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改一同價后,供電部門直管到用戶。抄核的用戶數量增長了許多。配電變壓器臺區總表到用戶之間的損耗也由供電部門承擔。供電所已成為電力營銷的經營實體,對農村用電客戶全面實行“三公開”、“四到戶”和“五統一”管理,抄收范圍拓展得更寬,面臨的低壓線損管理任務也更重。為了加強低壓配電網絡線損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工作。
1對農村低壓線損實行目標責任管理
目前,農村執行綜合電價的配電變壓器一般分為排灌專用配電變壓器和混合使用配電變壓器2種類型。尤其是混合使用的配電變壓器還占相當大的比例。混合使用配電變壓器至少供照明用電、工副業用電等兩類以上不同性質的用電。各類用電的計量裝置安裝位置,在同一臺區不同類別的用電或不同臺區同類別用電也不統一,有的安裝在線路首端,有的安裝在線路末端等,這些現象無疑對低壓線損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尤其是照明、農業排灌和工副業的電價標準又不一樣,對線損核算及管理又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為妥善解決這個問題,應采取以下措施。
分類計量,按價收費。對各類用電按照不同用電性質分別安裝計量裝置,杜絕混合使用一只電能表的現象。這樣,既能保證國家電價政策的貫徹執行,又便于低壓線損管理。
分類核損,定額管理。農網改造后,農村低壓線路基本上處于規范、標準、經濟運行的狀態,尤其是按不同類別分別架設的專用線路,為分類核算和線損定額管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此,對核算農村低壓線損率可采取理論計算和實際線損相結合的辦法,測算出不同類型的低壓線損率定額指標。
農村生活照明用電低壓線損率可定為9%~11%。混合使用配電變壓器如農業排灌與生活照明共用,照明與工副業共用等,可分別安裝不同計量裝置,各類用戶按各種線損指標考核,也可按幾項的平均線損率考核。
農業排灌專用變壓器的低壓線損率大體可分為3大類型:配電變壓器直供一套電灌設備的低壓線損率可定為1%~2%;實行一井一表,且計量裝置在井臺上的低壓線損率可定為6%~7%;多眼井的計量裝置設在配電室內的低壓線損率可定為2%~3%。
2對低壓線損的管理和獎罰辦法
明確分工,落實到人。縣供電公司對低壓線損率要以配電變壓器臺區為單位進行考核,使每個供電所人員和農電工管理到配電變壓器臺區,管理到每條線路,管理到每個用電戶及副業攤點,把線損指標完成情況與供電所人員的工資、獎金直接掛勾,按配電變壓器臺區的低壓線損率兌現獎罰。
凡配電變壓器臺區線損率達到考核指標的,對管理責任人不獎不罰;凡超過規定線損率指標的,超過部分由管理責任人全部賠償。
凡完成并低于規定的線損率指標的配電變壓器臺區,其節電額的50%上交縣供電公司,剩余的50%節電額獎給供電所。供電所對這部分獎金的分配比例可定為:90%獎給負責臺區的供電所人員和農電工,10%獎給供電所其他人員,如微機員、資料員等。
縣供電公司對供電所的低壓線損率要每月考核一次,嚴格按照實際完成情況兌現獎罰。對在低壓線損核算中弄虛作假、無票收費、多收少交,截留電費的行為,一經查實嚴格按有關制度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對低壓線損應采取的管理措施
加強計量管理工作:一是供電所應設立專(兼)職計量管理員,負責計量裝置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對客戶電能表要實行統一管理,建立臺賬,統一按周期修、校、輪換,提高表計計量的準確性;三是推廣應用新型電能表或長壽命電能表;并可適當采用集中抄表系統,堅決淘汰老型號電能表。四是加強計量裝置的配置管理,根據客戶的設備容量、負荷性質和變化情況,科學地配置計量裝置,使計量裝置在較高的負載率下運行,提高計量準確性;五是對農村居民生活用電的計量,應采用戶外集中計量的方式,把若干戶的電能表集中在計量箱內,這樣便于管理又防止竊電;六是對用戶電能表、表箱、互感器等計量裝置要及時上鎖或鉗封,封表率要達到100%。
