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杭州蕭山地鐵工地“11.15”塌陷事故調查尚未塵埃落定的時候,2009年1月4日上午10時許,廣州海珠區東曉南路瑞寶村一幢木樁結構的六層樓房突然發生傾斜,附近的地面也發生沉降,涉及沉降的房屋有三幢。
事故現場離正在施工的地鐵東曉南站約100米,而發生傾斜的樓房正是位于地鐵二、八號線(即二號線、八號線的并行路段)東曉南隧道上方。地鐵該項目負責人馮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三點,首先是該路段地質情況復雜;其次是傾斜的房屋是木樁結構,地基穩定性較差。
事故發生后,廣州市應急辦、市建委和海珠區政府等相關部門高度重視,迅速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即刻啟動應急預案。根據現場情況,結合專家檢測結果,已經將該樓房及周邊房屋的所有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帶,并進行妥善安排,現場立刻停止施工,進行注漿加固處理,24小時進行監測,即刻進行房屋鑒定,保證房屋的安全。
就在此前一天,也是在廣州,106國道琴星小學路段附近路面發生局部下沉。據當地媒體報道,該地段此前正在進行地鐵盾構施工。發生地面下沉的地方面積約80平方米,下沉約20厘米。專家介紹,發生地面局部下沉的原因主要是地質災害造成。由于該處隧道埋深淺,地層復雜,上部砂層厚度大,底部為巖石,盾構施工困難,不易控制土倉壓力,造成路面局部沉降。
施工單位監測發現異常后,主動與交警等部門聯系,為確保道路行車安全,臨時封閉了106國道該路段由南向北的行車道,疏導該路段交通。同時安排搶修單位立即進場,對受損道路進行搶修。1月4日凌晨搶修完畢,道路恢復正常通車。
雖然兩起事故,均未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但是連續發生在廣州的兩起地鐵施工現場的生產安全事故,足以引發人們的深度思考,如何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五個重要環節,即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監測五個部分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除此之外,有專家提醒,政府相關部門也應從近段時間以來發生的多起城市軌道交通施工現場的生產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訓,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否則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迅猛發展,此類事故還可能頻繁發生。
據2008年1月出版的《中國軌道交通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步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已經開通城市軌道交通的有北京、上海,天津等9個城市。截至2006年底,全國已有北京、上海等10城市23條線投入運營,線路總長581公里,截至2008報告出臺前,我國共有軌道交通運營及試運營線路達602.3公里。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把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預計到205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總長將超過4500公里。如此快的發展速度,伴之而行的將是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
杭州蕭山地鐵工地“11.15”塌陷事故發生后,社會各界對于軌道交通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激辯。中國工程院院士、北方交通大學教授王夢恕在事故現場發表觀點指出:“拍腦袋”、“圖便宜”、“趕工期”,加上領導意見替代科學決策,是杭州地鐵事故的問題所在。對此,杭州市政府給予了強硬回應,否認王夢恕的觀點。
王夢恕除了具有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大隧道及巖土研究所所長、博導、教授等身份外,還是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雖然記者無法確認作為專家的他給予杭州地鐵事故的定性評價,但至少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在我國一些地方、一些項目上,確實存在王夢恕所指出的問題。
作為一個觀點,作為一種學術議論,可以持“有則改之”的態度,但作為生產安全工作卻來不得半點馬虎,一則是一,二則是二,只有一步一個腳印地去走,才能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