隊的作戰預案要與重點單位內部的工藝處置預案緊密銜接,平時開展調查研究,加強熟悉演練,戰時密切協同,有效施救。因此應充分做好處置化工企業化學危險品災害事故的各項準備:一是要組織人員深入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儲運單位,了解危險品屬性,熟悉生產工藝,掌握事故處置方法和滅火對策;二是組織和指導基層部隊,針對重點單位、重要部位和關鍵環節,按照可能發生的災害事故及等級,制定完善的危險化學品泄漏處置和火災撲救預案;三是根據實戰需要,加強相關知識和理論學習,開展針對性的技、戰術訓練,并加大訓練的難度和強度,盡快提高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心理適應能力;四是按照預案組織聯合實戰演練,尤其是加強與企業內部工藝處置的協同演練,以利于在發生危險化學品泄漏或火災時,能夠按照預案的要求科學有序、迅速有效地施救。
2.必須加強參戰人員的自身防護
沒有嚴格的防護措施,就難以承擔和完成處置任務。保證安全,才能有效地消滅火災事故。由于化工事故現場上的危險因素多于一般火災,因此,這一點應突出地貫徹于撲救化工火災的始終。 這就要求我們的指戰員必須有較強的業務素養,在火災事故現場中能審時度勢,隨時應變,當機立斷。
3.指揮員必須掌握科學的處置程序和技術原則
現場指揮員要在處置過程中的偵檢、警戒、救生、堵漏、除毒、洗消等重要環節上精心用兵、科學布陣,采取攻守轉換、進退得當的多種戰術,力求掌握行動的主動權。執行搶險救援任務時,一定要尊重專家組和事故單位技術人員的意見,充分重視檢測組檢測報告的情況,周密計劃,嚴密組織,量災用兵,留有相應預備隊,嚴防打“人海戰術”。遇到疑難問題或情況突變,應冷靜分析,聽取專家和有關專業技術人員的意見,嚴防魯莽從事。
4.建立區域性的滅火劑倉儲基地,以滿足對大的化工企業災害性事故進行消防處置的需求,化工企業發生大的災害性事故時,撲救時間長,用于滅火、冷卻、洗消的滅火劑量是相當大的。如一起大的油庫火災,往往需要十幾個小時甚至幾十個小時的撲救,儲備足夠泡沫液等滅火劑是成功進行撲救、防止事故擴大蔓延的關鍵。因此,應建立省級特種滅火劑存儲數據庫,摸清全省各地區的消防部隊和企業特種滅火劑存儲量,然后在此基礎上,根據各地區危險化學品和特種滅火劑存儲量等實際情況,在全省范圍內建立多個區域性的特種滅火劑倉儲基地,保證任何一個地區如發生化學災害性事故,均能及時從倉儲基地得到足夠的滅火劑的支援。
5.制定和完善各類處置預案并進行模擬演練,提高處置化工企業災害性事故的組織指揮水平 化工事故搶險救援工作涉及到眾多的政府部門和單位,較大的化學事故甚至需要全社會動員,各地黨委和政府必須委托有關權威機構和專家,制定化工企業災害性事故處置預案,并進行模擬演練。 根據我國一些城市的試點經驗,在化學工業比較密集的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應根據各類處置預案,成立由黨委、政府領導為總指揮,公安、消防、駐軍、化工、衛生、環保、民政、郵電、運輸、氣象、內貿、宣傳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以及有關專家為成員的化學事故搶險救援總指揮部。為有力地實施統一指揮,必須明確各有關部門的職責。
針對化工企業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的處置和火災撲救,按照“標本兼治”的原則,企業內部的安全防范和初期處置是關鍵因素。因此,必須加強對化學危險品生產、儲存、運輸單位的消防安全監督、聯合檢查和專項治理。尤其是對那些規模大、危險性高的重點單位,要在安全設備、管理制度、崗位職責、應急預案、工藝處置等方面嚴格檢查,對不合乎要求的,堅決要求整改。筆者認為,有關部門應對現行的消防安全設計規范和有關標準進行必要的修改完善,一些工藝預防設施、緊急處置裝置,經研究和實踐證明是有用的,應當納入規范和標準中,從治本入手,保證化工企業生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