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隱患,可簡稱為潛藏著的禍患,是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也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不及時排查并消除隱患,將隨時可導致事故發生。安全隱患存在具有形式多樣化,自身的隱蔽性,再生性、次生性等特征:
(一)安全隱患的形式多樣化
安全隱患普遍存在,有生產經營活動就有安全隱患,他表現在生產崗位、生產場所、儲存場所、裝卸環節、運輸環節、使用環節、工藝過程、違章行為、安全規程和管理制度缺陷等,有的處于靜態形式,有的處于動態形式,流動隱患的危害性大于靜態隱患。工藝反映環節的隱患也容易造成嚴重破壞性。
?。ǘ┌踩[患的隱蔽性
隱蔽性是安全隱患本身特性決定的,所謂“明箭好躲,暗箭難防”,在明處的缺陷容易發現,大多在事發前得到及時治理,及時防范。而隱患則不同,有的隱患具有較高的技術性和專業性,必須投入技術和資金才能發現和解決,從技術而言,需要利用系統安全理論去分析、排查和辯識。
(三)安全隱患的再生性和次生性
危險源是客觀存在的,要按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對重大危險源進行辯識,登記,建檔并實施監控,使其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在受控范圍內存在,而隱患在理論上是不允許存在的,一經發現必須立即進行治理,一時不能整改的限期整改到位,另要采取措施在整改期間保證安全。但從客觀上看,隱患是時時事事存在的,且有再生性和次生性。治理了老隱患會伴有新的隱患產生,甚至在治理隱患過程中又有次生隱患產生,始終處于新老隱患頻繁交替和生中有死,死中在生的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