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風險
1.1 電氣焊動火點設備內存在爆炸性混合氣體,沒有采取通風、置換、檢測等措施,引燃引爆爆炸性混合氣體。
1.2 管線或容器有易燃易爆氣體未有效隔離,導致可燃氣體竄入電氣焊動火點,發生火災或爆炸。
1.3 周圍環境存在可燃物或對電氣焊動火作業的危險性認識不足,采取措施不力,違章操作等發生火災或爆炸。
1.4 儲存、搬運、使用乙炔氣瓶或氧氣瓶不符合安全要求,發生氣瓶爆炸事故傷害。
1.5 更換焊條過程、電焊設備有缺陷、在潮濕或水中進行電氣焊作業,有發生觸電的危險。
1.6 在電弧的高溫作用下,焊條和被焊金屬熔化的同時產生金屬煙塵和有毒氣體,對呼吸系統造成損害,電弧光對人的皮膚和眼睛造成損傷。
1.7 高空電氣焊動火作業可能發生高空墜落或高空落物傷害。
1.8 進入有限空間內進行電氣焊,沒有檢測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或氧氣濃度,導致中毒傷害。
2、監督要點
2.1 一般監督要點
2.1.1 鉆井隊組織作業人員進行作業前安全分析,針對作業實際情況識別風險制定削減控制措施。
2.1.2 鉆井隊依據《危險作業項目清單》的規定,區分電氣焊動火作業級別。
2.1.3 鉆井隊依據電氣焊動火作業級別按照審批程序,辦理“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是否批準,防火監護人是否在現場,防火措施是否落實。
2.1.4 是否按照電氣焊動火作業級別、應急預案的要求,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或調用消防車。
2.1.5 參加電氣焊動火作業的焊工、電工、起重工等特種作業人員持有效證件上崗。
2.1.6 電氣焊動火作業是否按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上簽署的任務、地點、時間實施作業。
2.1.7 是否清除距電氣焊動火區域周圍5米之內的可燃物質或用阻燃物品隔離。
2.1.8 電氣焊動火作業遵循以下原則和要求:危險場所能少動火則少動,能不動則不動。在易燃易爆危險區域內,嚴格限制動火,將凡能拆卸下來的設備、管線移至到安全地方動火。不影響正常生產的,盡量不進行動火作業,在停工期間集中處理。
2.1.9 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的有效期限、場所符合要求,只在一個場所、一個作業班次有效,禁止非申請的場所及超過有效期的電氣焊動火作業。
2.1.10 一級 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有效時間不超過8小時,二級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有效時間不超過3天,三級、四級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有效時間不超過5天。
2.1.11 動火作業人員正確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勞動防護用品,按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上簽署的任務、地點、時間實施作業。
2.1.12 動火作業人員應熟悉應急處置預案,掌握應急處理方法。
2.1.13 相關方在本單位實施的工業動火作業,鉆井隊與相關方共同進行危害識別、制定動火方案、做好應急預案。
2.1.14 電焊機等電器設備安裝接地裝置,其接地電阻小于4Ω,并安裝有效的漏電保護裝置。
2.1.15 動火區域設置警戒,嚴禁與動火作業無關人員或車輛進入動火區域。
2.1.16 動火點在上風位置,并避開油氣流可能噴射和封堵物射出的方位。
2.1.17 在動火施工過程中,控制動火點及操作區域空氣中可燃氣體濃度在其爆炸下限的30%以下,超過時按有關規定程序暫停動火作業,直至達到要求方可恢復作業。
2.1.18 強制通風時,選擇其風向要與自然風向一致。
2.1.19 在動火施工過程中,動火監護人跟蹤檢測可燃氣體濃度。
2.1.20 作業前,認真檢查動火作業所使用的設備設施,應不漏氣、不漏電。
2.1.21 氣焊作業兩瓶距離大于10m,離火點距離大于10m,乙炔氣瓶安裝點火止回器。
2.1.22 氣焊、割作業中短暫工休時應關閉氧氣和乙炔氣瓶閥門。
2.1.23 電焊作業時,打鐵線要拉到焊件處,焊鉗絕緣良好,設備有良好的接地裝置,并安裝漏電保護裝置。
2.1.24 嚴禁六級(10.8米/秒)及以上風力地面動火作業。
2.1.25 動火作業期間,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動火作業,并及時采取補救措施。
