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的本質
安全:無危則安,無損則全。
1、目前人們對安全認識的五種類型
存在一種現象:人類對安全的認識往往比對事故的認識難度大。因為事故比較直觀,對人們的影響比較深刻,人們容易從其危害中加以認識。而安全給人們的印象是同事故相對存在的,只有社會屬性,沒有自然屬性。
⑴從事故的危害中認識
⑵從安全與事故的相對存在中認識
?、菑陌踩c事故之間的聯系中認識
?、葟陌踩珒热莸臄U展中認識,三個層面
⑸從安全的存在中認識
2、對安全現象的認識,不能解決安全本質問題。例如,用不受威脅、不發生事故的感性認識指導安全工作,必然導致就事論事的認識與解決一些威脅人們生產、安全生活表面問題,不能從本質上解決如何持續穩定安全局面的問題。
3、生產安全的本質就是生產實踐符合生產規律的運動。具有安全必然性,要照章辦事確保安全。
二、安全的規律
狹義安全規律,是指某一領域或系統中的安全規律,如生產安全規律、交通安全規律。
廣義安全規律,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安全,即大安全的普遍規律。
安全規律的表現形式:
1、生存規律
安全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
△自然界的安全——是由自然界中各種物質運動(包括動、植物),在其置于的系統中符合自然生態規律的規律運動,具有安全必然性的內在聯系。
△人類社會的安全——是由人類社會中的各種事物,在其置于的系統中符合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規律運動,具有安全必然性的內在本質聯系。
例如:生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環境安全
2、構成規律
安全的構成規律,是指能構成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客觀事物規律運動的諸因素,各自內在與相互之間的本質聯系所具有的安全必然性。
安全構成規律與事故構成規律的區別。
構成生產安全規律的五個要素:
?、艅趧诱叩陌踩珮嫵梢蛩?br />
⑵勞動手段的安全構成因素
?、莿趧訉ο蟮陌踩珮嫵梢蛩?br />
?、葎趧訒r間的安全構成因素
⑸勞動空間的安全構成規律
3、發展變化規律,安全具有的社會屬性
安全的發展變化規律,是指安全從隱患、事故的對立統一中分離出來后,經過理性升華,變成了符合預防、控制事故規律的產物,以其具有的規律性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界按客觀規律發展。
例如,生產中的安全,隨著生產實踐的規律運動-異常運動-異常災變-規律運動的對立統一,在人們認識掌握了安全與事故的運動規律之后,安全就逐漸從生產中分離出來,經過理性升華后,就不再是原來意義的生產實踐規律運動的形式了,而是變成了符合預防、控制事故規律的產物。
綜上所述,通過對安全的本質及其運動規律的探索得知:安全除了具有社會屬性外,安全的自然屬性:是物質的、運動的、有規律的
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理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原理”是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
“安全第一”是在進行工業生產時,時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當作頭等大事來做好。必須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的辯證統一關系,明確“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的道理。
“預防為主”是指就要掌握工業傷亡事故發生和預防規律,針對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預先采取防范措施,消除和控制他們,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安全第一”和“預防為主”兩者相輔相成。組織生產時,優先考慮安全,安全和生產矛盾時,須先解決安全問題;一切安全工作需立足于預防,活動初就要考慮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