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險管控準則
1.1? 風險評價程序
1、準備階段
明確風險評價對象和范圍,收集相關系統的技術資料。成立風險評價小組,制定工作計劃。
2、危險(有害)因素識別與分析
識別和分析主要危害、有害因素、確定危險(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事故發生的途徑及其變化的規律。
3、風險評價
選擇合理的風險評價方法,對確定的對象進行風險評價,確定風險等級。
4、安全對策措施
針對存在的安全隱患,制定相對應的控制措施,制定實施期限,確定相關責任人。
5、資料歸檔
風險評價的資料存入風險管理檔案。
1.2? 風險評價方法
評價小組對排查辨識出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可選擇風險矩陣法(L.S)或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等評估方法。本次辨識分級采用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LEC),對排查出來的風險確定等級,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
1、作業條件危險性分析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是作業人員在具有潛在危險性環境中進行作業時的一種危險性半定量評價方法,它是由美國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的,他們認為影響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因素是L(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人員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程度)、C(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L、E、C的分值見下表,用這三個分值的乘積D=L×E×C來評價作業條件的危險性,D值越大,作業條件的危險性越大。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分值L
分數值 | 10 | 6 | 3 | 1 | 0.5 | 0.2 | 0.1 |
事故發生的 可能性 | 完全會被 預料到 | 相當 可能 | 可能 但不經常 | 完全意外 很少可能 | 可以設想 很不可能 | 極不 可能 | 實際上 不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