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檢查既是企業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也是政府安全生產監管部門的常用手段和必要的工作方式。對這一常用的安全生產管理方法,怎么樣才能夠真正起到效果呢。
一、規范安全檢查表。安全檢查表安全檢查的載體,是內容和形式的統一體。設計安全檢查表是開展好安全檢查的第一步。設計安全檢查表要防止幾個缺陷:一是籠統,不細化;二是依據不明確;三是沒有經過充分論證;四是對檢查項目設計不合理,違反規章規定;五是不分專業不分層次,該細不細,該原則的又具體規定。
二、認真實施檢查過程。科學、規范的一份安全檢查表就是一份保障安全生產措施表,安全生產法規、技術、規章執行怎樣,如何執行的,就要在檢查中予以驗證、評估。安全檢查過程應克服的弊端:一是不深入實際,不深入現場,憑印象填寫安全檢查表;二是對現場問題不對號入座,以點蓋面,以局部代全面;三是檢查過程流于形式;四是對發現問題不深究,不找出根本原因;五是記錄含糊,模棱兩可;六是提出整改措施不全面、不論證。
三、著力進行檢查后的總結、評估。安全檢查不僅要解決現場存在的問題、隱患,更應舉一反三,刨根問底,查找隱患的根本原因,給同類、類似安全隱患提出預防措施,因此,檢查后的總結、評估不可放松:一是要虎頭也要虎尾,在總結中評估、交流、解析;二是把問題點分析透、解析透;三是把整改措施訂明白;四是大、小問題都不放松;五是必要時小題大做;六是起到整改隱患、提升意識的效果。
四、不斷創新不斷提升。安全檢查要形式多樣、不斷創新才可能保持常青,不然從企業到政府監管對安全檢查都會產生厭煩、畏難,就會威脅到安全檢查這種安全生產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應該如何重新:一是形式要多樣;二是檢查內容、方式經常創新,讓人樂于參與,讓人記憶深刻;三是把檢查與指導、檢查與提高、檢查與培訓游戲結合;四是參與檢查的人員、組織更新、創新;五是緊密結合現場、結合行業、結合企業、結合生產工藝、設備進行創新。
五、跟蹤抓整改。檢查目的是發現隱患、整改隱患、提升安全生產水平,因此,整改隱患、鞏固安全檢查的有效成果是安全檢查的重點工作,反之,隱患不整改、意識未提高,那么安全生產檢查也不受歡迎也失去其真正意義。隱患整改沒有特效藥,無非是定措施、定人員、定時間、定資金,更重要的是還得檢查整改完成情況,對整改效果進行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