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氣溶膠的發生原理及特點
1.1氣溶膠滅火技術是近幾年投入應用的新型滅火技術,它是液體或固體微粒懸浮于氣體分散介質中形成的一種溶膠。氣溶膠滅火劑可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氣溶膠滅火劑釋放之前,氣體分散介質和被分散介質是穩定存在的,氣溶膠滅火劑的釋放即氣體分散液體或固體滅火劑形成氣溶膠的過程;另一種氣溶膠的釋放過程經歷了燃燒反應,反應物中既有固體又有氣體,氣體分散固體顆粒形成氣溶膠,也可稱為氣溶膠發生劑,氣溶膠發生劑為一種含能材料,屬于煙火藥的一種。
1.2氣溶膠滅火劑釋放生成的氣溶膠中,氣體產量占絕對多數,其滅火機理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吸熱降溫,其固體微粒(主要是金屬氧化物,如K2O)進入高溫及燃燒區即進行強烈吸熱分解反應,使溫度迅速下降而滅火;二是氣相化學抑制作用,在熱作用下,由固體微粒分解產生的金屬物質K可能以蒸汽或陽在瞬間與燃燒產物的活性基團H、OH和O發生多次鏈式反應,消耗活性基團和抑制活性基團與H、OH和O之間的放熱反應,從而對燃燒反應起抑制作用;三是固體顆粒表面對鏈式反應的抑制作用(固相化學抑制作用),氣溶膠中的固體顆粒是極其微小的,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和表面能,它在火場中被加熱和裂解更需要一定時間,而且也不能完全裂解或氣化,固體顆粒進入火場后,受到可燃物裂解產生的沖擊,它們相對于活性基團H、OH和O的尺寸大得多,這些活性基團與固體是顆粒表面發生碰撞,被瞬時吸附并發生化學反應,如此反復進行而消耗大量活性基團,從而阻斷、終止燃燒鏈,使得燃燒反應不能繼續進行。
經燃燒產生氣溶膠是強烈放熱反應,會產生氣態的金屬鹽,冷卻凝聚時生產氣溶膠微粒極為細小,具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積,因此成為特別優良的滅火劑。同時因其具有不破壞大氣臭氧層、無毒無害、很少殘留而被認為是綠色環保型的滅火技術產品,氣溶膠滅火裝置及系統組成簡單,不需要考慮組合分配,可靠性高,在較大防護區內使用能夠滿足要求。因而氣溶膠產品也被視為1301、1211的理想替代品而備而推崇。
1.3氣溶膠滅火劑無須采用耐壓容器,它是依靠含能材料本身燃燒提供驅動能量,它可以以全淹沒的方式全方位滅火,滅火對象及適用場所相同于其他氣體滅火產品。且具有滅火速度快、效率高的特點,可多具聯網,保護空間不受線路長短影響而優于1301;無毒無害,不消耗現場氧氣含量,有利于保護未撤離人員及消防人員的安全。
但氣溶膠釋放后有濃煙,影響人員逃生(火場能風度小于3米時逃生很困難),這是氣溶膠滅火劑的最大缺陷。
2、氣溶膠系統設計中防護區的設置要求:
2.1因氣溶膠滅火系統目前尚無國家設計規范,一般工程設計中采用《鹵代烷1301滅火系統設計規范》進行設計。
2.1.1防護區應以固定的封閉空間來劃分,以m3為計算單位。
2.1.2當采用單釋放點同時啟動時,一個防護區面積不宜大于60m2,容積不宜大于240m3;
2.1.3當采用多釋放點同時啟動時,一個防護區的面積不宜大于500m2,容積不宜大于2000m3;
2.1.4防護區的環境溫度范圍為-20攝氏度到55攝氏度,環境相對濕度不大于90%
2.1.5、防護區的門、窗及圍護構件的允許強度不宜低于1.2KPa,耐火極限不低于1h,吊頂及窗的耐火級限不低于0.25h;
2.2滅火劑量計算:
滅火劑量計算公式為:G=a.v.k
式中:
G--滅火劑設計用量,單位:Kg
a--單位容積滅火劑設計容量,單位m3,a=0.05Kg/m3
V--防護區的容積計算,單位:m3 V=V1+V2
V1--吊頂以下部位的容積;V2--吊頂以上部位容積;
K--修正系數 K=K1K2K3K4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