加強用電檢查工作。用電檢查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竊電和保證正確計費;一是定期組織營業普查和供用電合同清理,通過對用戶檔案及專用配變的容量、倍率、計量裝置接線與運行狀況進行核查,為規范用電秩序,堵塞漏洞,防竊電起到較大作用;二是充分利用營銷系統數據做好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對突增突減戶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三是安排用電檢查及相關人員采取輪流排班夜查制,以勤查、輪番查、跟蹤查為主,做到點面結合;四是要積極采用防竊電技術措施,如采用防竊電多功能電能表,防竊電計量箱、配電柜等;五是加大力度宣傳依法用電、依法治電,不給竊電者有可乘之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當一種新型的防竊電技術得到應用的同時,竊電設備也應運而生,給反竊電工作帶來難度。通過每月的線損分析映,管理人員就能找出是否存在竊電現象,那個環節存在竊電情況,及時檢測,善于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出措施并加以改進,杜絕竊電給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建立抄表制度。按規定的抄表日期抄表到位,不得擅自更改抄表日期和提前或延后抄表。減少因抄表時間差造成的線損波動。規定日期一般為照明、非工業、普通工業、商業服務業、農業等小電力客戶,于每月25日前抄表;大工業客戶及用電量較多的其他客戶,于月末前3日抄表;特大電力客戶,于月末24時抄表。堅持同步抄表制度,消除時間線損,減少線損誤差率。
實行異地抄表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農電工打破管理界線,實行異地交叉抄表。縣供電公司每季度要抽調業務骨干,有針對性地成立檢查組分別對各供電所的抄表情況進行抽查監督,努力消除錯抄、估抄、漏抄現象。
線損分析每月定期進行。通過對臺區計量裝置、設備性能、用電管理、運行方式、抄收統計等方面的分析,找出存在問題。線損高時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迅速整改;線損低時要總結經驗,鞏固并推廣經驗。
合理利用“三相就地平衡”法。三相四線制低壓供電時,當三相電壓在用戶末端呈現電壓降,由于各相用戶負荷分配不均勻,造成三相電流不平衡,影響配電變壓器供電能力,造成電能損失。平衡三相電流時,首先要從用戶末端進行測量,根據測得的電流數據,再依次調配400V分支末端的各相用戶,力求達到負荷均衡。其次,要根據配電變壓器共有幾路出線,分別測量各路出線的線電流,依據測量數據,平衡各路出線負荷,達到配電變壓器低壓出線端各路負荷與分支末端用戶負荷平衡的效果,解決因三相電流不平衡造成的電能損失。測算表明,當各三相電流分配差值達到25%以上時,配電變壓器的線損率將超過9%,足見三相電流不平衡對線損的影響。
功率因數與無功補償。及時調整配電線路的功率因數,實現電容器自動補償與隨器、隨機、分散就地補償相結合,提高功率因數和改變電壓質量,提高配變供電能力和設備出力,降低電能損失,從而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提高設備和負載的自然功率因數,對于大用戶公用變的設備和負載,按配變容量30%裝設電容器自動投切補償裝置,減少無功損耗。
無功補償裝置應選擇適當位置,經過實際測算和運行中發現的問題對比分析,真正起到補償效果,達到預想目標。選擇無功補償裝置時,要首先考慮科技含量高、自動投切及時,反應靈敏的尖端產品。
成立QC小組,探討線損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通過實踐來檢驗收到的實際效果。
線損管理工作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程序,才能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應對措施,成立QC小組就是要吸納在線損管理工作中有突出經驗的同志和業務技術精湛的人員來參與,通過研究和檢測線損難以控制的個別線路和配變臺區,來查找存在的各類因素,分析哪些因素是共性的,是可以通過有效管理手段來加以控制的,哪些因素是部分存在的,是需要完善設備和提升技術含量來改進的,哪些因素是具有突出個性的,需要認真查找原因,區別對待的。把分析和制定的措施運用到被管理的線路和配變臺區,通過跟蹤檢測,定期檢查,來評判收到的效果。QC小組負責把這些在實踐和檢驗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分門別類,推廣應用,逐步標準化、流程化線損管理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控制程序,也可以通過QC小組研究成果發布會,來征詢管理部門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進行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真正把線損管理工作納入到科學和有序的管理中去。
