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體系
由公司安全部負責對工地安全工作的統一領導,各項目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文明施工領導小組”,副組長由工程經理和專職安全員擔任,組員包括各專業施工隊長和隊安全員等,公司安全部每月組織一次巡查,并在當月公司工程例會上公布檢查結果。
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技術交底制、班前檢查制、驗收制、周一安全活動制、定期檢查與隱患整改制、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年審制、安全生產獎懲制度與事故報告制、危急情況停工制、持證上崗制。
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現場安全準備工作:
進場前應熟悉現場外圍的環境,其中包括高低壓線路和其它危險地、物,項目經理、技術主管、安全主管必須認真學習現場安全管理知識,參加勞動局考試,領取安全生產許可證。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之后由項目印試題統一考試,分為“三級”(項目、隊、班組),建立安全教育記錄,未受教育者,安全人員有權拒絕其上崗。
2.2基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基坑完成后,四周做1.2-1.5m高防護欄桿,刷紅白漆,欄桿外圍護安全網和做不低于30cm的擋水墻。進場材料在基坑邊堆放預先制定標準,并對護坡經常性自測和用經緯儀測試,必要時要成立護坡觀察小組,成員有質量、工程、安全等部門組成,由安全部門每天寫出觀察結果。教育施工人員向基坑下料時不從上向下扔,保證塔吊吊物必須有容器和捆綁,信號工指揮要認真執行“十不準吊”。
2.3±0.00以上結構安全管理:
根據結構的形式由技術部門設計腳手架,安全部門參加,對腳手架進行安全驗算,提前繪制施工圖,并報項目部總工審核批準,并做安全技術交底,架子工進行培訓,持證上崗。
施工時一般分為多個流水區,在區與區上下之間,要做臨時性防護欄桿。對結構的敞口處,設置固定的防護欄,統一到高度1.2m,用紅白漆涂刷。
支模與拆模:支模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頂撐和滿堂紅架子時,要有二人以上合作,在柱梁綁鋼筋立模時,做好可靠的防護,在拆模時,安排專職看護人員。施工人員要有協作精神,拆完之后及時清理。
對樓板上的結構預留洞口,加蓋封嚴,對電梯井口,制作開啟式的防護門,高1.2-1.5m,井內要層層封死或用安全網每隔三層封一道,并及時清理網內雜物,洞口四周設防護欄桿,通道口搭設防護棚3-6m長,寬出通道口兩邊各1m。
電梯井口所有臨邊敞口處設護欄,人行馬道上的碎砼塊、垃圾等危險物品,每天安排人員清理。
不管在任何情況下,杜絕上下立體交叉作業,如出現這種情況,根據工程的緩急,指令停止一方。
2.4裝飾工程安全管理:
處理結構的剔鑿人員,必須戴好護目鏡,注意周圍的人員、機械安全,所搭設的臨時架子,做到安全使用。
使用外架施工,設計方案報上級主管部門同意后才可施工,滿鋪腳手板,外綁封閉安全網。
內裝修所搭設的滿堂紅腳手架,嚴格按要求搭設,滿鋪腳手板,不留空檔,并做到工完場清,有臨邊敞口處綁兩道防護欄桿,高度1.2m。
2.5施工機械安全管理:
塔式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四限位,兩保險)保證齊全、靈敏、可靠,做到定期不定期的試驗。
施工電梯的地基安裝和使用按原廠使用規定,并有驗收手續,經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中,定期進行檢測。施工電梯安全裝置保證齊全、靈敏、可靠,執行額定重量人員。
蛙式打夯機必須兩人操作,操作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膠鞋,操作手柄應采用絕緣措施,夯機用后應切斷電源,嚴禁在夯機運轉時清除積土。
氧氣瓶防止曝曬、倒放,平時與汽油、氧氣和乙炔瓶的工作間距不小于5m,兩瓶同時焊時距離大于10m。
電鋸的鋸盤及傳動部位安裝防護罩,并設保險檔、分料器。凡長度小于50m,厚度大于鋸盤半徑的木料,嚴禁使用電鋸。
砂輪機應使用單向開關。砂輪必須裝設不小于180o的防護罩和牢固的工件托架。嚴禁使用不圓、有裂紋和磨損剩余部分厚度小于25mm的砂輪。
平面刨安全防護裝置齊全有效。
吊具、鋼絲繩凡表面磨損、腐蝕、斷絲超過標準的,死彎斷股,油芯外露的不使用。
吊鉤除正確使用外,應有防止脫鉤的保險裝置,吊環在使用時,應使銷軸和環底受力,吊運大模,混凝土斗和預制墻板等大件時,必須用卡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