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供電企業永恒的主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們的工作方針,也是供電企業管理的一項基礎工作。安全工作事關國家財產、職工生命安全的大事,我們一定要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來提高對安全生產重要性的認識,自覺主動地承擔起保護國家財產和職工生命安全的神圣責任。
隨著電力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入,各地供電企業均撤銷了農村電管站,歸并由基層供電所管理。各供電所作為縣級供電企業的分支營業機構,承擔著管轄區域內客戶的報裝接電、抄表收費、營銷管理、電網維護、優質服務、安全管理等工作,其地位舉足輕重。各供電所都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特別是在同網同價中取消了“游擊電工”,組織機構定編定員,實施抄、收到戶、維護到戶、服務到戶、服務到戶后,農村電網覆蓋面積的不斷擴大,直接抄收工作量不斷增多,24小時承諾服務責任的加大,都給供電所的安全管理帶來新的壓力,其難度更大,責任更重。在這樣的情形下,如何正確處理這一矛盾呢?帶著這一思考,筆者就供電所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談幾點個人粗淺的認識。
一、供電所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電網設備、用戶點多線長面廣,管理難度大。供電網絡遍布鄉鎮各村、組及農戶。地域廣,分散性強,有些偏遠山區人員稀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線路及設備維護面廣、難度大、安全管理責任的落實范圍加大。
2、設備缺陷及隱患多、類型復雜、且發生頻繁。由于農網面廣、點多,因施工操作、自然災害、設備質量和外力破壞等諸多原因,農網的隱患缺陷多而復雜,因而,線路、設備的維護工作量大,安全管理責任的落實難度加大。
3、農網改造后,電網質量普遍得到了提高。但在農忙時,一些群眾不通過農電管理人員,私拉亂接脫粒場照明線和小型泵站抽水電線,在他們拉撤的線路中,既不規范又不能保持安全距離,從而引發不少的人身觸電傷亡事故的發生。
4、用電安全意識淡薄,供電網絡外力毀損現象嚴重。農村安全用電宣傳不夠,安全用電意識淡薄,造成意外傷害或死亡事故增多,加之盜竊、毀損、破壞電力設施等違法行為,私拉濫接、違章建筑、交叉跨越和雙電源等違章行為,威脅著農網設備和人員的安全。
5、組織措施落實不力,往往在供電崗位上工作時間越長,對保證安全的組織措施落實越不力,許多同志嫌手續繁雜,憑借自己多年工作經驗人為簡化手續,兩票三制、標準化作業程序、危險點分析等規程規范在供電所推進難度大,執行不力。
6、人為造成漏電保護器不動作,誘發人身觸電傷人事故時有發生。有些客戶因室內線破裂,又舍不得投資更換,在遇到陰雨天氣時,保護器跳閘頻繁,由于用電心切,他們干脆用絕緣物將保護器觸頭隔離開,使其失去保護作用,埋下了隱患,對人員和客戶用電設備的安全將造成極大的威脅。
7、技術措施不到位。確保安全的技術措施落實到位不夠,許多同志憑經驗辦事,約時停送電、不帶絕緣手套、不穿絕緣靴、不用絕緣棒、不掛接接地線、不懸掛標示牌等違章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因此而發生觸電傷亡事故,給安全生產帶來直接影響。
8、個別管理人員到基層去查違章行為,走馬觀花、視而不見,走過場、不負責任,當“老好人”思想嚴重。
9、月度安全分析會可有可無。有些供電所在生產任務不緊張時還能堅持安全例會制度,但工作一忙,就把安全分析會拋至腦后,這樣下去,又如何搞好安全管理呢?