1對農村低壓線損實行目標責任管理
目前,農村執行綜合電價的配電變壓器一般分為排灌專用配電變壓器和混合使用配電變壓器2種類型。尤其是混合使用的配電變壓器還占相當大的比例。混合使用配電變壓器至少供照明用電、工副業用電等兩類以上不同性質的用電。各類用電的計量裝置安裝位置,在同一臺區不同類別的用電或不同臺區同類別用電也不統一,有的安裝在線路首端,有的安裝在線路末端等,這些現象無疑對低壓線損的管理帶來很大的難度。尤其是照明、農業排灌和工副業的電價標準又不一樣,對線損核算及管理又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為妥善解決這個問題,應采取以下措施。
分類計量,按價收費。對各類用電按照不同用電性質分別安裝計量裝置,杜絕混合使用一只電能表的現象。這樣,既能保證國家電價政策的貫徹執行,又便于低壓線損管理。
分類核損,定額管理。農網改造后,農村低壓線路基本上處于規范、標準、經濟運行的狀態,尤其是按不同類別分別架設的專用線路,為分類核算和線損定額管理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為此,對核算農村低壓線損率可采取理論計算和實際線損相結合的辦法,測算出不同類型的低壓線損率定額指標。
農村生活照明用電低壓線損率可定為9%~11%。混合使用配電變壓器如農業排灌與生活照明共用,照明與工副業共用等,可分別安裝不同計量裝置,各類用戶按各種線損指標考核,也可按幾項的平均線損率考核。
農業排灌專用變壓器的低壓線損率大體可分為3大類型:配電變壓器直供一套電灌設備的低壓線損率可定為1%~2%;實行一井一表,且計量裝置在井臺上的低壓線損率可定為6%~7%;多眼井的計量裝置設在配電室內的低壓線損率可定為2%~3%。
2對低壓線損的管理和獎罰辦法
明確分工,落實到人。縣供電公司對低壓線損率要以配電變壓器臺區為單位進行考核,使每個供電所人員和農電工管理到配電變壓器臺區,管理到每條線路,管理到每個用電戶及副業攤點,把線損指標完成情況與供電所人員的工資、獎金直接掛勾,按配電變壓器臺區的低壓線損率兌現獎罰。
凡配電變壓器臺區線損率達到考核指標的,對管理責任人不獎不罰;凡超過規定線損率指標的,超過部分由管理責任人全部賠償。
凡完成并低于規定的線損率指標的配電變壓器臺區,其節電額的50%上交縣供電公司,剩余的50%節電額獎給供電所。供電所對這部分獎金的分配比例可定為:90%獎給負責臺區的供電所人員和農電工,10%獎給供電所其他人員,如微機員、資料員等。
縣供電公司對供電所的低壓線損率要每月考核一次,嚴格按照實際完成情況兌現獎罰。對在低壓線損核算中弄虛作假、無票收費、多收少交,截留電費的行為,一經查實嚴格按有關制度進行處理,情節嚴重的要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對低壓線損應采取的管理措施
加強計量管理工作:一是供電所應設立專(兼)職計量管理員,負責計量裝置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對客戶電能表要實行統一管理,建立臺賬,統一按周期修、校、輪換,提高表計計量的準確性;三是推廣應用新型電能表或長壽命電能表;并可適當采用集中抄表系統,堅決淘汰老型號電能表。四是加強計量裝置的配置管理,根據客戶的設備容量、負荷性質和變化情況,科學地配置計量裝置,使計量裝置在較高的負載率下運行,提高計量準確性;五是對農村居民生活用電的計量,應采用戶外集中計量的方式,把若干戶的電能表集中在計量箱內,這樣便于管理又防止竊電;六是對用戶電能表、表箱、互感器等計量裝置要及時上鎖或鉗封,封表率要達到100%。
