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冀東項目部有這么一群優秀的班組長,是生產現場的管理者、實施者、執行者和落實者,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關鍵。他們抓安全管理,就敢于突破“三道關”。
突破“人情關”。常常聽到這樣的議論:“都是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低頭不見,抬頭見,干嘛要和別人過不去”,正是這種“人情關”,“義氣關”使安全管理產生了畏難情緒,貫徹不下去,觀念的轉變是這里關鍵。班組長和班組員工們長期在一塊兒共事,彼此相處融洽,應該說這個因素有利于班組安全管理。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熟人、關系不錯等反倒成了制約某些班組長大膽管理的“人情關”,發現違章作業,或網開一面,或輕描淡寫,或視而不見,久而久之,埋下了安全隱患。冀東項目部的班組長們公私分明,抓安全生產時不留情面,說一不二,下班休息時玩笑話開著,輕松愉快。
突破“下不為例關”。 一次次的“下不為例”,成為一次次的姑息遷就,成為突破原則,挑戰制度的“障眼詞”。項目部的班組長發現違章就敢做“黑臉包公”,敢于拉下面子,立即制止,讓其按章辦事。這既是對班組員工個人和企業負責,更是自己的職責所在。可是某些班組長發現違章者總是道一聲“下不為例”了事,下次再發現違章者依舊是“下不為例”。違章者雖然一次次在“下不為例”中僥幸過關,可是一旦發生事故,釀成嚴重后果。我們不搞“下不為例”,就是斬草除根,不給隱患卷土重來、死灰復燃的機會;我們不搞“下不為例”,就是不給權錢交易者以權謀私、網開一面的空間。
突破“老好人關”。安全生產中的“老好人”事實上最終將成為一個碌碌無為的人,因為他在做安全工作時總是擔心平時管嚴了得罪人太多、接受班組員工評議考核時被“秋后算賬”,便在日常工作中“多栽花,少種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保持一團和氣。該堅持的原則不堅持,該糾正的違章也不大膽糾正,這樣做看似與人為善,其實是害人又害己。項目部的班組長們拆掉“老好人”標簽,以友善微笑成為永遠的面部表情,但不視“唯唯諾諾”為永遠的應對方針,以安分守己成為永遠的做事原則,但不視“息事寧人”為永遠的行為標準,以埋頭苦干成為永遠的形象代言,但不視“有求必應”為永遠的處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