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規類別 | 法規名稱 | 生效時間 | 適用范圍 | 適用條款 |
環境許可 | ||||
環評 |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1998年發布) | 1998-11-29 | 全國 | 第9條:建設單位應當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階段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第12條: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經批準后,建設項目的性質、規模、地點或者采用的生產工藝發生重大變化的,建設單位應當重新報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自批準之日起滿5年,建設項目方開工建設的,其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應當報原審批機關重新審核 |
備注 | (1)????? ? 依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確認建設項目是編制相應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還是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 (2)????? ? 2002年之前的建設項目沒有環評,只有準建證;2002年之后的建設項目都要有環評及環評批復 | |||
企業現狀 | ||||
三同時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 | 2015-01-01 | 全國 | 第41條::建設項目中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防治污染的設施應當符合經批準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閑置 |
備注 | ||||
企業現狀 | ||||
試生產 |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2001年發布) | 2002-02-01 | 全國 | 第8條:試生產申請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建設單位方可進行試生產。 ?第10條:?進行試生產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自試生產之日起3個月內,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對試生產3個月確不具備環境保護驗收條件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試生產的3個月內,向有審批權的環境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延期驗收申請,說明延期驗收的理由及擬進行驗收的時間。經批準后建設單位方可繼續進行試生產。試生產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一年。核設施建設項目試生產的期限最長不超過二年。 |
備注 | 是否要進行試生產,與建設項目的性質和用途有關,是為了校驗真正運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如果遇到了就解決,這個企業自主決定。只是決定了要進行試生產,就需要向環保局提出申請 | |||
企業現狀 | ||||
環保驗收 |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管理辦法(2001年發布) | 2002-02-01 | 全國 | 第9條: 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向有審批權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 第17條: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報告、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申請表或者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登記卡未經批準的建設項目,不得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第18條: 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建設項目,按照本辦法規定的程序分期進行環境保護驗收 |
備注 | ||||
企業現狀 | ||||
排污許可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 | 2015-01-01 | 全國 | 第45條: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排污許可管理制度。 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許可證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
《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2013年發布) | 2014-01-01 | 全國 | 第21條:從事工業、建筑、餐飲、醫療等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以下稱排水戶)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應當向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申請領取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 | |
《廣東省排污許可管理辦法》(2014年發布) | 2014-04-01 | 廣東省 | 第13條:排污許可證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5年。試生產或者試運行項目的排污許可證,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1年 第17條:排污許可證正本應當懸掛于排污單位主要辦公場所或者主要生產經營場所 | |
備注 | ||||
企業現狀 | ||||
排污申報 | 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2003年發布) | 2003-07-01 | 全國 | 第6條:排污者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并提供有關資料。 |
備注 | 從2015年1月1日開始,全部采用新修訂的系列《排放污染物申報表(試行)》。排污單位初次申報或者基本情況發生變更時,提交相關《排放污染物基本信息申報表(試行)》。取消年度預申報,試行按月或者季度填寫相關《排放污染物動態申報表(試行)》,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結束7個工作日內進行申報(關于排污申報與排污費征收有關問題的通知,2014年發布) | |||
企業現狀 | ||||
環保管理 | ||||
環保標識 | 《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實施細則(試行)(1996年發布) | 1996-07-01 | 全國 | 第3條:制作單位必須持有國家環境保護局簽發的生產許可證或生產委托書。未經許可,任何地方和單位不得自制標志牌,也不得使用未經國家環境保護局統一監制的標志牌 第4條:一切排污單位的污染物排放口(源)和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必須在實行規范化整治的同時,設置與之相應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 第6條: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設置的位置應于污染物排放口(源)較近且醒目處,并能長久保留。要求設置高度為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上緣距離地面2米。 第7條:一般性污染物排放口(源)或者固體廢物貯存場,設置提示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選用立式或者平面固定式。排放劇毒、致癌物及對人體有嚴重危害物質的排放口(源)或危險廢物貯存場,設置警告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選用立式或平面固定式。 第9條: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設置、安裝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拆除、移動或涂改。 第11條:排污口位置和污染物種類等有變化時,使用環境保護圖形標志牌的排污單位應及時報告當地環境保護部門,經批準后變更標志牌和登記證相應的內容。? |
