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方法——事故預防對策之技巧。礦山安全管理是一門科學,礦山安全管理方法是一種技術。礦山安全管理的方法得當,是保證礦山安全管理效能充分發揮的重要因素。
1、安全系統工程法
在礦山生產過程中,導致礦山災害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礦山安全管理必須從整個礦山系統的總體出發,研究人、社會、環境、技術、經濟等因素構成的礦山安全大協調系統,建立礦工生命保障、健康;礦山財產安全;礦山環保、信譽的目標管理體系。
過去,礦山安全管理多局限于單個礦井、單個災害種類、單個側面的管理,局限于具體的災害事件的管理,即進行孤立的管理,其管理成果應用有限,很難進行實質性的大規模推廣應用。因此,礦山安全管理應向綜合化和系統化方面發展,即大力開展對多礦區、多礦種、多種礦山災害的總體安全研究,使之真正做到“安全減災,綜合防治”。
2、安全評價法
安全評價也稱為危險評價或風險評價,是按照科學的程序和方法,對礦山系統中的危險因素、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及損失與傷害程度進行調查研究與分析論證,并以既定的指數、等級或概率值做出表示,再針對存在的問題,根據當前科學技術水平和經濟條件,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便消除危險或將危險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3、事故預測與預防法
事故預測:礦山災害事故具有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再現性的特征;意外事故是一種隨機現象,對于個別考察無具有不確定性,但對于大樣本,則表現出規律性。因此,運用概率統計的方法是研究礦山災害事故規律、進行礦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事故性質:小概率事件;隨機現象;大數法則。預測方法:時間序列預測法;線性回歸預測法;灰色預測法;趨勢外推預測法;主次因素薄弱環節預測法;規范反饋預測法等。
事故預防:礦山災害事故的預防模式可分為事后型模式和預期型模式兩種。事后型模式是一種被動的對策,即在礦山災害事故或災難發生后進行整改,以避免同類事故再度發生的一種對策。這種對策遵循如下技術步驟:礦山災害事故發生——調查原因——分析主要原因——提出整改對策——實施對策——進行評價——新的對策。預期型模式是一種主動、積極地預防礦山災害事故發生的對策。顯然這是現代礦山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其基本的技術步驟是:提出礦山安全或減災目標——分析存在的問題——找出主要問題——制定實施方案——落實方案——評價——新的目標。
4、安全目標法
礦山安全目標管理的基本方法是,根據當前礦山企業所面臨的形勢和社會需要,由上級制定出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年或一季)礦山安全管理所要達到的總目標,然后將安全目標分解落實到下級各部門或個人,要求下級各部門或個人根據上級制定的安全目標和保障措施,來制定自己的安全目標和保障措施,并將其付諸實施;然后,再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和考核,作為進一步搞好礦山安全目標管理的依據。簡言之,礦山安全目標管理就是讓礦山企業各級管理人員和礦工親自參加安全目標的制定,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既定目標的一種管理方法。由此可見,礦山安全目標管理是一種重視人、激勵人、能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動態管理方法,其最終目的是實現礦山安全的整體優化,即使礦山生產達到最佳的整體安全運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