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40年發展,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點、目標、功能和體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當前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職能定位是什么?
陳善榮:生態環境監測事業經歷了初創期、成長期、發展期,如今已進入創新飛躍的提升期。40年來,生態環境監測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實現了從分散封閉到集成聯動,從現狀監測到預測預警的轉變,初步建成了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聯動、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職能定位轉變為:著眼環境質量改善、支撐環境管理、引領污染防治、服務社會公眾。
環境管理思路轉變明確生態環境監測目標方向。當前,我國的環境管理由以環境污染控制為目標,向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導向轉變,生態環境監測與評價的基礎性支撐作用進一步凸顯,成為引領推動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的“頂梁柱”和“生命線”,“說得清”現狀,“說得準”問題,“說得明”環境污染的成因、機理與改善措施,是新時期生態環境監測的目標方向。
機構改革明確生態環境監測職責要求。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統一行使生態環境監管職責,其中包括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組織對生態環境狀況進行調查評價、預警預測,統一發布國家生態環境綜合性報告和重大生態環境信息等。生態環境監測的內涵與外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需要加快推動實現由傳統環境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的轉變,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實現統一規劃布局、統一制度規范、統一組織領導和能力建設、統一數據平臺、統一信息發布,切實履行“統一負責生態環境監測”的職責要求。
支撐污染防治攻堅戰要求生態環境監測業務重心延伸。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環境質量,需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破解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生態破壞等突出環境問題,系統解決區域性、布局性、結構性環境風險。這就要求生態環境監測業務重心由常規監測評價,向支撐考核排名、引導重污染應對、服務環境治理延伸。
生態環境監測需要滿足人民群眾新期待。如今,關心生態環境質量成為綠色生活新時尚,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態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生態環境監測是評估生態產品供給情況的依據,必須堅持監測惠民、利民、為民理念,加強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公開,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監測產品需求。
通過對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運行機制的根本性調整,建立起政府、企業、市場、社會“四位一體”的綜合監管體系。
中國環境報:事權上收、省以下垂改等體制機制改革之后,生態環境監測隊伍發生很大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加強隊伍管理建設,確保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真、準、全”?
陳善榮:作為生態環境監測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國家環境監測事權上收和省以下垂直管理改革,本質上都是要化解生態環境監測的行政干擾和利益沖突等問題。事權上收著重解決中央與地方的事權關系問題,省以下垂直管理重點理順省、市、縣三級管理體制。兩者不是簡單地統收統管,而是通過對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運行機制的根本性調整,建立起政府、企業、市場、社會“四位一體”的綜合監管體系。隨著體制機制改革以及機構職能調整轉隸等深入推進,生態環境監測隊伍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社會化監測機構成為重要力量。新常態下,采樣分析、自動站運維等大量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由社會機構完成。如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受生態環境部委托,具體負責運行管理環境質量國控點位監測事權,就是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社會環境監測機構進行國家網運行維護。在管理這支3000多人組成的隊伍上,總站有自己的辦法。
首先,我們以質量管理和廉潔管理為兩條底線,把這支隊伍納入到總站的內部管理體系中一起來抓,把對總站工作人員的要求向這支隊伍延伸,實行統一的技術規范和職業操守。比如,節假日廉政提醒會一起傳達給他們。再比如,同樣要求他們在運維過程中拍照、記錄,留下視頻資料備查。其次,在與運維單位簽署的運維合同里,我們還首創了廉政條款和責任條款。在簽合同之前,額外增加兩個簽署項目:投標承諾書和履約承諾書。凡是要投總站的標,必須先簽投標承諾書,承諾質量和廉潔底線兼守,否則就不要買標書;凡是中了總站的標,要先簽署履約承諾書,承諾滿足質量和廉潔兩方面要求,否則就不能簽合同。正式合同里也載明,凡是沒有履行這兩項承諾的內容,發生了質量或廉潔方面的問題,將按照合同法相關規定,進行包括扣款、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等處理。嚴格落實“一崗雙責”制度,所有合同的簽署都直接由總站與運維單位“一把手”完成。這其中的要求細到什么程度呢?舉個例子,運維人員如果被發現與總站工作人員私下吃一次飯,就要被扣掉合同款項的10%,最低10萬元,這對企業的震懾力是很大的,吃一頓飯就是10萬塊錢,這個代價不小。這樣一來,他們和我們的關系,就成了單純的業務合作關系,除了合同上的利益關系,其他一分錢的經濟往來都沒有,他們只需要一心一意把運維工作做好。最后,在總站的監管之外,我們還引入外部監督機制,對運維公司進行不定期、不間斷的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每月通報督促整改,嚴重的還要上報生態環境部進行查處。比如之前發生的西安、臨汾數據造假事件,都是我們率先發現問題,報到生態環境部,再由公安部列入大案要案來查辦的。通過以上措施,保障了數據的權威性,用這樣一套數據來對地方政府進行考核是完全有說服力的。生態環境監測作為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撐,應推動傳統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轉變。
中國環境報:《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綱要(2020-2035年)》提出,要推動傳統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轉變,這個“轉變”都涉及哪些方面的內容?您對未來生態環境監測的發展方向有何思考?
陳善榮:我們研判,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將是破解我國復雜環境問題的重要攻堅期,生態環境的管控因子將從常規污染物向新型、復合型、持久性污染物轉變,并逐步對生態系統和環境健康有所側重;管控區域將由城市向農村延伸,城市群一體化聯防聯控不斷加強;管控手段將從控源減排和環境質量達標考核,逐步向風險防控和生態修復延伸。生態環境監測作為環境管理的重要支撐,也應推動傳統監測向生態環境監測轉變。在全面深化主要環境要素監測(含環境質量和污染排放)的基礎上,逐步向生態狀況監測和環境風險預警延伸,著力構建生態環境狀況綜合評估與考核體系。助力環境質量目標考核的同時,為約束企業達標排放、引領精準治污和保障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支撐。
具體來說,生態環境監測指標從常規理化指標向有毒有害物質和生物、生態指標拓展,從濃度監測、通量監測向成因機理解析拓展;監測點位從均質化、規模化擴張向差異化、綜合化布局轉變;監測領域從陸地向海洋、從地上向地下、從水里向岸上、從城市向農村、從全國向全球拓展;監測手段從傳統手工監測向天地一體、自動智能、科學精細、集成聯動的方向發展;監測業務從現狀監測向預測預報和風險評估拓展、從環境質量評價向生態健康評價拓展。
從傳統的環境要素監測,逐步向全方位的生態環境監測發展,在發達國家也能看到這樣的趨勢。未來的生態環境監測方向,一定是更接近健康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系統保護。比如,對于一條河流來說,從傳統的環境監測角度,我們可能只關注里面COD有多少,氨氮有多少,磷化物有多少;而從生態環境監測角度,我們還要關心這條河里有沒有魚,有什么樣的魚,魚的健康狀況怎么樣,要判斷整條河流的生態系統保護得好不好,是不是適合不同生物生長,會不會引起藍藻等有毒有害藻類生長。未來的生態環境監測,也將更貼近生態系統本身、健康本身和自然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