排污口規范化政治技術要求(試行) | 1996-05-20 | 全國 | 4.2.2:《中華人民共和國規范化排污口標志登記證》與標志牌配套使用,由各地環境保護部門簽發給有關排污單位。登記證的一覽表中的標志牌編號及登記卡上標志牌的編號應與標志牌輔助標志上的編號相一致。 | |
備注 | (1)????? ? 噪聲超過85分貝時,使用警告性圖形標志牌(參考《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 第4部分:噪聲》GBZ/T 229.4-2012) (2)????? ? 重點排污單位,以設置立式標志牌為主;一般排污單位可設置立式和平面固定式標志牌 (3)????? ? 提示性的圖形標志和警告性的圖形標志見附件一和附件二 | |||
企業現狀 | ||||
污染監控 | 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管理辦法(2008年發布) | 2008-05-01 | 全國 | 第9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必須經縣級以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行,并按照相關規定與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聯網。 第11條:?所有從事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操作和管理人員,應當經省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中介機構進行崗位培訓,能正確、熟練地掌握有關儀器設施的原理、操作、使用、調試、維修和更換等技能。 第14條:?運行單位應當保持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正常運行。 第15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的維修、更換,必須在48小時內恢復自動監控設施正常運行,設施不能正常運行期間,要采取人工采樣監測的方式報送數據,數據報送每天不少于4次,間隔不得超過6小時。 |
備注 | 重點重點監控企業需要安裝在線監控設施。重點排污企業名單由市環保局公布。 | |||
企業現狀 | ||||
環境應急 |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管理暫行辦法(2010年發布) | 2010-09028 | 全國 | 第7條: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其他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編制環境應急預案。 第8條:??企業事業單位的環境應急預案包括綜合環境應急預案、專項環境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預案。 第15條:企業事業單位編制的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簽署實施之日起30日內報所在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
備注 | ||||
企業現狀 | ||||
排污費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 | 2015-01-01 | 全國 | 第43條: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排污費。 |
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2003年發布) | 2003-07-01 | 全國 | 第12條:?排污者應當按照下列規定繳納排污費: ? | |
備注 | 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高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或者企業污染物排放量高于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的,按照各省(區、市)規定的征收標準加一倍征收排污費;同時存在上述兩種情況的,加二倍征收排污費。企業生產工藝裝備或產品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規定的淘汰類的,也要按照各省(區、市)規定的征收標準加一倍征收排污費。企業污染物排放濃度值低于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減半征收排污費 | |||
企業現狀 | ||||
水及廢水管理 | ||||
廢水治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發布) | 2008-06-01 | 全國 | 第41條:國家對嚴重污染水環境的落后工藝和設備實行淘汰制度。 ?國務院經濟綜合宏觀調控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限期禁止采用的嚴重污染水環境的工藝名錄和限期禁止生產、銷售、進口、使用的嚴重污染水環境的設備名錄。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2000年發布) | 2000-03-20 | 全國 | 第5條:企業事業單位需要拆除或者閑置污染物處理設施的,必須事先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申報,并寫明理由。環境保護部門應當自收到申報之日起1個月內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決定,并予以批復;逾期不批復的,視為同意。 | |
備注 | 淘汰工藝和名錄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版)》 | |||
企業現狀 | ||||
廢水排放 | 廣東省水污染排放限值(DB4/26-2001) | 2002-01-01 | 廣東省 | 全文參考:標準分年限規定了74種水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同時也規定了執行標準中的各種要求。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發布) | 2008-06-01 | 全國 | 第9條: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和重點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 第4章第一節:禁止直接向水體排放污染物的一般規定 第13條:? 向已有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的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應當執行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 |
備注 | 執行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國家標準 | |||
企業現狀 | ||||
大氣排放管理 | ||||
