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是一個危險性高、易發生事故的行業,是安全生產專項治理的重點行業之一。全國建筑業2007年生產事故死亡人數為2722人,比2006年上升了6.9%,2008年建筑安全生產形勢保持了總體穩定。黨的十七大提出“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這就要求我們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兢兢業業地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從源頭抓起,狠抓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各類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健全重大隱患治理、重大危險源監控制度,全面提高安全生產水平。為此,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對責任主體的監督
建設工程的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保證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依法承擔建設工程安全生產責任。必須下大力氣監督各方責任主體安全責任落實情況,督促和指導施工企業健全完善以法人代表為核心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要求建設、監理、施工各方切實把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落實到施工現場,把施工現場檢查作為檢查中的重點,一查施工現場安全管理人員是否到位;二查安全生產保障措施是否到位;三查隱患排查治理是否及時徹底。從檢查中存在的問題入手,追查建設、監理、施工各方主體的責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對那些管理薄弱,安全責任不落實,整改不力,事故頻發的企業則要從嚴懲罰,對那些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給予不良行為記錄并扣分。切實改進現場安全生產狀況,有效地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嚴密監控重大危險源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說明了消除隱患是根本,加強防范是重點,落實責任是關鍵。安全隱患是能夠或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現存問題,當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存在時,就構成了安全隱患。必須及時發現并消除在施工的各個階段、各個部位、各個環節上存在的安全隱患,才能避免事故發生,特別是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為此,把重大危險源的監督和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作為監督工作專項工作去抓。
一是建立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河北省建設廳2006年下發了建設工程重大危險源安全監控的通知,各地市結合本身實際制定重大危險源管理制度,對重大危險源的監督管理建立了長效機制。要求施工單位根據建筑結構類型、規模、高度、施工環境、施工季節,從人、機、物、料、法、環境等因素綜合分析,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危險源)進行識別,列出重大危險源。對危險源進行登記,建立臺帳,制定保證措施,編制專項防護方案,并提供專家論證意見,按規定到安全監督站備案,在施工中按進度將重大危險源進行公示。施工單位把重大危險源的監控措施、應急預案進行交底,從企業到項目、班組、員工各個層面,層層落實,把隱患治理工作貫徹到底。做到事前預防、事中跟蹤監控、最終達到消除隱患的目的。形成隱患排查、登記、消除的責任化,制度化,建立長效機制。監理單位審核專項施工方案,督促施工單位按方案施工,并定期向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報告監控情況。特別是危險性較大的工程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及專家論證制度,對重大危險源要求24小時動態監控,切實把工作做深做細。
二是突出治理重點。把防范腳手架、建筑起重機械事故和規范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作為重點,列入日常動態監管的工作內容。重點檢查內容為:腳手架工程搭設方案的編制、審批、交底、驗收及使用等情況;模板支撐系統施工方案的編制、審批、專家論證、交底、驗收等情況;建筑起重機械的備案登記、安裝、拆卸、檢測、驗收、使用、維修保養等情況;安全帽、安全帶和安全網等安全防護用品的采購、查驗、使用情況。
三是強化監督,消除隱患。首先,按照《河北省建筑施工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活動工作方案》(冀建質[2008]172號)開展隱患治理工作,對責任不到位,工作不到位,逾期不整改的果斷采取處罰措施。加強對重點地區(開發區、城鄉結合部)、重點部位、重要環節的監督檢查。同時,建立隱患舉報制度,強化群眾監督。堅持回頭看,反復抓,抓反復,使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經常化;其次,改進監管模式。從注重工程實體安全防護的檢查,向加強對企業安全保證體系的建立和運轉情況的檢查拓展和深化,促進企業不斷查找管理缺陷,堵塞管理漏洞,形成“執行一檢查一改進一提高”的封閉循環,使制度不斷完善,工作不斷細化,程序不斷優化,從而實現建筑施工安全規范化、標準化。
三、依法對起重機械設備實施監督
建筑起重機械在安拆、使用和頂升過程中易發生意外事故。根據2008年初建設部發布的《建筑起重機械安全監督管理規定》,結合建設系統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從建筑起重機械的備案、安拆和使用管理人手,一是重點對起重機械加強監督管理;二是加強對外埠安裝、租賃企業的管理,對沒有辦理進冀(進廊)備案的安裝、租賃企業一律不得進入。三是加強對起重機械的動態監督跟蹤管理,對建筑起重機械進行統一編號管理,定期向社會公布建筑起重機械的安全狀況。