10、班組安全活動流于形式。只知道照本宣讀,沒有針對性,不注意發現本所發生的問題,沒有把別人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來認真分析研究,沒有具體的措施,更談不上落實;安全活動只有記錄,沒有內容,活動后應吸取什么教訓,應解決什么問題,那些應該肯定,沒有明確結論。
11、習慣性違章屢見不鮮。職工安全意識不強,習慣性違章難以杜絕,特別是老職工,憑工作經驗辦事,對規范安全管理、嚴格“票證”不理解、不配合,對安全生產十分不利。
12、人員素質低,給安全生產帶來不安全因素。各地供電企業都對農電工進行了重新選拔聘用,而在新招聘的農電工中,有相當一部新人員,雖說文化素質較以前的農電工有所提高,在這些年青農電工中,存在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自我感覺意識,實際上他們對安全知識根本就不懂,更談不上業務技術素質如何了,對這一部分人員若不加強培訓,將會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13、農電工“異地”管理用電對供電所安全管理帶來的影響。有很多縣級供電企業對農電工實行“異地”使用,這種做法雖然對杜絕“人情電、關系電、權力電”有好處。但從另一方面看,又給供電所的安全管理工作帶來了許多不利因素。其原因是,有相當一部農電工家中還種有責任田地,若到農忙季節,他們也要回去搶“皇”糧,一旦他們走后,萬一他們所管轄的臺區或客戶設備發生故障,就無法得到及時處理,這樣既對安全管理不利,也有損企業在社會上的服務形象。
二、解決措施
要想搞好供電所的安全管理,筆者認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強化科學的安全生產管理的原則。因為人是生產力中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采取科學的手段,抓好供電所職工的安全思想教育,使其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自我防范意識,是確保安全生產的基礎。平時,我們常講“安全生產,警鐘長鳴”,但在具體生產過程中,不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供電所主任〔所長〕、電工班〔組〕長、班組安全員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方法簡單,安全活動流于形式,嘴上說起來重要,實際工作中就是另一回事了。導致職工對安全生產的意識不強,工作馬馬虎虎、湊湊合合。我們要堅持科學管理,用現代企業管理知識來武裝供電所全體員工。在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供電所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須要有新思維,也就是系統、過程思維和作法都要用科學的現代管理手段對安全生產的動態過程進行控制,使每項工作不論大小都處于可控和受控狀態。那么,如何才能使供電所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得到解決呢?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制度和技術措施:
1、健全責任追究制度。農網整改后,農村供電網絡、電力設備產權歸屬供電企業,因此,必須明確責任、劃分區域,以臺區和線路為單元,把安全責任明確落實到職工個人,使每個職工身上有擔子、有義務、有責任,促進職工加大日常維護巡視力度。同時把相應管理人員和電力95598熱線服務電話告知用戶,這樣一旦有問題,可快速反映,及時做出處理,避免和減少事故的發生。同時,建立健全農村安全用電管理體系。農村供電所的安全管理平時往往因管理體制不順,使一些具體工作存在扯皮和推委現象,甚至導致管理空白。因此建立健全農村安全用電管理體系是首要工作,建立以供電所行政一把手為安全責任人的責任制,并不斷擴大安全監察人員隊伍,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安全目標管理,層層分解,簽訂安全責任書,使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死角。
2、健全隱患整改消缺制度。雖然通過農網整改,已打造了農村供電新網絡,網絡水平極大提高。但由于農改工期緊、資金有限,在改造時,難免有些“裝置性”違章的缺陷存在。比如拉線地埋嘗試不夠,架空線的對地距離不夠,配變的接地電阻沒能達到標準值等,加之自然災害影響使農村供電網絡的裝置性缺陷較多。為此,徹底消除農村電網及配電設備的隱患是搞好供電所安全管理的必要基礎。針對面積大、范圍廣、隱患多的特點,應該建立健全“隱患整改消缺制”,也就是把用電戶或臺區管理員發現的隱患和各級安全員檢查發現的隱患進行登記入“帳”,并用書面形式通知各整改責任人,由供電所統一組織相應的材料,責令各管理責任人進行限期整改,處理后由供電所驗收后消“帳”。若個人確實無法解決的問題,由供電所組織專班整改。這樣就能夠做到隱患早發現、早處理,做到發現一處,處理一處,落實一處,從而做到“無病預防,有病早治”,保證電網設備的健康、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