大氣污染治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發布) | 2000-09-01 | 全國 | 第19條:企業應當優先采用能源利用效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潔生產工藝,減少大氣污染物的產生。 國家對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落后生產工藝和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落后設備實行淘汰制度。 生產者、銷售者、進口者或者使用者必須在國務院經濟綜合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期限內分別停止生產、銷售、進口或者使用列入前款規定的名錄中的設備。生產工藝的采用者必須在國務院經濟綜合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規定的期限內停止采用列入前款規定的名錄中的工藝。 依照前兩款規定被淘汰的設備,不得轉讓給他人使用 |
備注 | 淘汰工藝和名錄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版)》 | |||
企業現狀 | ||||
廢氣排放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00年發布) | 2000-09-01 | 全國 | 第11條:新建、擴建、改建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必須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大氣污染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價,規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審查批準。 建設項目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氣污染防治設施必須經過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達不到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規定的要求的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第12條: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擁有的污染物排放設施、處理設施和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并提供防治大氣污染方面的有關技術資料。 前款規定的排污單位排放大氣污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有重大改變的,應當及時申報;其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必須保持正常使用,拆除或者閑置大氣污染物處理設施的,必須事先報經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13條:向大氣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濃度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 第15條:有大氣污染物總量控制任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必須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和許可證規定的排放條件排放污染物。 第19條:國家對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落后工藝和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落后設備實行淘汰制度。名錄由國務院經濟綜合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 第24條:國家推行煤炭洗選加工,降低煤的硫份和灰份,限制高硫份、高灰份煤炭的開采。新建的所采煤炭屬于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礦,必須建設配套的煤炭洗選設施,使煤炭中的含硫份、含灰份達到規定的標準。 對已建成的所采煤炭屬于高硫份、高灰份的煤礦,應當按照國務院批準的規劃,限期建成配套的煤炭洗選設施。 禁止開采含放射性和砷等有毒有害物質超過規定標準的煤炭。 第30條:新建、擴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電廠和其他大中型企業,超過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者總量控制指標的,必須建設配套脫硫、除塵裝置或者采取其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塵的措施。 在酸雨控制區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區內,屬于已建企業超過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大氣污染物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八條的規定限期治理。 國家鼓勵企業采用先進的脫硫、除塵技術。 企業應當對燃料燃燒過程中產生的氮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 第31條:在人口集中地區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必須采取防燃、防塵措施,防止污染大氣。 第32條:機動車船向大氣排放污染物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 第36條:向大氣排放粉塵的排污單位,必須采取除塵措施。 第37條: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可燃性氣體應當回收利用,不具備回收利用條件而向大氣排放的,應當進行防治污染處理。 向大氣排放轉爐氣、電石氣、電爐法黃磷尾氣、有機烴類尾氣的,須報經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可燃性氣體回收利用裝置不能正常作業的,應當及時修復或者更新。在回收利用裝置不能正常作業期間確需排放可燃性氣體的,應當將排放的可燃性氣體充分燃燒或者采取其他減輕大氣污染的措施。 第38條:煉制石油、生產合成氨、煤氣和燃煤焦化、有色金屬冶煉過程中排放含有硫化物氣體的,應當配備脫硫裝置或者采取其他脫硫措施。 第39條:向大氣排放含放射性物質的氣體和氣溶膠,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放射性防護的規定,不得超過規定的排放標準。 第40條:向大氣排放惡臭氣體的排污單位,必須采取措施防止周圍居民區受到污染。 第41條:在人口集中地區和其他依法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內,禁止焚燒瀝青、油氈、橡膠、塑料、皮革、垃圾以及其他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 禁止在人口集中地區、機場周圍、交通干線附近以及當地人民政府劃定的區域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產生煙塵污染的物質。 第42條:運輸、裝卸、貯存能夠散發有毒有害氣體或者粉塵物質的,必須采取密閉措施或者其他防護措施 第44條:城市飲食服務業的經營者,必須采取措施,防治油煙對附近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污染 |
備注 | (1)????? ? 廣東省對機動車實行環保標志管理 (2)????? ? 轉爐氣:一氧化碳、甲烷;電石氣:乙炔;黃磷尾氣:一氧化碳、氟化氫;有機烴尾氣:苯類、非甲烷總烴 (3)????? ? 惡臭氣體包括:氨、三甲胺、硫化氫、甲流醇、甲流醚、二甲二硫、二硫化碳、苯乙烯以及復合惡臭,分無組織排放和有組織排放,執行《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 |||
企業現狀 | ||||
噪聲防治 | ||||
