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控制增量,調整和優化結構。
繼續嚴把土地、信貸“兩個閘門”和市場準入門檻,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必須滿足的土地、環保、節能等“六項必要條件”,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完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政策措施,積極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制定促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2.強化污染防治,全面實施重點工程。
加快實施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水資源節約項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設。推動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籌措節能減排資金。
3.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深化循環經濟試點,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全面推進清潔生產。 組織編制重點行業循環經濟推進計劃。制定和發布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深化循環經濟試點,利用國債資金支持一批循環經濟項目。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對節能減排目標未完成的企業,加大實行清潔生產審核的力度,限期實施清潔生產改造方案。
4.依靠科技,加快技術開發和推廣。
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和推廣,加快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推進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加強節能環保電力調度。加快培育節能技術服務體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化發展。
5.夯實基礎,強化節能減排管理。
出臺《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實施方案》,建立“目標明確,責任清晰,措施到位,一級抓一級,一級考核一級”的節能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制度。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強化對重點耗能企業,特別是千家企業節能工作的跟蹤、指導和監管,對未按要求采取措施的企業向社會公告,限期整改。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擴大能效標識在三相異步電動機、變頻空調、多聯式空調、照明產品及燃氣熱水器上的應用。擴展節能產品認證范圍,建立國際協調互認。組織開展節能專項檢查。研究建立并實施科學、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指標體系和監測體系。
6.對高耗能企業采取節能措施
近十年來,由于能源緊張,隨著節能工作進一步開展。各種新型,節能先進爐型日趨完善,且采用新型耐火纖維等優質保溫材料后使得爐窯散熱損失明顯下降。采用先進的燃燒裝置強化了燃燒,降低了不完全燃燒量,空燃比也趨于合理。然而,降低排煙熱損失和回收煙氣余熱的技術仍進展不快。為了進一步提高窯爐的熱效率,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回收煙氣余熱也是一項重要的節能途徑。
煙氣余熱回收途徑通常采用二種方法:一種是預熱工件;二種是預熱空氣進行助燃。煙氣預熱工件需占用較大的體積進行熱交換,往往受到作業場地的限制(間歇使用的爐窯還無法采用此種方法)。預熱空氣助燃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一般配置在加熱爐上,也可強化燃燒,加快爐子的升溫速度,提高爐子熱工性能。這樣既滿足工藝的要求,最后也可獲得顯著的綜合節能效果。
21世紀初國內河南省鞏義市終于研制出了榮華陶瓷換熱器。其生產工藝與窯具的生產工藝基本相同,導熱性與抗氧化性能是材料的主要應用性能。它的原理是把陶瓷換熱器放置在煙道出口較近,溫度較高的地方,不需要摻冷風及高溫保護,當窯爐溫度1250-1450℃時,煙道出口的溫度應是1000-1300℃,陶瓷換熱器回收余熱可達到450-750℃,將回收到的的熱空氣送進窯爐與燃氣形成混合氣進行燃燒,可節約能源35%-55%,這樣直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陶瓷換熱器在金屬換熱器的使用局限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因為它較好地解決了耐腐蝕,耐高溫等課題,成為了回收高溫余熱的最佳換熱器。經過多年生產實踐,表明陶瓷換熱器效果很好。它的主要優點是:導熱性能好,高溫強度高,抗氧化、抗熱震性能好。壽命長,維修量小,性能可靠穩定,操作簡便。是目前回收高溫煙氣余熱的最佳裝置。
目前,陶瓷換熱器可以用于冶金、有色、耐材、化工、建材等行業主要熱工窯爐,正在為世界的節能減排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7.健全法制,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
完善節能和環保標準,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配合全國人大抓緊出臺《節約能源法》(修訂)和《循環經濟法》,抓緊制(修)訂配套法規。組織制定16個高耗能產品能耗限額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16項節能設計規范、21項節能基礎及方法標準及17種終端用能產品(設備)能效標準。
8.完善政策,形成激勵和約束機制。
積極穩妥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政政策,實行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稅收政策。調整《節能產品政府采購清單》,研究試行強制采購節能產品的辦法。拓寬融資渠道,促進國內及國際金融機構資金、外國政府貸款向節能減排領域傾斜。
9.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
組織好每年一度的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及世界環境日、地球日、水宣傳日活動。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念滲透在各級各類的學校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兒童的節約意識。將發展循環經濟、建設節約型社會宣傳納入今年“科學發展,共建和諧”重大主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和節能科普宣傳活動,實施節能宣傳教育基地試點,組織《節約能源法》和《循環經濟法》宣傳和培訓工作,開展節能表彰和獎勵活動。
