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坑支護施工中的安全事故教訓
1、支撐強度不足,施工質量又差,造成支撐折斷,圍護體整體失穩。
某工程由某公司總承包,而支撐設計及施工由建設單位另行委托另一施工企業進行,由于設計不合理,且鋼管支撐連接處施工質量差,結果在土方開挖時,支撐受力后,接頭焊縫撕裂,支撐被折斷,周邊擋土樁嚴重向內傾斜或裂斷,造成坑外土墻嚴重裂陷。
2、擋土結構嚴重位移,造成坑外地表嚴重下陷,影響周圍建筑物、道路及管線安全。
某地下構筑物施工時,由于土方開挖沒有按照設計要求先撐后挖,而是一次開挖深度超過設計要求,致使地下連續墻向境內移600cm,坑外土體嚴重沉陷,造成周圍房屋嚴重開裂。
3、由于隔水惟幕選用不當,或圍護結構施工質量不能得到保證,造成圍護體系漏水,出現嚴重流砂現象,使周圍建筑物、道路產生裂縫,管線裂斷。
某工程圍護設計時,對地質情況沒有認真分析,在設計圍護結構時,由于周圍環境不允許做雙排水泥土攪拌樁做隔水惟幕,而輕易在二根鉆孔灌注樁間設一根樹根樁,以此堵水。由于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差,鉆孔灌注樁間凈距離原為20cm,由于樁孔擴頸,鉆孔灌注樁間凈距離擴大到90cm,使樁間樹根樁無法堵水。基坑土方開挖到1/2深度時,出現嚴重漏水及流砂現象,不得不重新采取隔水措施(周圍重打旋噴樁),造成經濟損失200多萬元,工期損失一個多月。
(二)地下連續墻做支護結構
1、地下連續墻做擋墻,內設支撐系統的支護結構
采用地下連續墻作支護結構(包括隔水)多用于基坑開挖深度很深(一般大于10m,盡可能用于大于13m),且周圍環境較差,場地狹窄,無法在擋土結構外再做隔水帷幕的工程。軟土地區深基礎支護體常采用板樁系列擋土結構。
板樁系列擋土結構具有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短、見效快的優點,但其剛度較小,因此一般多用于基坑開挖深度較淺或周圍環境較好的情況。板樁按使用材料不同,可分為:鋼筋混凝土板樁、鋼板樁和鎖口鋼板樁。
2、重力式擋墻結構
重力式擋墻結構主要是用各種方法(水泥土攪拌樁、高壓旋噴樁、粉噴樁或注漿法)加固基坑周邊土形成一定厚度和深度的重力式墻,達到擋土的目的。目前最常用的是水泥土攪拌樁以結構形式組成的擋墻。它既能擋土,也能融水,且施工方便,無噪聲無振動,對周圍環境影響相對較小,同時能創造較好的土方開挖作業空間。此種支護結構形式類似柱列式擋土結構中的“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與隔水帷幕結合,內設支撐”的支護結構形式。
3、地下連續墻施工作業安全
(1)各工種必須嚴格遵守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所有人員必須經當地安全部門的安全教育,并通過考核后方可上崗操作,每日上崗施工堅持作好安全交底工作,并做記錄。
(2)連續墻施工時,吊機吊物須由專人指揮,嚴格遵守“十不吊”制度。
(3)雙機抬吊鋼筋籠前,應清理掉鋼筋籠內遺留的短鋼筋,起吊鋼筋籠時,把桿方向及鋼筋籠下方嚴禁站人。
(4)嚴禁用吊車強行起拔鎖口管。
(5)地下墻施工時,必須在泥漿池邊設欄桿,并標有醒目標志,防止人物排入。
(6)吊車作業時禁止將起吊的物體凌空于人行道和周圍建筑物上空。
(7)施工現場的明火作業必須執行審批制度,未經有關部門及人員批準不得動火。
(8)配備專職的消防巡視員,三班制巡回檢查,設置專門的巡回線路,保證一旦有火警,立即給予消除。
(9)工地料庫、油庫等重要場所必須有滅火設施,在主要施工地點,設立醒目的防火警告標志。
(10)對安全、消防的一切事故苗子均按“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發生事故要及時報告。
(三)基坑支護結構破壞的主要形式
1、整體失穩
由于作為支護結構的擋土結構插入深度不夠,或支撐位置不當,或支撐與圍檁系列的結合不牢等原因,造成擋土結構位移過大的前傾或后仰,甚至擋土結構倒塌,導致坑外土體大滑坡,支護結構系統整體失穩破壞。
2、基坑隆起
在軟弱的粘性土層中開挖基坑,當基坑內的主體不斷開挖,擋土結構內外土面的高差等于結構外在基坑開挖水平面上作用一附加荷載。挖深增大,荷載亦增加。當擋土結構入土深度不足,則會使基坑內土體大量隆起,基坑外土體過量沉陷,支撐系統應力陡增,導致支護結構整體失穩破壞。
3、管涌及流砂
含水砂質粉土層或粉質砂土層中的基坑支護結構,在基坑開挖過程中,擋土墻內外形成水頭差。當動水壓力的滲流速度超過臨界流速或水力坡度超過臨界坡度時,就會引起管涌及流砂現象。基坑底部和墻體外面大量的泥砂隨地下水涌入基坑,導致坑外地面坍陷,嚴重時使墻體產生過大位移,引起整個支護體系崩坍。
4、支撐強度不足折斷或壓屈
當支撐設計時,由于計算受力不準確,或套用的規范不對,考慮的安全系數有誤,亦或施工質量低劣,未能滿足設計要求,一旦基坑土方開挖,在較大的側向上壓力作用下,發生支撐折斷破壞,或嚴重壓屈,引起墻體變形過大或破壞,導致整個支護結構破壞。
5、墻體破壞
墻體強度不夠,或連接構造不合理,在土壓力、水壓力作用下,產生的最大彎矩超過墻體抗彎強度,引起強度破壞。
(四)橋梁基坑支護施工降低地下水位
1、有無基坑支護
(1)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進行基礎施工,降低地下水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措施。
(2)當基坑無支護結構圍護時,通過降低地下水位,以保證基坑邊坡穩定,防止地下水涌入坑內,阻止流砂現象發生。
(3)當基坑有支護結構圍護時,一般僅在基坑內降低地下水位。
2、主要降水方法
(1)輕型井點降水
輕型井點是將直徑較細的井點管沉入深于坑底的蓄水層內,井點管上部與總管連接,通過總管利用抽水設備工作產生的真空作用將地下水從井點管內不斷抽出,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輕型井點降水深度一般可達7m。
(2)噴射井點降水
噴射井點由噴射井管、高壓水泵和管線系統組成。其降水深度一般為8~20m。
(3)自控真空管井降水
此方法是在管井井點的基礎上,利用深井技術,應用輕型井點的真空原理,綜合形成自控真空管井深井泵系統。其原理是:當深井打設安裝完畢后,由改造后的真空泵對全封閉式的管井井點施工真空,以加快濾頭管的透水速度,當水位達到設定水位控制電極處時,水泵自動開啟抽水,直至水位落到原處,水泵自停,如此反復,以達到土體降水目的。此方法降水深度可達5~50m。
3、降水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土方開挖前,必須保證一定時間的預抽水。一般輕型井點不少于7~10d,噴射井點或自控真空管井不少于20d。
(2)降水深度必須考慮隔水帷幕的深度、防止產生管涌現象。
(3)降水過程必須與坑水位觀測井的監測密切配合,用信息來指導降水施工,避免隔水帷幕滲漏在降水時影響周圍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