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安全生產檢查方法一般有四種形式:經常性安全檢查,定期安全檢查,專業安全檢查,群眾性安全檢查。
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企業通過安全檢查發現生產現場的不安全行為及潛在的職業危害,及時采取措施糾正,改善勞動條件,提高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水平,防止各類傷亡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因此,提高安全檢查的實效性,對做好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安全檢查工作應圍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方面,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做到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專人檢查與全員參與相結合,定量與定性檢查相結合,在真抓實干上做文章、下功夫。
一、檢查力求形式多樣、突出科學性和可操作性。企業可以根據自身實際和季節特點,開展形式科學、正確的安全檢查。采取例行檢查與重點抽查相結合,普遍檢查與抽樣檢查相結合,日常檢查與節假日重點檢查想結合,晝間檢查與夜間檢查相結合的方法,專人檢查與全員參與相結合,定期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不間斷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檢查。無論是經常性的、還是突擊性的,或是專業性的,都需要事先組織、籌劃,依據檢查的規模、內容和要求,組成相應的安全檢查組,若是全廠性的安全檢查,應由企業主要領導帶隊、安全環保部門牽頭,組織相關安全技術人員、有現場工作經驗的職能部門人員、基層部門的車間領導和經驗豐富的一線員工組成安全檢查組,深入現場、基層進行檢查。如果不是大規模的,可由安全環保部門組織本部門和下屬科室的專業人員,進行檢查。若是專項安全檢查,由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項檢查組,根據專業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檢查。還可以由員工組成自查小組開展檢查活動,以發揮員工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的主導性和主動性為基點,運用檢查監督的方式,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及時地把各種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階段,這種形式不僅是進行安全檢查,而且也是員工結合生產實際進行安全培訓的好形式。參加檢查的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知識,又熟知安全技術,并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操作人員。人員要少而精,杜絕走過場,要扎實工作。
二、檢查過程堅持量化標準,突出現場檢查。安全檢查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和安全形勢選擇進行,但無論采取哪種形式,一定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深入現場,真抓實做地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并結合現有的法律法規、安全標準和規程、國內外典型事故案例和最新的安全生產研究成果,建立本企業的安全檢查量化標準,使企業安全檢查的情況用可衡量的數據來進行跟蹤落實。實踐中,企業的安全檢查過程中重點突出以下五個方面。
1、查思想。在檢查一個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時,要首先檢查企業領導是否真正重視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通過現場提問,隨機抽查等形式,檢查企業領導對勞動保護工作是否有正確的認識,是否真正關心職工的安全與健康,是否認真貫徹了國家勞動保護方針,政策、法規。制度,企業職工是否持證上崗,是否具有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
2、查規章。查規章就是監督檢查各級領導、各個部門、每個職工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否健全并嚴格執行;各項安全制度是否健全并認真執行;能否執行“三司時”,即新建,擴建、改建工程項目的勞動保護設施、安全技術措施是否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能否按時進行安全檢查;安全教育制度是否認真執行,做沒做到新工人入廠三級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定期培訓,對發生的事故是否認真調查,及時報告、嚴肅處理,做到“四不放過”;安全組織機構是否健全,安全員網是否真正發揮作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