10.政府帶頭,發揮節能表率作用。
在節能減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將率先規范。2007年全國要推廣高效節能產品5000萬支,中央國家機關將率先更換節能燈
2011年“6 5”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
環境保護部今天發布消息稱,2011年“6 5”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確定為“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
環境保護部新聞發言人陶德田表示,這一主題旨在喚起社會公眾對環境與發展關系的清醒認識和自覺行動,強調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理念和公眾參與,號召全社會行動起來為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據介紹,聯合國環境署確定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是“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旨在配合聯合國國際森林年,強調森林的生態價值,提高人們森林保護意識。中國主題在呼應世界主題保護森林和呵護綠色家園的同時,強調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呼吁人人行動起來,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共創綠色未來。
環境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1、工廠、作坊排出的廢煙、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
2、人們生活排出的煙、氣、噪音、臟水 、垃圾;
3、交通工具(所有的燃油車輛、輪船、飛機等〕排出的廢氣和噪音;
4、大量使用化肥、殺蟲劑、除草劑等化學物質的農田流出的水;
5、礦山廢水、廢渣。
大氣污染:是指大氣中污染物濃度達到有害程度,超過了環境質量標準和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活條件,對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現象。凡是能使空氣質量變壞的物質都是大氣污染物。
土壤污染:人為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并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質量惡化,并進而造成農作物中某些指標超過國家標準的現象,稱為土壤污染。
噪聲污染:凡是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即不需要的聲音,統稱為噪聲。當噪聲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噪聲污染。
固體廢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當固體廢物對人及周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時,就形成固體廢物污染
輻射污染:是指排除宇宙間天然本底輻射,而由人類生產、生活、戰爭所導致的過量輻射.它可以分為電磁輻射污染、核放射污染、化學元素放射性污染、光污染等
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自然古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
環境污染:主要是人類活動所引起的環境質量下降而有害于人類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發展的現象。也可簡單理解為:環境變得不清潔、污濁、骯臟、或其他方面的不潔凈的狀態。
環境污染分類: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物污染、土壤污染、噪聲污染、輻射污染等。
水污染: 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導致水污染的物質稱為水污染物。
污染:一種狀態由潔凈變污濁的過程叫污染。
重金屬污染?
密度在5以上的金屬統稱為重金屬,如金、銀、銅、鉛、鋅、鎳、鈷、鎘、鉻和汞等45種。從環境污染方面所說的重金屬,實際上主要是指汞、鎘、鉛、鉻以及類金屬砷等生物毒性顯著的重金屬,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屬如鋅、銅、鈷、鎳、錫等。目前最引起人們注意的是汞、鎘、鉻等。重金屬隨廢水排出時,即使濃度很小,也可能造成危害。由重金屬造成的環境污染稱為重金屬污染。
重金屬污染的特點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水體中的某些重金屬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轉化為毒性更強的金屬化合物,如汞的甲基化作用就是其中典型例子;
(2)生物從環境中攝取重金屬可以經過食物鏈的生物放大作用,在較高級生物體內成千萬倍地富集起來,然后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在人體的某些器官中積蓄起來造成慢性中毒,危害人體健康;
(3)在天然水體中只要有微量重金屬即可產生毒性效應,一般重金屬產生毒性的范圍大約在1-10mg/L之間,毒性較強的金屬如汞、鎘等產生毒性的質量濃度范圍在0.0l-0.001mg/L之間。
重金屬的污染有時會造成很大的危害.例如,日本發生的水俁病(汞污染)和骨痛病(鎘污染)等公害病,都是由重金屬污染引起的,所以.應嚴格防止重金屬污染。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斷再生,永續利用,對環境無害或危害極小的能源。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水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非化學能源。可再生能源具有資源分布廣、利用潛力大、環境污染小、可永續利用等特點,是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能源。
環境要素:是指構成人類環境整體的各個獨立的、性質不同而又服從整體演化規律的基本因素。一般把環境要素分為自然環境要素和社會環境要素兩大類。通常指的環境要素是自然環境要素。環境要素包括水、大氣、巖石、生物、陽光和土壤等。環境要素是組成環境的結構單位,環境的結構單位又組成環境整體或環境系統;如水組成水體,全部水體總稱為水圈;大氣組成大氣層,全部大氣層總稱為大氣圈;由土壤構成農田、草地和林地等,由巖石構成巖體,全部巖石和土壤構成的固體殼層稱為巖石圈;由生物體組成生物群落,全部生物群落總稱為生物圈。而陽光中的輻射又能為其他要素所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