噪聲排放 |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1997年發布) | 1997-03-01 | 全國 | 第13條:新建、改建、擴建的建設項目,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 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環境噪聲污染的,建設單位必須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規定環境噪聲污染的防治措施,并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 第14條:建設項目的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建設項目在投入生產或者使用之前,其環境噪聲污染防治設施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達不到國家規定要求的,該建設項目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第23條:在城市范圍內向周圍生活環境排放工業噪聲的,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第24條:在工業生產中因使用固定的設備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工業企業,必須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擁有的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設備的種類、數量以及在正常作業條件下所發出的噪聲值和防治環境噪聲污染的設施情況,并提供防治噪聲污染的技術資料。 造成環境噪聲污染的設備的種類、數量、噪聲值和防治設施有重大改變的,必須及時申報,并采取應有的防治措施。 |
備注 | 廠界噪聲執行《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 | |||
企業現狀 | ||||
固體廢棄物 | ||||
一般工業廢物貯存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3年修訂) | 2013-06-30 | 全國 | 第17條: 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采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或者其他防止污染環境的措施;不得擅自傾倒、堆放、丟棄、遺撒固體廢物。 |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所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 | 6.1.2: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中應設置貯存、處置場專題評價;擴建、改建和超期限服役的貯存、處置場,應重新履行環境影響評價手續 6.1.3:貯存、處置場應采取防止粉塵污染的措施 6.1.4:為防止雨水徑流進入貯存、處置場內,避免滲濾液量增加和滑坡,貯存、處置場周邊應設置導流渠 6.1.5:應設計滲濾液集排水設施 6.1.9:為加強監督管理,貯存、處置場應按GB15562.2設置環境保護圖形標志 7.1.1:貯存、處置場的竣工,必須經原審批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產或使用 7.1.2: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禁止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混入 | |||
備注 | 貯存場所要做好“三防“(防揚散、防滲漏和防流失) | |||
企業現狀 | ||||
危險廢物貯存 | 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法(2005年發布) | 2005-10-01 | 全國 | 第3條:盛裝廢棄危險化學品的容器和受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的包裝物,按照危險廢物進行管理。 第18條:從事廢棄危險化學品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活動的人員,必須接受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專業技術和應急救援等方面的培訓,方可從事該項工作。 |
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2001) | 2002-07-01 | 全國 | 4.1:在常溫常壓下易爆、易燃及排出有毒氣體的危險廢物必須進行預處理,使之穩定后貯存,否則,按易燃易爆危險品貯存 4.5:禁止將不相容的危險廢物在同一容器內混裝 4.7:裝載液體、半固體危險廢物的容器內須留足夠空間,容器頂部與液體表面之間保留100mm以上的空間 4.8:醫院產生的臨床廢物,必須當日消毒,消毒后裝入容器。常溫下貯存期不得超過1d,于5℃一下冷藏的,不得超過7d 4.9:盛裝危險廢物的容器上必須粘貼符合標準的標簽 4.10: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在施工前應做環境影響評價 5.1:應當使用符合標準的容器盛裝危險廢物 5.3:裝載危險廢物的容器必須完好無損 6.2.1:地面與裙角要用堅固、防滲的材料建造,建造材料必須與為先鋒廢物相容 6.2.2:必須有泄漏液體收集裝置、氣體導出口及氣體凈化裝置 6.2.3:設施內要有安全照明設施和觀察窗口 6.2.4:用以存放裝載液體、半固體危險廢物容器的地方,必須有耐腐蝕的硬化地面,且表面無裂隙 6.2.5:應設計堵截泄露的裙腳,地面與裙腳所圍建的容積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儲存量或總儲量的1/5 6.2.6:不相容的危險廢物必須分開存放,并設有隔離間隔斷 6.3.1:危險廢物堆放的基礎必須防滲,防滲層為至少1m厚黏土層,或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 6.3.3:襯里要放在一個基礎或底座上 6.3.9:危險廢物堆要防風、防雨、防曬 6.3.12:總貯存量不超過300kg(L)的危險廢物要放入符合標準的容器內,加上標簽,容器放入兼顧的柜或箱內,柜或箱應設多個直徑不小于30mm的排氣孔 7.2:危險廢物貯存前應進行檢驗,確保同預定接收的危險廢物一致,并登記注冊 8.1.1:危險廢物貯存設施都必須按GB 15562.2的規定設置警示標識 8.1.2: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周圍應設置圍墻或其它防護柵欄 8.1.3:危險廢物貯存設施應配備通訊設備、照明設施、安全防護服裝及工具,并設有應急預防設施 8.1.4:危險廢物貯存設施內清理出來的泄漏物,一律按危險廢物處理 | |
備注 | (1)????? ? 危廢廢物標簽見附件三 (2)????? ? 危險廢物警示標識見附件二 | |||
企業現狀 | ||||
危險廢物處理 |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2013年修訂) | 2013-06-30 | 全國 | 第53條: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并向所在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 第55條: 產生危險廢物的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置危險廢物,不得擅自傾倒、堆放。 第57條:??禁止將危險廢物提供或者委托給無經營許可證的單位從事收集、貯存、利用、處置的經營活動。 ?第58條: 收集、貯存危險廢物,必須按照危險廢物特性分類進行。禁止混合收集、貯存、運輸、處置性質不相容而未經安全性處置的危險廢物。 ??貯存危險廢物必須采取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標準的防護措施,并不得超過一年;確需延長期限的,必須報經原批準經營許可證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禁止將危險廢物混入非危險廢物中貯存。 ?第59條: 轉移危險廢物的,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填寫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并向危險廢物移出地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移出地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商經接受地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批準轉移該危險廢物。未經批準的,不得轉移。 |
