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地方推行“專家查隱患”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一些地方把專家檢查作為搞突出性活動的載體,來去一陣風,過后不思量;一些地方把專家檢查作為贏利的手段,咨詢服務少,開口要價高;一些地方專家檢查缺乏組織領導,行政推動少,活動開展難。顯然,這些現象無助于專家安全檢查的良性發展。專家安全檢查是安全生產監管監察的一個手段,是幫助企業排查隱患的一種方法,是推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一個途徑,促進專家安全檢查的健康發展,關鍵是要各方“給力”。
政府要“給力”。推行專家安全檢查,政府和政府部門要做好引導、協調和監督,把專家安全檢查作為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一種重要補充,作為提升企業安全標準化管理的一種有效途徑,作為安全生產咨詢服務的一種快捷方式,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專家安全檢查,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和行政的推動,通過不斷創造專家安全檢查的寬松環境,引導和扶持專家安全檢查這一新生事物。政府的“給力”,不是包辦代替,不是行政干預,而應當著重在政策層面上提供支撐,出臺相關政策意見,配套相關獎勵措施,協調專家隊伍的建立,監督專家安全檢查制度的執行。政府部門要發揮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讓中介社會組織成為專家安全檢查的組織者、謀劃者;調動專家隊伍的積極性,挖掘各行各業安全專家的潛能,使他們成為企業安全生產服務者、咨詢者;引導企業接受安全專家的檢查和服務,讓他們成為專家檢查的支持者、歡迎者。
協會要“給力”。專家安全檢查要以一個組織或者團體為載體,各地成立的安全生產協會或者相關社會團體應當主動承擔這項任務。協會要發揮專家成員與政府部門的橋梁作用,發揮中介組織與生產經營單位的紐帶作用,發揮專家成員幫助企業做好安全生產的組織作用,把專家安全檢查作為協會做好咨詢、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協會需要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不同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了解和掌握不同企業安全生產的需求,周密制定專家安全檢查的計劃。一方面要圍繞政府和政府部門的工作重點,針對不同時期、不同季節的特點,有計劃地做好安全檢查;另一方面,要急企業所急,幫企業所需,多做雪中送炭的服務工作,讓企業在服務中感受專家安全檢查的重要。協會要加強專家隊伍的建設,建立一支行業精通、經驗豐富、樂于奉獻的專家隊伍,要針對不同人員的特點,組成老中輕結合,管理與實踐結合的專業檢查隊伍,有效開展專家檢查活動。協會要加強對成員單位的安全生產咨詢服務,通過專家安全檢查這種形式,增強協會與成員單位的協作和溝通聯系。
專家要“給力”。安全生產的專家成員來源于各行各業,由于工作環境不同,接觸專業技術差異,專家成員的能力不同,對問題的看法也不同。專家檢查首先要放下架子,深入企業重點部位、關鍵崗位進行直接的現場檢查,這是安全檢查的本質要求,也是專家務實工作的基本要求;專家是在某一方面有專長的人才,但并不是說專家就是全才,就是一言九鼎,專家本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提升自己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專家參加安全檢查是對社會的服務,是對自己所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奉獻,這就需要專家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品行,需要有責任心和使命感,不唯錢而動,不唯利而從,真心幫助企業排查隱患、消除隱患。
企業要“給力”。專家安全檢查能否持久下去,在一定程度上講取決于企業對專家安全檢查的認同和支持程度,除了政府、協會、專家“給力”外,企業“給力”也十分重要。企業“給力”,一是要強化企業安全生產的主體責任,充分認識隱患是動態管理的過程,是不斷發現、不斷糾正、不斷改進的過程,在依靠自身力量排查隱患的同時,借助外部專家進行安全檢查,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解決“熟視無睹”的慣性。二是要積極支持和配合專家的安全檢查,對專家提出問題和建議,抱著虛心學習,認真對待的態度,抱著舉一反三,知錯就改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放大專家安全檢查的效應,促進企業安全本質度的提高;三是要鼓勵和支持企業內部專家、行家加入到專家安全檢查隊伍之中,讓他們在參與同行企業的安全檢查過程中,借鑒他人經驗,學習他人長處,為企業安全生產管理所用。
專家安全檢查需要“給力”,需要四個方面共同努力,形成“四力合一”的良好機制,只能這樣,專家安全檢查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不斷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