加強用電檢查工作。用電檢查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竊電和保證正確計費;一是定期組織營業普查和供用電合同清理,通過對用戶檔案及專用配變的容量、倍率、計量裝置接線與運行狀況進行核查,為規范用電秩序,堵塞漏洞,防竊電起到較大作用;二是充分利用營銷系統數據做好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對突增突減戶有針對性地進行檢查;三是安排用電檢查及相關人員采取輪流排班夜查制,以勤查、輪番查、跟蹤查為主,做到點面結合;四是要積極采用防竊電技術措施,如采用防竊電多功能電能表,防竊電計量箱、配電柜等;五是加大力度宣傳依法用電、依法治電,不給竊電者有可乘之機。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當一種新型的防竊電技術得到應用的同時,竊電設備也應運而生,給反竊電工作帶來難度。通過每月的線損分析映,管理人員就能找出是否存在竊電現象,那個環節存在竊電情況,及時檢測,善于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問題,提出措施并加以改進,杜絕竊電給企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建立抄表制度。按規定的抄表日期抄表到位,不得擅自更改抄表日期和提前或延后抄表。減少因抄表時間差造成的線損波動。規定日期一般為照明、非工業、普通工業、商業服務業、農業等小電力客戶,于每月25日前抄表;大工業客戶及用電量較多的其他客戶,于月末前3日抄表;特大電力客戶,于月末24時抄表。堅持同步抄表制度,消除時間線損,減少線損誤差率。
實行異地抄表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農電工打破管理界線,實行異地交叉抄表。縣供電公司每季度要抽調業務骨干,有針對性地成立檢查組分別對各供電所的抄表情況進行抽查監督,努力消除錯抄、估抄、漏抄現象。
線損分析每月定期進行。通過對臺區計量裝置、設備性能、用電管理、運行方式、抄收統計等方面的分析,找出存在問題。線損高時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迅速整改;線損低時要總結經驗,鞏固并推廣經驗。
合理利用“三相就地平衡”法。三相四線制低壓供電時,當三相電壓在用戶末端呈現電壓降,由于各相用戶負荷分配不均勻,造成三相電流不平衡,影響配電變壓器供電能力,造成電能損失。平衡三相電流時,首先要從用戶末端進行測量,根據測得的電流數據,再依次調配400V分支末端的各相用戶,力求達到負荷均衡。其次,要根據配電變壓器共有幾路出線,分別測量各路出線的線電流,依據測量數據,平衡各路出線負荷,達到配電變壓器低壓出線端各路負荷與分支末端用戶負荷平衡的效果,解決因三相電流不平衡造成的電能損失。測算表明,當各三相電流分配差值達到25%以上時,配電變壓器的線損率將超過9%,足見三相電流不平衡對線損的影響。
功率因數與無功補償。及時調整配電線路的功率因數,實現電容器自動補償與隨器、隨機、分散就地補償相結合,提高功率因數和改變電壓質量,提高配變供電能力和設備出力,降低電能損失,從而達到降低線損的目的。提高設備和負載的自然功率因數,對于大用戶公用變的設備和負載,按配變容量30%裝設電容器自動投切補償裝置,減少無功損耗。
無功補償裝置應選擇適當位置,經過實際測算和運行中發現的問題對比分析,真正起到補償效果,達到預想目標。選擇無功補償裝置時,要首先考慮科技含量高、自動投切及時,反應靈敏的尖端產品。
成立QC小組,探討線損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通過實踐來檢驗收到的實際效果。
線損管理工作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程序,才能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應對措施,成立QC小組就是要吸納在線損管理工作中有突出經驗的同志和業務技術精湛的人員來參與,通過研究和檢測線損難以控制的個別線路和配變臺區,來查找存在的各類因素,分析哪些因素是共性的,是可以通過有效管理手段來加以控制的,哪些因素是部分存在的,是需要完善設備和提升技術含量來改進的,哪些因素是具有突出個性的,需要認真查找原因,區別對待的。把分析和制定的措施運用到被管理的線路和配變臺區,通過跟蹤檢測,定期檢查,來評判收到的效果。QC小組負責把這些在實踐和檢驗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分門別類,推廣應用,逐步標準化、流程化線損管理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控制程序,也可以通過QC小組研究成果發布會,來征詢管理部門在實際應用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進行持續改進和不斷完善,真正把線損管理工作納入到科學和有序的管理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