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市場機制尚未完善,加之煤炭總量過剩,市場疲軟,使煤炭經濟一直處于低位運行狀態,并從而導致煤炭企業內部和外部引發了各種矛盾和問題,也給安全管理帶來了諸多難以克服的不利因素。要解決安全管理中的難題,就應采取相應的對策。想就煤礦當前安全管理中的難點、重點及相應的對策,談一些個人的想法。
1 難點和重點
(1) 落實各級安全責任制有“斷層”。其根源有3個層面上的問題。
① 領導干部的問題。從主觀上講,煤炭企業走向市場以來,追求效益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已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話題,致使少數領導干部不能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重生產輕安全的思想主宰著礦長的管理行為,在生產組織、安全管理和人、財、物等資源的配置方面,考慮生產經營的多,顧及安全問題的少。
從客觀上講,企業內外部兩個方面的因素,分散了領導抓安全的精力。在企業內部,自從實行廠長、經理負責制以來,“行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者”的說法多,礦長的臨時頭銜多,各種應酬多,繁雜的事務多,礦長們忙得暈頭轉向,尤其在企業經濟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職工要工資,離退休職工要待遇,下崗職工要工作,還有住房問題、醫療問題、子女就業問題,如此等等,令一些礦長搞不清哪重哪輕,把安全生產這個“天字號”的大事給淡化了。在企業外部,礦、鄉矛盾和市場問題困擾著礦長:一方面,由于經濟困難,在處理礦、鄉問題上,對農村的無理要求,不再采取息事寧人的辦法,于是矛盾不斷升級,甚至發生沖突;另一方面,企業走向市場,煤炭是“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時代已成為過去,礦長忙于銷售和催收煤款,尤其是逢年過節,走訪客戶是事關來年礦井銷售的大事,礦長必須親自出馬。如此這般,礦長抓安全的精力就可想而知了。
② 業務部門的問題。煤礦的業務部門肩負著煤礦安全和生產管理、監督、協調的職能,是安全管理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同時還肩負著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的任務。但就目前來講,業務部門保安責任制不能安全到位,其表現一是缺乏剛性:少數管理人員雖然有較強的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但經不起不正之風的攻擊,表現為當現場查出問題時,往往是暗箱操作,與一些基層單位搞一團和氣;二是缺乏主動性:由于煤礦勞動生產力相對低下,屬于勞動密集型的生產組織方式,勞動者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者為提高勞動效率,把工資、獎金向生產一線職工傾斜,安全技術管理人員的工資、獎金偏低,形成了體腦倒掛的現象,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受到挫傷;三是缺乏科學性;一些管理人員盡管有工作熱情,但業務素質不高,知識陳舊,對現場存在的隱患和問題不敏感,對安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準確地判斷,不大膽,不果斷,事先預測的少,事后諸葛亮的多。
③ 現場工人的問題。現場工人不按章作業、行為不規范、不遵守勞動紀律等問題,使其安全工作職責不能正常履行,其主要原因:一是從業人員素質低——歷史上,由于煤礦生產技術含量低,在用工問題上只考慮體能,忽視了文化、技術知識的要求,從而形成煤礦職工隊伍素質普遍不高的現狀,部分井下工人,只有因違章受到處罰時才明白自己的過錯;二是利益趨動——近年來,職工隊伍的成分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過去單一的全民所有制職工變為全民工、全民合同工、臨時工、農民協議工以及聯采隊等多種成分混編的“多國部隊”,職工群體的主人翁思想淡化,只要能多賺錢,什么事都敢干;三是獎懲機制失靈——有些礦幾個月不發工資,安全獎罰成為空頭支票,因此在對“三違”的處理上,態度不堅決,即使是處理事故責任者也是避重就輕,安全生產氛圍不佳;四是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實效差——主要是缺乏針對性,課堂與生產現場脫節,加之培訓管理松散,考核不嚴,職工安全技術素質沒有明顯提高。所有這些都影響了職工隊伍的風氣,出現了“煤礦不違章不能出煤”的怪論。
(2) 設備、材料及環境的不安全性。煤礦要實現安全生產,其所用的設備、材料及所處的環境都應該達到本質安全的要求。但從目前看,實際與要求相差甚遠。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方面,煤炭企業經濟困難,相當一部分礦井維持簡單再生產的資金不足,材料質量差,設備老、舊、雜,新度系數逐年下降,機電設備事故率高,同時,為節省成本,生產系統的有關技術參數達不到標準要求,造成安全環境不好;另一方面,市場運作不規范,產品質量管理體系不完善,影響了材料、設備的采購質量,特別是一些提升運輸設備和材料,在正常使用期內發生意外事故。
