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與節能監管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按照市局特種設備科和縣委的總體要求,以《特種設備安全發展戰略綱要》為指導,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特種設備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見》以“降低風險、保障安全、提高效能、促進發展”為出發點和落實腳點,切實落實特種設備現場監察工作任務,認真履行監管職責,以服務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完善科學監管體制機制和工作體系,督促落實安全責任,努力減少事故,促進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與節能監管工作水平不斷提高,為全縣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一)強化源頭和使用環節安全監察
1、繼續堅持全過程安全監察,同時根據事故規律,把監管重點和監管工作資源大幅度地向使用環節傾斜。對重點監控特種設備現場檢查率要達100%,對一般監控特種設備現場檢查率要達25%以上,現場監察程序一個都不能少,監察記錄要備案。建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安全技術檔案,建立特種設備安全隱患臺賬,實施現場安全檢查指令閉環管理。強化安全監管力度,督促企業全面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推動特種設備安全責任保險,推進基于風險的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分類監管。
2、建立使用安全管理標準化制度,根據市局制定的使用安全管理標準及分類監管標準,推動企業安全標準化管理達標活動,力爭與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和企業誠信體系建設等工作有效對接,強化激勵約束機制。
3、發揮質監部門整體執法功效,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特種設備”等違法違規行為,試行質量安全違法違規“黑名單”制度,加大對違規企業的懲戒力度。深入開展氣瓶充裝站和檢驗站綜合治理工作,尤其要做好“螺絲瓶”的報廢處理工作。
4、加大對電梯使用單位特別是物業公司和維保單位的監督管理,防范作業過程傷害事故。推進起重機械、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和壓力管道定期檢驗、使用登記。
5、強化重點設備監控,督促隱患整改,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保障全市“兩節”、“兩會”、“五一”、“六一”、“國慶”期間特種設備安全運行和重大的活動、重點工程項目安全實施。
(二)推進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管
6、全面推進高耗能特種設備節能監管工作,突出“生產環節強制監管,使用環節技術服務”理念,組織開展監察機構、使用單位相關人員的培訓,切實取得節能監管工作實施。
7、實行鍋爐定型新產品能效測試制度,嚴把能效準入關,限制能耗不達標的鍋爐出產銷售,投入使用。開展工業鍋爐節能示范工程試點,創建安全管理與節能標桿鍋爐房活動,重點推進相關領域的合同能源管理,支持專業化節能技術服務工作。
8、探索換熱壓力容器、電梯、客運索道和起重機械等節能管工作模式,進一步完善高能特種設備的節能監管機制。
(三)控索檢驗和行政許可改革
9、研究探索將強制性檢驗由“把關型檢驗”向“監督型檢驗”轉變,強化企業自檢責任。
10、加強對獲證企業的證后監管,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及時上報市局,嚴格退出機制。
(四)加強安全監管基礎工作
11、全面推進動態監管、安全責任、風險管理、績效評價工作體系建設,特別是進一步建設與完善動態監管系統,加強安全監察組織網絡建設。
12、加強信息交流和層級監管,建立與完善縣特種設備質量安全狀況分析報告。充分發揮社會應急救援資源作用,分級建立特種設備應急管理體系,適時開展應急救援演練;健全應急通訊機制,做好事故和相關信息的報送工作;提高應急管理綜合能力,完善風險防范、預警預測及應急處置的長效機制。
13、加強隊伍建設。加強安全監察人員的能力培訓,提升監察人員的政策水平和技術能力。切實做好轄區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工作,擔負起安全檢查監管責任。
14、加強與安監、環保、財政、發改委、經信委等各部門的聯系與溝通。加快建立完善特種設備安全“政府統一領導、企業全面負責、聯合部門監管、檢驗技術監督、社會廣泛參與、科學監控設備”的多元共治工作格局,爭取將特種設備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安全考核中。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