2.1.26 動火完工后,確認無火種存在方可撤離。
2.2 鉆穿油氣層時發生井涌、氣侵條件下井口進行電氣焊動火作業重點監督要點
2.2.1 由質量安全環保部門填寫“一級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公司主要、主管領導組織有關人員對有關風險削減控制措施進行審核,渤海鉆探工程公司主管領導批準。
2.2.2 現場必須有渤海鉆探工程公司主管領導指派的相關石油工程事業部領導或相關處職領導在現場監督實施。
2.2.3 先對動火點進行氣體監測合格后,方可進行動火,如果動火點氣體監測不合格,禁止動火作業,通風排氣氣體監測合格后,方可進行動火作業。
2.2.4 動火前停止其他作業,清理干凈井口周圍工具、雜物,抽干園井中的污油、污水。
2.2.5 動火點在高處時,要搭建牢固的腳手架或工作臺,動火人員采取防墜落措施。
2.2.6 地面有竄氣現象,應先用水泥進行封固,再進行氣體監測合格后,方可進行動火。
2.2.7 調用消防車到現場值班,如動火作業時發生火災,動火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離,發電工及時斷開著火區電源,啟用值班消防車進行滅火。
2.2.8 動火區域應設置警戒,嚴禁與動火作業無關人員或車輛進入井場。
2.2.9 動火作業人員在動火點的上風作業,位于避開油氣流可能噴射和封堵物射出的方位。在特殊情況下,可采取圍隔作業并控制火花飛濺。
2.3 發生井涌、氣侵時,井口已被有效控制,距井口30米以內電氣焊動火作業重點監督要點
2.3.1 由鉆井隊填寫“二級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經質量安全環保科負責人審核,主管安全領導批準。
2.3.2 由審批領導指派現場安全監督員負責監督實施,檢查風險削減控制措施的落實情況。
2.3.3 必要時,調用消防車到現場值班。
2.3.4 當空氣中硫化氫濃度達到15mg/m3(10ppm)的閾限值時,停止動火作業,啟動應急程序。
2.3.5 如動火作業時發生火災,動火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離,發電工及時斷開著火區電源,啟用值班消防車進行滅火。
2.4 打開油氣層后,在循環罐上進行電氣焊動火作業重點監督要點
2.4.1 使用除氣器排除掉鉆井液中的易燃氣體后進行,動火點周圍清理干凈,移走各種膠管線。
2.4.2 蓋好動火點周圍的觀察口蓋,檢查罐內鉆井液上部空間容積內無積聚的易燃易爆氣體。
2.4.3 動火作業時暫停動火點附近的除氣及其他涉及的設備,在固控設備倉體或管線上動火時,檢查倉內或管線內無易燃易爆的氣體。
2.4.4 動火時采取防焊渣、吹割物散落火花飛濺的措施。
2.5 在儲罐、容器等有限空間內電氣焊動火作業重點監督要點
2.5.1 作業前,對內部和周圍環境氣體進行分析,氣體分析應包括可燃氣體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檢測、氮氣和氧氣濃度檢測分析,分析報告單附在工業動火申請報告書背面,或將分析結果記錄到危險作業許可開工驗收欄。
2.5.2 作業前,先切斷物料來源并加好盲板,再經吹掃、清洗、置換,打開入孔,通風換氣,檢測氣體分析合格等一系列工作程序后,方可動火。如超過1小時后,應對氣體進行再次檢測,合格后方可動火作業。
2.5.3 電焊動火作業時,在焊點附近安裝接地線,其接地電阻小于10Ω。
2.6 高處電氣焊動火作業重點監督要點
2.6.1 高處電氣焊動火作業位置安裝有圍欄和扶手的固定作業平臺、設置防落物設施。
2.6.2 高處電氣焊動火作業施工人員佩戴全身安全帶,安全帶高掛低用或平行使用,使用自動鎖定連接、人造纖維繩索,固定牢固并保持下方有凈空。
2.6.3 電焊線長度符合要求,氣管線連接牢靠,有適當的防脫落或斷裂措施,使用的工具拴好保險繩,嚴禁動火點下方有人員停留或通行。
2.6.4 采取措施避免焊渣及吹割物掉落,動火點垂直下方五米范圍內無易燃易爆物品。
2.6.5 嚴禁五級(8. 0米/秒)及以上風力高處電氣焊動火作業。
2.7 其他特殊電氣焊作業重點監督要點
2.7.1 潮濕或坑內作業,應先將積水排凈,清除淤泥,并鋪墊絕緣物品,穿絕緣水靴或雨褲,焊鉗嚴禁沾水,焊接手套保持干燥。
2.7.2 對盛裝過油、氣及其他易燃易爆介質的桶、箱、槽、瓶進行焊割作業前,將容器放置在相對比較干燥的地面進行焊割,先打開容器封口,用清水進行置換,并用蒸汽或熱水徹底清洗,再進行排氣,經檢測合格后進行焊割作業,參與動火作業人員應避開容器可能爆炸時射出的方位。
2.7.3 距油罐區10米以內進行電氣焊動火作業,清除油污,油罐進出管線及閘閥連接良好,密封性好,做好防火花飛濺措施或隔離措施,高溫天氣與罐口閘閥近距離電氣焊作業時,檢查罐內無油蒸汽外溢積聚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