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是煤礦行業的“天字”號工程,也是煤炭企業發展的命脈所在。2011年以來,**集團公司加大了查隱患、反“三違”的工作力度,出臺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特別是安全結構工資的實行和“三違”連座責任制度的建立,把職工的經濟收入巧妙地和安全工作結合起來,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職工的安全觀念,變被動為主動,使職工從往日的“要我安全”徹底地轉變為“我要安全”,消除和改變了職工以往別人違章與我無關的思想,但很多工作在細節上仍然還存在不少問題,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安全的被動局面還是沒有得到改善。下面就煤礦行業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談幾點膚淺的認識,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班組長普遍存在不敢管、不敢抓的問題,在抓安全工作上“腰”硬不起來。
班組是企業生產最基本的細胞,同時也是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和難點,班組長作為生產一線的組織者和指揮者,如何抓好班組的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對實現煤礦企業的整體安全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包括兩個層面的意思,一是物的因素,二是人的因素。查隱患是指對工作現場的作業環境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全面的檢查,排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反“三違”是指對人的具體行為進行強制管理,杜絕各種不安全行為,降低事故和風險,最終實現人、機、物和環境的和諧運作,有效掌控傷害因素,掌握安全的主動權,“以安全促進生產,以生產推動安全”,使各種安全因素長期處于可控狀態。
班組長作為生產指令的第一執行者,不僅要負責抓好生產,而且還要管好安全。但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大多數班組長只知道怎么干,不知道怎么管,加之處罰和獎勵權都集中在區隊管理層,自己說了不算,班組成員管理處于失控狀態,這樣一來,班組長的思維長期停止在完成好領導安排的生產任務上,時間久了,對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就會產生厭戰情緒,要么是對查隱患、反“三違”工作抱著應付差事的態度,要么對存在的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對“三違”行為聽之任之,抓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沒有一個堅決的態度,不敢理直氣壯的站出來抓,形成了班組長對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不敢抓、不想管的被動局面。 要解決班組長在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我認為首先作為企業的中層管理者的區隊長要鼎力支持班組長的工作,大力幫助班組長樹立威信;其次區隊長要適當下放權力,讓班組長擁有足夠的指揮權和處罰權,使班組長在抓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上充分的發言權;第三是要實行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獎勵制度,建立隱患排查和反“三違”工作臺賬,月底進行梳理,對于查出的隱患能夠有效預防和遏制事故發生的,對班組長進行適當獎勵,提高班組長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的積極性。 二、區隊管理層在抓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上流于形式,制度落實不到位。
細節決定成敗,思路決定出路。區隊管理人員作為企業的中層管理者,為職工營造安全的工作的環境,是管理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因而不僅要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還要把安全的責任承擔起來,在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上要率先垂范,樹立標桿效應,把查隱患、反“三違”的氣氛帶動起來。但目前我們的區隊管理人員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的現狀只停留在完成上級下達的隱患排查條數和“三違”處罰人數的層面上,工作華而不實,重形式,走過場,整個工作浮在面上。 俗話說,只有抓不到位的安全,沒有抓不好的生產。要解決上述問題,我認為首先要加大對企業區隊管理人員的思想教育力度,增強其使命感和責任感;其次是對于區隊管理人員來說,要建立“零”思維的考核目標,追求零事故、零“三違”、零隱患,要把眼睛當放大鏡使用,以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投入到查隱患和反“三違”中去,發揚勤講、勤看、勤跑的“三勤”精神,深入一線,入車間,進班組,抓現場管理,到工作面,到掘進頭,抓隱患排查,力爭做到抓生產、抓安全兩手都要硬;第三,抓查隱患、反“三違”工作是一項必須長期持續開展的工作,并不像農民種莊稼“你哄我一時、我哄你一季”那樣簡單,它堅決不允許任何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的存在,一時的疏忽大意和那個細節、漏洞和死角的存在和稍有不慎都會帶來滅頂之災,任何對制度的“截留”和“克扣”都會造成事故隱患和“三違”行為的滋生助長,降低制度作為確保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取得實效的威懾力。再好的制度如果在執行力上打了折扣,不過只是一紙空文,僅僅局限于紙上談兵,因此對“三違”處罰上堅決不能手軟,不能富于同情心,要在安全和“三違”之間牽起一條高壓線,決不允許任何人碰觸,加強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力度,不能只關注工作的結果,更要注重工作的過程,在安全與生產之間從容應對,游刃有余,從源頭上斷絕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第四,建立區隊長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獎罰制度,對于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開展不到位的,按危害性的大小,從經濟處罰到警告處分、誡勉談話、一直到就地免職,使他們能夠盡忠盡職做事,老老實實工作,強制使其開展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
