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一個永恒的主題,當今施工企業市場競爭激烈,各施工企業加大改革力度,內抓管理,外抓市場,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施工企業的最終目標是效益,而提高效益的關鍵在于項目管理,項目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企業的信譽和效益,為此各施工企業都十分重視項目管理。
一、我國施工企業管理現狀分析
隨著市場進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我國施工企業在21世紀之初,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核心,大都進行了股份制改造,基本上都成立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我國施工企業經過股份制改造以后,已經實現了產權結構多元化和治理結構的調整。
1、母子公司的關系
在一個投資主體多元化的體系中,組織結構必然要涉及母子公司關系的定位問題。從法理的角度看,母公司與子公司是出資人與被投資企業之間的關系。母公司不是子公司的行政管理機構,與子公司之間不是上下級行政隸屬關系。母子公司各自在法律和章程框架內開展各種活動。子公司對母公司負責,是因為母公司是股東,但母公司不能因為自己的特殊角色而忽視子公司的發展要求。
2、企業治理結構
集團公司(母公司)與其各子公司都是法人實體,在法律上具有平等地位。母公司不能直接干預子公司的經營活動,更不能利用關聯交易通過損害子公司的利益來增加母公司的利益。但母公司畢竟作為投資主體,是子公司的股東,具有行使股東權利與義務的能力,對子公司的經營行為又有相應的監控權,并負有組織協調的職責,有權要求子公司按集團利益行事。子公司的任何行為和活動又必須體現和反映母公司的意志,子公司的經營管理必須基于母公司的經營管理考慮,是母公司經營管理的細化和延伸。
但由于我國施工企業集團公司(即母公司)是國有資產的代表,對子公司形成絕對控股,目前在管理上處于過渡時期,仍保留著生產經營的主要職能,尚未改變過去的上下級行政關系。
企業對工程項目的管理依舊是采用矩陣式形式來組織管理。項目的權利高度集中于負責該工程任務施工管理的分公司經理或項目經理,又由于工程項目地點的分散性,企業往往對項目難以實行有效的控制,施工現場不得不主要依靠項目經理。而項目經理大都由企業領導任命,由于較深層次的人事制度和經濟體制的改革發展滯后,導致一些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更關心的是自己的眼前利益,無心致力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我國施工企業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正如經濟學家凱恩斯所言:“我們大多數都是在舊說下熏陶出來的,舊說已深入人心,所有困難不在新說本身,而在擺脫舊說。”工程項目管理的所有活動都是為了實現該工程項目的目標而進行的。改制后的施工企業集團公司作為母子公司體制中的母公司,仍保留著生產經營的主要職能。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母公司的職能必然發生重大變化和轉移——從以生產經營為主轉變為以資本運營為主。母公司作為國有資產運營主體,承擔集團內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的責任。子公司對所經營的國有資產享有法人財產權。但我國施工企業目前還存在著一些不利于實現工程項目管理目標的因素。
1、產權不清晰
我國施工企業(國有)的產權在法律上是清晰的,有完整的地位,并能夠得到法律保護,但許多企業在經濟上是不清晰的。施工企業對項目的管理應該體現出該項目的收益目標,即股東產權的收益權。但目前我國許多施工企業,只是提出要使企業資產保值增值的口號,沒有真正對項目實行責任成本考核,沒有具體的操作性強的項目經營預算和成本分析,一般僅限于定額上繳,還談不上企業效益最大化。
2、缺乏約束機制
產權不清晰的管理,無法實現對工程項目管理者進行約束,因為本身就沒有產權收益目標,缺乏考核和約束依據。這只能造成施工成本增加和經濟效益低下。董事會缺乏監督,監事會形同虛設。
3、施工企業機構臃腫
施工企業通常是大企業大機關,機構林立,層次重疊,甚至一些企業還辦小社會,設有自己的學校、醫院等附屬單位,造成效益低下。這些附屬單位原本是可以造就人才、創造利潤的地方,由于不以效益為目標,而是福利型的,事實上成了企業的負擔。
4、主營業務機構不合理
由于習慣勢力,一些改制后的施工企業,仍然受直線職能制組織的影響,按固定的傳統建制組織施工,不適應工程建設的市場客觀規律,不但極大的浪費了生產要素,而且還帶來工作的低效率。
5、責、權、利不對稱
針對各個不同工程項目的多樣性、復雜性和施工地點的流動性,根據工程項目的具體需要,施工企業從企業內部抽調相應的施工管理和工程技術人員,組建項目部。由該項目部代表本企業,對項目進行施工組織和管理,以實現用戶對該項目的各項預定目標。但項目部在完成上繳定額后,以追求自己利益為重,甚至犧牲項目的安全和質量。它的最大特點是其回避了企業的產權關系,在管理不到位的情況下,導致項目管理者的責、權、利不對稱。
6、企業管理腐敗問題嚴重
腐敗現象普遍存在于發展中國家和工業化國家,而且與經濟增長并存,在施工企業里,層層轉包,偷工減料,使工程質量無法得到保證。究其原因主要是有:為晉升而行賄、為取得工程項目或特殊的利益而行賄,以及靠賄賂來增大投資或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