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分析了電力生產安全態度的定義及特征,在此基礎上,從社會心理學態度改變的理論和模式,論述了電力生產安全態度強化的手段。指出把握和運用其中的規律,采取恰當的手段,則能有效、科學地去改變(強化)人對安全的態度,以保證電力生產的安全。
〔關鍵詞〕 電力生產;安全;態度;強化
從業人員在電力生產的各個環節,不僅會對安全產生認知,也會在認知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態度,從而決定其后續行為,影響如何對待安全問題,也左右如何去行動和取得安全生產的效果。因此,為確保電力生產的安全,探討安全態度及其強化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1 電力生產安全態度的定義及特征
態度是個人對特定對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應時所持的評價性的、較穩定的內部心理傾向。電力生產安全態度是指從業人員,包括電廠檢修、運行和管理等全體人員對電力生產這個特定對象在安全方面具有價值判斷和感情色彩的心理傾向,是對安全生產意義或重要性進行估量(或評價)后所產生的某種看法、體驗或意向。在心理學的各個流派中,均肯定感情傾向是態度的基本特征。
2 態度改變的理論和模式
態度的改變有質變和量變兩種。一般而言,對電力生產安全的態度是肯定的,如何改變原有態度的強度,即強化安全生產的態度,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
二次世界大戰后,霍夫蘭和賈尼斯在耶魯大學作了關于溝通和態度改變的研究,提出勸說情景模式下引起態度改變的過程及其所涉及的主要因素和有關變量。通過分析態度改變的理論和模式,能夠把握和運用其中的規律,進而采取恰當的手段更為有效、科學地去改變人的態度,以達到強化電力安全生產的目的。
霍夫蘭認為,任何態度的改變都是在人原有態度與外部存在的看法(或態度)發生差異、產生壓力時引起的內心的沖突。勸說情景下態度改變的過程有4個關聯部分。
2.1 外部刺激
外部刺激涉及3類因素:傳達者、溝通本身和情景。傳達者也稱信息源,即持有不同見解并力圖使別人接受這種見解以改變態度的人或群體,其本身包括一些變量,如可信性、喜愛性等;溝通本身指傳達者的信息內容及傳達方式的合理性,包含有許多變量,如信息源和目標靶原立場觀點的差異程度,是否喚起恐懼,一面性或兩面性論述和新穎性等;情景即對溝通和參與活動者有附帶影響的周圍環境,如有無強化作用、預先警告和分心等。
2.2 目標靶
傳達者要通過說服使其接受溝通信息并企望其改變態度的對象。由于人具有反作用于信息的能動性,因此有許多因素或變量影響信息的接受。這些因素包含原有態度的信奉程度、有無防御心理以及人格中的種種變量,如自尊心、智力等。
2.3 中介過程
目標靶在外部勸說刺激和內部因素交互作用下態度變化過程的心理機制,包括信息學習、感情遷移、相符機制和反駁。
2.4 結果
或者接受溝通信息態度改變,或者抵制、貶損、曲解信息,堅持原有態度。
以上4個關聯部分的作用模式為:在外部刺激作用下,目標靶在中介過程中,最終導致態度的改變或不變。
3 電力生產安全態度的強化
“堅持預防為主,落實安全措施,確保安全生產”,是中央對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決定的一個重要要求。電力生產安全是每一個從業人員的責任,強調全員性,其態度必須高度重視。為此從態度改變的理論和模式論述電力生產安全態度強化的手段。
3.1 信息源(即傳達者)
傳達者可以理解為電廠管理者和安全生產直接負責部門。研究表明,不僅其勸說的內容,而且其本身許多條件均會對成效產生不同的影響。
3.1.1 可信性
被人們所信賴的程度,包括專長性和可靠性,對勸說效果具有顯著的影響。擔當傳達者角色的人最好是在安全生產領域中的專家,或至少是某方面的專家,利用所謂“威信轉移”以達到態度改變(強化安全)的目的。此外,傳達者須注意,信息本身的內容必須權威,如原國家電力公司“二十五項反措重點要求”等,它是影響態度變化的主要因素。
3.1.2 喜愛性
傳達者是否受人喜歡對于能否引起目標靶態度的改變很有關系。因而對傳達者提出了較高要求,如強調個人能力、應首先尊重和喜愛別人、恰當交替運用批評和表揚、熟悉和互補等。此外,必須注意到相似性的影響,如果他們之間有更多的相似點,信息則更易被接受,因而可適當推薦生產一線的人員到傳達者的崗位。
3.2 溝通
溝通即工作的方式方法,其中研究得比較多的有4個方面。
3.2.1 差異
傳達者發出的態度信息和原有態度在程度上的差別。研究表明,由于中等差異引起的態度變化最大,所以,首先必須摸清企業原安全態度的狀況和水平,并根據自身的條件(如可信任)適當控制目標,逐步達到對安全生產較高重視的態度轉變。
3.2.2 恐懼喚起
說明不重視安全可能導致的結果,如給國家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對個人產生深遠影響。但恐懼喚起具有“回返效應”,也可能回到原先不在乎的態度,它與問題的性質和卷入其中的水平有關。研究表明,在多數情況下,“恐懼喚起”可提高勸說的功效,但太強的恐懼也可能使說服的效果適得其反,當然,這還取決于與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如運行人員處于巨大的壓力之下,反而容易出錯對工作不利。因此,一般可采用中等強度的恐懼,同時考慮其他的方式。
3.2.3 兩面性論述
當觀點一致或對問題不熟悉時,單面論證的效果更好,如面對新上崗(入廠)的人員;如果觀點不一致,面對的問題又不熟悉,教育基礎較好,兩面性論述的效果遠大于單面論證,這樣可以減少對抗和防衛心理。因而在進行安全教育時,盡量采用正反兩種觀點來強調安全的正確性和重要性。
3.2.4 新穎與重復
增加熟悉性可提高對安全的吸引力和好感,利用所謂“累加效應”,同時注意內容的新穎。所以,安全要天天講。
3.3 目標靶
目標靶如前所述,應是電力生產從業的全體。
人是具有能動性的復雜系統,任何外部的影響都要通過目標靶自身的因素起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3.1 信奉或承諾
一個人對某事已持有的信念與態度,若承擔了義務就成為難以放棄立場的全部力量。信奉的強度受制于2種因素:公開表態和在上述基礎上采取了行動。因此,在安全生產中要求責任人公開的承諾,確實是一個有效改變安全觀念的手段。
3.3.2 預防注射
已形成的關于安全的態度若從未接觸過相反的意見,就易于改變,因而應有更多的論點支持,或通過相反觀點的爭論去增強。如某電廠在實施“二十五項反措重點要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對策研討時,一致認為拓展了有關人員的視野,增強了安全意識,提高了對惡性事故防范的技術水平。
3.3.3 人格因素
人格的因素包括自尊、智力和性別差異等。自尊是估定自己價值大小的表現,無論高自尊還是低自尊的人,在強調安全態度的同時,傳達者(管理者)都應以人為本。
3.4 環境與情景
輕松的環境或有意創設的一種氣氛能帶給人以歡愉或快感,往往會使說服信息增加影響力。因此恰當的宣傳方式,可以給安全教育帶來意外的收獲,但目前安全教育方面的形式還有待改善。
4 結束語
由于電力生產的特殊性,必須高度強調電力生產安全的態度,通過分析態度改變的理論和模式,把握其中的規律,并在此基礎上,采取恰當的手段,就能有效、科學地去改變(強化)人對安全的態度,以保證電力生產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