(3) 重大事故不可預測因素增多。煤礦生產是地下作業,與水、火瓦斯、煤塵、沖擊礦壓等自然災害作斗爭,特別是開采深度較大的礦井,這些自然災害有時不可預測。徐州礦務集團近幾年曾有過多次突發性、災害性事故。如張集礦井下突水、瓦斯突出,旗山、三河尖等礦的沖擊礦壓等,都是在事先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于瞬間或極短時間內形成的災害,損失巨大,屬全煤炭行業目前尚未解決的技術難題。另外,鄉村小煤礦亂采濫挖不能完全制止的狀況也給大礦帶來嚴重威脅。徐州礦務集團東部礦區,小煤礦星羅密市,其開采動態很難掌握,往往在發生滲透水和漏風等事故時才發現,成為不可預測的一大隱患。
2 對 策
(1) 解決煤炭總量過剩問題,使煤炭經濟走出低谷。各級政府要把關井壓產作為煤礦安全的重要一環,一定要緊抓不放,一抓到底。對不按國家政策實施關井的,要追究責任,嚴肅查處,該警告的警告,該罰款的罰款,該撤職的撤職,該法辦的法辦。一是按照國務院規定,切實做到“兩取締、兩關閉”,地方政府要顧全大局,關閉小煤礦的態度要堅決,不能有任何商量和退避的余地;二是資源枯竭、扭虧無望、安全沒有把握的衰老礦井也必須關掉;三是國家對重點煤礦的生產要按照市場供求狀況進行計劃指導,實現供求平衡,產銷兩旺,使煤炭經濟進入良性運作狀態,從而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安全生產。
(2) 依法治理煤礦安全生產,理順安全生產秩序。首先,依法組織煤炭生產——煤炭企業的所有管理者必須依法組織煤炭的生產經營活動,每一個職工必須依法組織煤炭的生產經營活動,每一個職工必須依法進行生產作業,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拒絕一切違法、違紀、違章的行為;其次,強化對執法的監督——按照“國家監察、行業管理、群眾監督”的原則,實行多層次執法監督;第三,依法處理各類事故——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依照法律、法規程序追查、分析、處理各類事故,重傷事故應及時查清事故原因,找到事故責任者,作出處理。死亡事故,按照《礦山安全法實施條例》由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聯合進行調查處理,依照事故性質和責任大小,分別對事故責任者給予經濟處罰、紀律處分或追究刑事責任,以促使煤礦各級領導乃至現場工人,都能自覺地按照各自的工作性質,履行工作職責。
(3) 增加安技措資金的收入,搞好安全科研攻關。煤炭企業必須堅持從維簡、更新、改造、生產發展費用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新設備、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煤炭企業的主要領導要樹立依靠科技進步,保護勞動力的觀點,在大力發展機械化的同時,以優厚的待遇引招高科技人員來煤礦工作,利用激勵政策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快開發科技新項目的進程,全面提高煤炭生產的科技含量。尤其要加快對水、火、瓦斯、煤塵、沖擊礦壓等自然災害防治的研究,消化、吸收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使有害變無害,變被動防范為主動治理,增強人為控制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鼓勵職工搞發明創造,讓職工在勞動實踐中獲得的技術經驗用于技術革新,獎勵對安全生產設備、儀器、儀表和安全設施進行改革的有功人員,以提高現有安全裝備的可靠性、靈敏性,從而使物與環境趨于本質安全。
(4) 加強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首先,要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堅持過去在安全宣傳教育方面一些之行之有效的做法,有的放矢地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并根據不同時期的特點,做好安全不放心職工的重點幫教工作,利有輿論導向,規范職工安全行為。其次,要因人而異,改進培訓內容——在堅持使用統一教學大綱的基礎上,普通工人的培訓,以技術培訓為主,并在提高現場實際操作技能上下功夫;要害工種的培訓,以理論與技能相結合培訓為主;區隊長、班組長的培訓,把過去處理突發性事故的成功做法編成經驗性教材,搞好案例教育,提高現場組織指揮能力和對突發性事故的應變能力。組織管理干部走出礦區,有條件的也可以走出國門,考察學習先進礦井的采煤技術,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從而開闊眼界,解放思想,提高認識。要以此來促進企業綜合管理能力的提高。
(5) 細化規定,實現人、機、物最佳結合狀態。第一,制定人的素質標準、崗位責任制、作業(工業)標準、勞動時間標準、動作標準(工藝流程、操作規程、安全規程)和勞動紀律,促使工人自覺地擔負起自己的職責,努力使工作質量達到標準要求。第二,明確規定機器設備的選擇條件和方法,機器設備維護保養修理的標準,以及更新改造,保持設備的新度系數。第三,明確生產所用的各種材料的選擇和接收規定,如限用材料的品種、規格和質量的規定,驗收規定,使用量的規定以及物料運送、存放、剩料返回、舊料復用等制度。第四,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工種、不同作業環境,規定不同的作業規程,并有檢驗的項目、標準、方法等,保證生產系統內的每一個工序、每一個崗位都有章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