四、深入開展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
標準化管理就是按標準和制度進行現場管理,使管理程序標準化,管理方法標準化,管理效果標準化,場容場貌標準化,施工現場防護標準化,考核方法標準化,促使企業建立運轉有效的自我保障體系。2004年1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中提出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要求全國所有工礦、商貿、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等企業普遍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活動。2005年建設部下發了關于開展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2006年河北省建設廳出臺了《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手冊》,在全省范圍內全面開展建筑施工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提高全省建筑安全生產水平。
一是按照我市《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監督方案》,依據《建筑施工現場檢查標準》(JGJ59-99),從2008年開始對施工現場進行量化打分,對施工現場推行標準化管理,用標準管理來減少人為因素,防止人的不良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造成事故。杜絕使用不合格的防護用品和操作工具:創造良好的施工環境,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施工過程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是積極鼓勵文明工地創建工作,為提高我市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水平,營造爭先創優的良好氣氛。鼓勵企業申報文明工地,通過創建文明工地激勵企業提高文明施工水平。標準化工作,首先以文明工地為切入點,文明工地率先實現標準化管理,進而以點帶面,全面提高我市建筑施工總體文明施工水平。
五、積極推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是以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為核心的價值觀,體現為企業和企業中的每一員工共同持有的態度、意識、行為特征。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基礎,是安全管理發展的最高階段,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營造企業“關注生命,關注安全”的輿論氛圍,對推動企業安全管理將產生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積極推動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一是加強企業安全教育管理。在2008年《廊坊市建設系統法人代表安全生產承諾落實年實施方案》(廊建質安[2008]7號)中把安全生產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實施。首先,堅持三級教育常抓不懈。三級教育是建筑施工企業對企業人員必須進行的企業安全教育形式,是對新進入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和轉崗、交換工種人員進行的企業級、工程項目部經理級、施工班組三個層次的安全教育;其次。特殊工種教育,由主管部門進行專門培訓,考核合格發給上崗證后,方可上崗;再次,全員安全教育。全員安全教育是企業定期對民工進行安全生產的再教育,許多工傷事故表明,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在隔一段較長時間后會對安全生產逐漸淡薄,必須定期全員教育提高農民工的安全意識,只有廣大農民工更多地掌握預防事故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防止事故的發生,從而保障廣大農民工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二是積極拓展多種教育形式。首先,要求企業在工地建立農民工業余學校,把安全教育作為業余學校的重要教學內容;其次,通過電視、網絡、報紙、講座、知識競賽等手段普及安全知識,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目的就是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各建筑施工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經常性安全教育,如安全活動日、班前班后安全例會、項目部安全周例會、安全技術交底、板報、事故現場會、分析會、安全技術專題講座、圖片展覽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方法,力求生動活潑、通俗易懂。
三是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文明施工的管理,提高標準化水平,以外顯文化,帶動內隱文化建設。通過加大檢查力度,增加巡查頻率,檢查施工現場安全技術措施落實情況,工程實體防護情況,有關人員安全生產監督職責履行情況,及時發現事故隱患,責令整改,促進企業安全管理水平。
綜上所述,通過綜合治理,按照“認真排查、堅決整頓、鞏固成果、消除隱患”的總體要求,加強監管制度改革探索,推進機制創新和管理創新,不斷完善市場與現場聯動的監管機制、差別化監管機制,有效遏制安全事故發生,推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創建和諧社會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