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的農網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農網改造工程中如對水泥電桿不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將會在農網改造過程中極易產生事故隱患,若處理不好,極易釀成事故。為此,筆者認為當前應從如下幾方面加強對水泥電桿全方位全過程的安全管理,以確保農網改造工程安全有序優質完成。
1 加強對水泥電桿出廠前的質量監理
1.1 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監理
加強水泥電桿安全管理,首先應從制造全過程的嚴格監理入手,嚴禁劣質水泥電桿入網。從水泥電桿生產環節來看,制造水泥電桿所用的水泥應為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普通水泥電桿標號應不低于300號,預應力電桿標號應不低于400號;所選用的細砂粒徑應在0.3~0.5 mm之間,石子粒徑應在5~20 mm之間,砂石應清洗干凈,不應含有泥土和其它雜質;所有的主筋和螺旋筋應按設計要求進行配置,決不允許偷工減料或以次充優;在制模過程中應保證水泥電桿壁厚為50 mm,保護層厚度不低于12 mm;水泥電桿在澆鑄、熱蒸、離心旋轉、靜置等工藝流程后,應至少精心養護25天。
1.2 出廠前的質量監理
水泥電桿出廠前的質量檢查和抽樣檢測至關重要,其檢查內容和標準主要為:桿身表面的麻面粘皮面積不超過同長度總面積的5%;合縫處應不漏漿,其長度應不大于300 mm,深度不超過主筋保護層;表面要求無橫向裂紋,如有裂紋,其寬度應不超過0.05 mm;表面不應有縱向裂縫;內外表面不允許露筋;電桿頂頭應封實,鐵件應作防腐處理;混凝土強度應不低于40 MPa。待外觀檢查和必要的抽樣檢測合格后,水泥電桿方可運輸出廠。
2 運輸及裝卸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水泥電桿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重量大、截面小、易受外力及自重產生裂縫。對于長電桿,如因支撐不科學,易產生自重彎矩,加之行車震動,易使電桿產生裂紋而受到損壞。因此,在電桿運輸過程中應做好必要的支撐,對于等徑桿,一般進行兩點對稱支撐;對于拔梢桿,應進行3點合理支撐。在運輸途中,車輛應行駛平穩,車速應均勻,遇有凹凸不平路面時應盡可能低速行駛,以減緩車輛震動頻率和幅度,確保水泥電桿運輸中的質量。
水泥電桿運抵目的地后,在卸貨前應選擇好場地,要求場地盡可能平整。卸貨時,應先對車上水泥電桿進行檢查,預先分析翻下車箱邊板前水泥電桿是否會發生滾動,并作好必要的防滾措施。翻下車箱邊板后,在車箱旁斜靠2~3根槽鋼,槽鋼長度最好在2.5 m以上,其槽面向下,槽鋼靠車箱側應固定好,靠地面側應采取必要的防滑措施。卸水泥桿時,應由上至下,由外至內,每卸下一根及時轉移一根,防止水泥桿相互撞擊。
3 立桿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據有關資料統計,圍繞水泥電桿發生的安全事故有60%是在立桿過程中發生的。因此,加強立桿全過程的安全管理至關重要。
立桿前,應對所立的水泥電桿進行全面檢查, 看其表面是否有蜂窩麻面、裂縫、漏漿、露筋及桿身嚴重彎曲。如果麻面面積超過總面積的5%,則應作表面修復;對于合縫處漏漿長度大于300 mm,深度超過主筋保護層,則應另換一根水泥電桿;如果表面有縱向裂紋,不論裂紋長短和寬窄,該水泥電桿均不能使用,以免留下后患。值得注意的是,少部分電桿盡管外觀合格,但內表面卻存在較嚴重的露筋缺陷,這部分電桿也不得使用。只有經全面檢查合格的水泥電桿,方可使用。
在確定好桿后,按規定要求尺寸挖好桿坑,進行立桿。立桿時應有周密的現場安全措施,所用的 工器具應合格,立桿現場應由一人統一指揮。立桿時,坑內不允許留人,如必須下坑,則應有防止電桿滾滑措施。立桿后,在回填土前應先進行初步校桿,校桿時,用力不能過猛,以免因沖擊力過大而折斷電桿。校桿過程中,如遇桿基硬土(塊),應對阻礙桿基移動方向的硬土(塊)予以挖開。待初步校正后,方可進行回填。待桿基回填夯實水泥桿校正后,才能松掉晃繩。
4 緊線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在線路架設過程中,人們通常對立桿中的安全管理較為重視,而忽視了緊線過程中對水泥電桿可能發生的事故的超前預想和防范。在農網改造過程中,少部分施工人員為減少投資,少用拉線,通常在轉角桿(90°及以下)采用合力拉線。如轉角桿導線采用分段導線,在轉角處進行跳接,這種方式在緊線和調整弧垂時極易發生倒桿或斷桿事故。因為合力拉線主要起靜平衡作用,在動態調整過程中起著一定的反作用。在緊線過程中,一旦某側導線已架設,弧垂已按要求調整合格,而在架設另一側導線并調整弧垂時,勢必會改變前段導線已調整好的弧垂和平衡,如果此時該側用力過大,將會導致導線斷線或由于三力的不平衡作用而發生斷桿事故,甚至發生其它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