三、習慣性違章在職工頭腦中的根深蒂固的影響,是區隊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習慣性違章現象是煤礦生產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的現象,也是安全生產監管環節中的最大“頑疾”,是在我們日常工作的環境和工作過程中無意識逐漸積累起來的不良行為,不但自己難以察覺,要改正過來也非一朝一夕之事。習慣性違章的形成最初是人的一種有意識的錯誤行為,圖方便,想省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久而久之就變成了無錯誤傾向意識的行為,養成了不良的工作習慣,最后造成積習難改。習慣性違章和蓄意違章有著本質的區別,其具有頑固性、潛在性、感染性和排它性等特點,長期在生產現場和作業環境中滋生蔓延,是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進程中的絆腳石。從理論層面來講,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的開展,就是要以高壓的態勢遏制習慣性違章現象的上升勢頭,鄭重地向“老經驗”發起挑戰,但在實際工作中事實卻不盡如此,“老經驗”和習以為常無時不存,無處不在,甚至占據著主導地位,很多事故都是因為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的不到位,致使習慣性違章的“殺手”本色顯露無余。 要解決好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必須嚴格各項規章制度,加大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的力度,認真處理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對習慣性違章不能因為不出問題就不追究,更不能熟視無睹,松弛警覺;區隊管理人員在安全教育上要不怕講口水話,要用事故案例教育人,用現身說法警示人,多一點耐心,多一些強調,徹底消除規程措施是防止萬一的錯誤觀念,要在防止萬一的問題上做好文章,做足文章;對于“三違”行為要加大懲處力度,堅持鐵手腕、鐵面孔、鐵心腸的“三鐵“精神,讓遵章守紀和按章作業的理念在職工的腦海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逐步改正不良的工作習慣,遠離習慣性違章和“老經驗”,時刻牢記“不安全不生產,不安全不作業”的準則。 四、礦井機械化程度提高,隱患排查難度加大,安全與生產矛盾突出。 從近幾年來發生的各類煤礦事故來看,大部分都屬于機電事故引起的,可見機電設備隱患對安全生產的危害之大,同時也警示了我們抓好機電設備隱患排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礦井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多種先進的采掘設備投入使用,而且設備的運轉逐漸向自動化邁進,設備在長期的運行和操作不當的操作過程中都會帶來相關的隱患,隱患排查點多、面廣,隱患存在的隱蔽性強,在排查的過程中要求具體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和豐富的工作經驗,職工現有的素質和工作能力跟不上維護和隱患排查的需要,隱患排查的難度大,維護量不足,隱患整改工作滯后,隱患查找水平。 安全是為了服務生產,歸根結蒂企業的主體還是生產,就我單位來說,在實際工作中,各采煤工作面、各掘進頭都不同程度存在邊組織生產邊查找隱患的現象,隱患排查時間短,對工作目標和工作過程管理上的定位不夠準確,使得生產與安全產生矛盾,加之各種機電配件的規格、尺寸和標準的不匹配,有的機電設備供應商在生產設備時偷工減料,設備上所標注的規格和它的實際能力不符,在使用時難免又會形成新的隱患,增加了我們的工作量,同時也給我們的具體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要解決好上述問題,我認為首先要在硬件設備上下功夫,加大投入,更換破舊的機電設備,在新設備的購置上嚴把質量關,建立機電設備準入制度;其次是加大對設備操作者和維護者的專業技術培訓,轉換理論培訓為現場操作培訓,為機電設備的維護和隱患排查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第三組建機電隱患排查專業隊伍,維護礦井機電安全生產;第四是要加大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力度,提高區隊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理念,堅決按照事先制定的施工安全技術措施作業,徹底破除不違章就不能生產的陳舊觀念,最終實現人、機的協調運作。
五、職工素質參差不齊,隱患識別能力低。
人是社會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所在,專家的統計結果表明,在各種事故中,人的因素占主導地位的占70%--80%,隨著社會用工難問題的凸顯,煤炭行業的用工問題也會呈現緊張局面。煤礦行業作為高強度勞動密集型的重工業企業,職工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是難以改變的事實,大部分職工都在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勞動組織紀律差,更有年紀稍大一點的,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安全意識差,隱患識別能力低下,再加上企業招工時,進入門檻低,只注重量的積累,不注重質的飛躍,這無形中又增加了查隱患和反“三違”工作的難度。
要解決好上述問題,我認為首先應加強培訓,煤礦企業職工雖然文化素質比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但他們勤勞樸實,敢打敢拼,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說,事物的發展都是從不可能到可能轉變的,素質低并不一定意味著無可救藥,只要方法得當,低素質同樣可以向高水平轉化;其次是在招用新工人時,可適當提高準入門檻,調整方向,把“招工變為招生”,要有長遠的眼光,不能急功近利,適當延長培訓時間,培養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優秀員工。
總之,通過制度的完善,環節的嚴格監管,發揮好區隊管理人員、班組長在安全監管中的作用,提高職工安全生產的意識,才是礦井實現安全推動生產持續穩定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