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害作業分級管理
(1)分級管理的基本思想對有害作業實行分級管理是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的。它的理論來源最早產生于1879年意大利經濟學家巴雷特的ABC分析法,后在國外演變成ABC分類管理法。這種管理方法突出了重點,抓住了關鍵,考慮了全面,照顧了一般,使管理工作主次分明。
(2)分級管理的作用我國的勞動條件分級標準將作業崗位的危害分為5個等級。即0級危害崗位(安全作業);1級危害崗位(輕度危害);2級危害崗位(中度危害);3級危害崗位(重度危害);4級危害崗位(極重度危害)。根據不同的危害級別,勞動監察部門實行不同的管理辦法。
根據我國當前國民經濟狀況,暫時沒有能力對所有存在職業危害的作業崗位進行全部治理,為了保護勞動者身體健康,又要使企業有能力治理,勞動部1996年做出規定,要消滅4級危害崗位。對職業危害進行分級管理,對當前企業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是非常適用的。
(3)勞動條件分級標準與衛生標準的區別分級標準是為勞動監察提供對勞動條件進行定性定量綜合評價的一種宏觀的管理標準。是勞動工作深化改革的需要,為勞動保護、勞動保險、勞動就業、勞動工資制定政策提供科學數據。
2.建設項目(工程)職業安全衛生預評價和管理
建設項目職業安全衛生預評價是根據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分析和預測該建設項目存在的職業危險、危害因素的種類和危險、危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職業安全衛生技術和管理對策,作為該建設項目初步設計中職業安全衛生設計和建設項目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監察和主要依據。預評價工作應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進行:
為確保建設項目(工程)符合國家規定的職業安全衛生標準,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企業在進行新建、改建、擴建基本建設項目(工程)、技術改造項目(工程)和引進技術(rag)項目時,項目中的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實施‘‘三同時”。搞好“三同時”工作,從根本上采取防范措施,把事故和職業危害消滅在萌發之前,是最經濟、最可行的生產建設之路。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職工的安全與健康,維護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保障社會生產力的順利發展。
企業在建設項目立項和管理工作中必須嚴格貫徹執行國家的職業安全健康“三同時,,規定,以此指導設施、施工、竣工驗收三個環節。工程項目立項后,首先組織編寫建設項目的可行性報告,應有安全衛生的論證內容和專篇。在初步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時,應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參加,建設單位要提供有關建設項目的文件、資料、設計施工方案圖紙等。
建設單位對建設項目實施安全衛生“三同時”負全面責任。在編制建設項目投資計劃時,應將安全衛生設施所需投資一并納入計劃內,同時編報。引進技術、設備的建設項目,原有的安全衛生設施不能削減,沒有安全衛生設施或設施不能滿足國家安全衛生標準規定的,要同時編報配套的投資計劃,并保證建設項目投產后其安全衛生設施符合國家規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