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預案超前控制的實質
實施事故預案超前控制就是把“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活動之中,把“安全生產,人人有責”落到實處,實現安全工作的“三同時”和“五同時”,把可能發生事故的人、物、事、時等諸多因素處于受控狀態,這樣把靜態的、被動的、滯后的安全管理變為動態的、主動的、超前的安全管理,變事故的事后處理為事先把關,使安全工作成為企業內激的和自發的行為。
2.事故預案超前控制的概念
(1)事故預案超前控制簡單地說就是對生產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事故隱患,可能會發生的傷害,引發哪類事故做到心中有數,進而制訂出對策來控制或避免事故的發生。這里也可以引伸為由于組織的決定或個人的行為不妥,可能會造成不良后果進行評估和鑒定。
(2)事故隱患是指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要是指違章作業、精力不集中、錯誤操作、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或設備,未執行勞動保護的規定上崗作業、操作水平低下等;物的不安全狀態主要是指防護、保險、信號有缺陷,安全裝置失去作用,設施、設備、附件有缺陷等。
(3)事故預案:預先設想的事故的應急救援方案。
3.事故預案超前控制適用范圍
(1)生產或操作崗位的事故控制;
(2)建筑工程質量評定及控制;
(3)設備管理、質量管理等基礎管理也可以參考本辦法。
4.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方案
(1)成立事故預案超前控制領導小組,職責是領導、組織、監督該辦法得以實施。
(2)成立事故預案超前控制評估、審核建卡領導小組。職責是評估鑒定、確認所制訂控制方案的可操作性。
(3)深入宣傳,層層發動,提高認識,全員參加,使崗位上的每個職工都要找出本崗位的事故隱患,或本崗位過去曾發生過什么事故?將來又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故?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危害是什么?怎樣才能控制或避免事故的發生。事故隱患和可能會發生的事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事故隱患(即危險源)在本崗位可能有,也可能沒有,若有,那就是客觀存在的,是要立即整改的,即使暫時不能整改,也要拿出防范措施,責令限期整改并責任落實到人;而本崗位可能會發生的事故有四層含義:一是本崗位過去曾發生過什么事故,可以通過回億或查檔案獲得;二是本崗位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事故,那么國內外同行業是否發生過,可以通過信息報道獲得;第三層含義是有史以來,國內外同行業沒有發生過事故,那么就必須想到本崗位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故,而轉入事故預案超前控制的正題;第四層含義就是一旦事故發生應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盡快控制事故的蔓延,減少事故的損失,即制訂好事故應急方案。
(4)由事故預案超前控制評估審核建卡領導小組把從生產一線收集來的事故預案、發生原因、控制措施、控制責任人等內容逐一審核,評估、修改、確認,最后匯總成“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手冊”,“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手冊”中的事故名稱要準確,控制措施要具體、量化,不要有原則性的、含糊的、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語言。
5.事故預案超前控制的管理
(1)對生產或作業過程中的事故隱患采用“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的形式由安全部門下達,責令相關單位限期整改,該通知實行動態管理,事故隱患整改后,應重新查找、建檔、跟蹤治理,該通知書不必列入“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手冊”之中。
(2)對生產或作業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事故采用“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手冊”,該手冊配置到生產崗位,使崗位上的每一個職工都能熟練掌握,該手冊實行動態管理,當設備、工藝或作業人員等條件變化后,均應調整該手冊的內容。
(3)為使操作人員能夠做到事故超前控制,除組織職工學習外,還要定期考試,必要時,還可以搞一些事故模擬演習,以便熟能生巧。 (郝紹賓)
實施事故預案超前控制就是把“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貫穿于整個生產經營活動之中,把“安全生產,人人有責”落到實處,實現安全工作的“三同時”和“五同時”,把可能發生事故的人、物、事、時等諸多因素處于受控狀態,這樣把靜態的、被動的、滯后的安全管理變為動態的、主動的、超前的安全管理,變事故的事后處理為事先把關,使安全工作成為企業內激的和自發的行為。
2.事故預案超前控制的概念
(1)事故預案超前控制簡單地說就是對生產或作業過程中,存在的事故隱患,可能會發生的傷害,引發哪類事故做到心中有數,進而制訂出對策來控制或避免事故的發生。這里也可以引伸為由于組織的決定或個人的行為不妥,可能會造成不良后果進行評估和鑒定。
(2)事故隱患是指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主要是指違章作業、精力不集中、錯誤操作、使用不安全的工具或設備,未執行勞動保護的規定上崗作業、操作水平低下等;物的不安全狀態主要是指防護、保險、信號有缺陷,安全裝置失去作用,設施、設備、附件有缺陷等。
(3)事故預案:預先設想的事故的應急救援方案。
3.事故預案超前控制適用范圍
(1)生產或操作崗位的事故控制;
(2)建筑工程質量評定及控制;
(3)設備管理、質量管理等基礎管理也可以參考本辦法。
4.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方案
(1)成立事故預案超前控制領導小組,職責是領導、組織、監督該辦法得以實施。
(2)成立事故預案超前控制評估、審核建卡領導小組。職責是評估鑒定、確認所制訂控制方案的可操作性。
(3)深入宣傳,層層發動,提高認識,全員參加,使崗位上的每個職工都要找出本崗位的事故隱患,或本崗位過去曾發生過什么事故?將來又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故?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的危害是什么?怎樣才能控制或避免事故的發生。事故隱患和可能會發生的事故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事故隱患(即危險源)在本崗位可能有,也可能沒有,若有,那就是客觀存在的,是要立即整改的,即使暫時不能整改,也要拿出防范措施,責令限期整改并責任落實到人;而本崗位可能會發生的事故有四層含義:一是本崗位過去曾發生過什么事故,可以通過回億或查檔案獲得;二是本崗位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事故,那么國內外同行業是否發生過,可以通過信息報道獲得;第三層含義是有史以來,國內外同行業沒有發生過事故,那么就必須想到本崗位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故,而轉入事故預案超前控制的正題;第四層含義就是一旦事故發生應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盡快控制事故的蔓延,減少事故的損失,即制訂好事故應急方案。
(4)由事故預案超前控制評估審核建卡領導小組把從生產一線收集來的事故預案、發生原因、控制措施、控制責任人等內容逐一審核,評估、修改、確認,最后匯總成“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手冊”,“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手冊”中的事故名稱要準確,控制措施要具體、量化,不要有原則性的、含糊的、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語言。
5.事故預案超前控制的管理
(1)對生產或作業過程中的事故隱患采用“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的形式由安全部門下達,責令相關單位限期整改,該通知實行動態管理,事故隱患整改后,應重新查找、建檔、跟蹤治理,該通知書不必列入“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手冊”之中。
(2)對生產或作業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事故采用“事故預案超前控制手冊”,該手冊配置到生產崗位,使崗位上的每一個職工都能熟練掌握,該手冊實行動態管理,當設備、工藝或作業人員等條件變化后,均應調整該手冊的內容。
(3)為使操作人員能夠做到事故超前控制,除組織職工學習外,還要定期考試,必要時,還可以搞一些事故模擬演習,以便熟能生巧。 (郝紹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