危險廢物轉移聯單管理辦法(1999年發布) | 1999-10-01 | 全國 | 第10條:?聯單保存期限為五年;貯存危險廢物的,其聯單保存期限與危險廢物貯存期限相同 | |
備注 | ||||
企業現狀 | ||||
生活垃圾收集 |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2007年發布) | 2007-7-1 | 全國 | 第16條: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的地點、時間等要求,將生活垃圾投放到指定的垃圾容器或者收集場所。禁止隨意傾倒、拋灑或者堆放城市生活垃圾。 第22條:工業固體廢棄物、危險廢物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單獨收集、運輸,嚴禁混入城市生活垃圾。 |
備注 | ||||
企業現狀 | ||||
生活垃圾處理 |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2007年發布) | 2007-7-1 | 全國 | 第17條: 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的企業,應當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服務許可證。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服務許可證的企業,不得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清掃、收集、運輸活動。 第25條: 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處置的企業,應當向所在地直轄市、市、縣人民政府建設(環境衛生)主管部門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處置服務許可證。 未取得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處置服務許可證,不得從事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處置活動。 |
備注 | ||||
企業現狀 | ||||
建筑垃圾 |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2005年發布) | 2005-06-01 | 全國 | 第9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不得將危險廢物混入建筑垃圾,不得擅自設立棄置場受納建筑垃圾 第13條:施工單位不得將建筑垃圾交給個人或者未經核準從事建筑垃圾運輸的單位運輸 第15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傾倒、拋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 |
備注 | ||||
企業現狀 | ||||
環境信息公開 |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014年修訂) | 2015-01-01 | 全國 | 第55條: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其主要的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濃度和總量、超標排放情況,以及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
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2014年發布) | 2015-01-01 | 全國 | 第8條: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列入重點排污單位名錄: (一)?? ? 被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確定為重點監控企業的; (二)?? ? 具有試驗、分析、檢測等功能的化學、醫藥、生物類省級重點以上實驗室、二級以上醫院、污染物集中處置單位等污染物排放行為引起社會關注的或者可能對環境敏感區造成較大影響的; (三)?? ? 三年內發生較大以上突發環境事件或者因環境污染問題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 (四)?? ? 其他有必要列入的情形 第9條: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公開下列信息: (一)?? ? 基礎信息,包括單位名稱、組織機構代碼、法定代表人、生產地址、聯系方式,以及生產經營和管理服務的主要內容、產品及規模; (二)?? ? 排污信息,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的名稱、排放方式、排放口數量和分布情況、排放濃度和總量,以及執行的污染物排放標準、核定的排放總量; (三)?? ? 防治污染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情況 (四)?? ?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其他環境保護行政許可情況 (五)?? ?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六)?? ? 其他應當公開的環境信息 列入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的重點排污單位還應當公開其環境自行監測方案 第10條:重點排污單位應當通過其網站、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平臺或者當地報刊等便于公眾知曉的方式公開環境信息,同時可以采取以下一種或者幾種方式予以公開: (一)?? ? 公告或者公開發行的信息專刊 (二)?? ? 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 (三)?? ? 信息公開服務、監督熱線電話 (四)?? ? 本單位的資料索取點、信息公開欄、信息亭、電子屏幕、電子觸摸屏等場所或者設施 (五)?? ? 其他便于公眾及時、準確獲得信息的方式 第11條: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在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公布重點排污單位名錄后90日內公開本辦法第9條規定的環境信息;環境信息有新生成或者發生變更情形的,重點排污單位應當自環境信息生成或者變更之日起30日內予以公開。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 |
備注 | (1)重點排污單位名錄由設區市級環保局于每年3月底前公布 | |||
企業現狀 | ||||
清潔生產 |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2012年修訂) | 2012-07-01 | 全國 | 第27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應當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 (一)?? ? 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或者雖未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但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 (二)?? ? 超過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構成高耗能的; (三)?? ? 使用有毒、有害原料進行生產或者在生產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 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應當將審核結果向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清潔生產綜合協調的部門、環境保護部門報告,并在本地區主要媒體上公布,接受公眾監督,但涉及商業秘密的除外。 |
備注 | ||||
企業現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