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煤礦粉塵濃度和游離SiO2含量測定應按GB5748規定的方法進行,粉塵粒度分布測定應按MT422規定的方法進行。
2、煤礦使用的粉塵檢測儀器儀表,必須具有有效的計量檢驗合格證。
3、井下主要接塵人員應配戴人體粉塵采樣器,并建立個人健康檔案。
4、各礦測塵部門必須根據本礦的生產情況配備足夠數量且經培訓合格的測塵人員:每個采區至少1人。
5、煤礦井下粉塵測定時間
6、對井下每個測塵點的粉塵濃度每月測定兩次。
7、采掘工作面每個月應進行一次全工作面連續粉塵測定。
8、粉塵粒度分布每半年測定一次,采掘工作面有變動時,應及時進行游離SiO2測定。
9、粉塵中游離SiO2含量每半年測定一次。
10、煤礦粉塵濃度測定結果按季度綜合上報主管部門。
11、采掘工作面回風應安設粉塵濃度傳感器進行粉塵濃度連續監測。
12、煤礦井上下作業場所測塵點的選擇和布置。
煤礦井上下作業場所測塵點的選擇和布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類別
|
生產工藝
|
測塵點布置
|
采
煤
工
作
面
|
1、采煤
|
采煤機回風側10m~15m,司機工作地點
|
2、移架
|
司機工作地點
|
|
3、風鎬落煤、手工落煤及人工攉煤
|
一人作業,在其回風側3m處,多人作業,在最后一人回風側3m處
|
|
4、工作面巷道鉆機鉆孔
|
打鉆地點回風側3m~5m處
|
|
5、風煤鉆鉆眼
|
操作人員回風側3m~5m處
|
|
6、回柱放頂、移刮板運輸機
|
工作人員的工作范圍
|
|
7、薄煤層工作面風鎬和手工落煤
|
工作面作業人員回風側3m~6m處
|
|
8、掩護支架工作面風鎬落煤
|
作業人員回風側3m~5m處
|
|
9、工作面多工序同時作業
|
回風巷內距工作面端頭10m~15m處
|
|
10、采煤工作面放炮作業
|
放炮后工人進入工作面開始作業前
|
|
11、帶式輸送機作業
|
在轉載點回風側5m~10m
|
|
12、工作面回風巷
|
距工作面端頭15m~20m
|
|
|
|
|
掘
進
工
作
面
|
1、掘進機作業
2、機械裝巖
3、人工裝巖
4、風鉆鉆眼
5、鉆眼與裝巖機同時作業
6、砌碹
7、切割聯絡眼作業
8、刷幫作業
9、挑頂作業
10、拉底作業
11、工作面放炮作業
|
機組后4m~5m處的回風側司機工作地點
在未安設風筒的巷道一側,距裝巖機4m~5m處的回風流中
在未安設風筒的巷道一側,距礦車4m~5m處的回風流中
距作業點4m~5m處巷道中部
裝巖機回風側3m~5m處巷道中部
在作業人員活動范圍內
在作業人員活動范圍內
在距作業點回風側4m~5m處
在距作業點回風側4m~5m處
在距作業點回風側4m~5m處
放炮后工人在工作面開始作業前的地點
|
錨
噴
|
1、鉆眼作業
2、打錨桿作業
3、噴漿
4、攪拌上料
5、裝卸料
6、帶式運輸機作業
|
工人操作地點回風側5m~10m處
工人操作地點回風側5m~10m處
工人操作地點回風側5m~10m處
工人操作地點回風側5m~10m處
工人操作地點回風側5m~10m處
轉載點回風側5m~10m
|
轉
載
點
|
1、刮板輸送機
2、帶式輸送機作業
3、裝煤(巖)點
4、放煤口司機作業
5人工裝卸材料
|
距兩臺輸送機轉載點回風側5m~10m處
距兩臺輸送機轉載點回風側5m~10m處
塵源回風側5m~10m處
司機工作地點
作業人員工作地點
|
井下其它場所
|
1、巷道內維修作業
2、材料庫、配電室、水泵房、機修硐室等處工人作業
|
作業人員回風側3m~5m處
作業人員活動范圍內
|
煤礦井上下作業場所測塵點的選擇和布置要求:
1、煤倉如有堵塞卡倉,不準探頭進入觀察,更不準探身或進人捅倉。
2、煤倉堵塞如需爆破必須制定專門措施,經礦長批準,并且使用被筒炸藥,嚴格執行瓦斯檢查等規定,嚴格執行專門措施。
4、煤倉堵塞不準從上面用水沖。如果煤倉灌水,必須編制專門處理措施,嚴防潰倉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