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迅猛發展,促進了經濟增長,活躍了市場經濟,各地民營紡織企業大量涌現。由于紡織行業生產原料和產品多為易燃的棉、紗、布、絨、麻,且生產過程中用電、用熱較多。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必將會影響經濟的快速發展,造成人員傷亡和重大財產損失。
一、 轄區內紡織業的現狀
1、數量眾多,分布廣。根據現在已掌握的情況,如東中隊轄區范圍內,紡織企業集中在馬塘、岔河、雙甸等鄉鎮,數量過百,且大多數為私營企業,屬于家庭小作坊類。
2、距離遠,道路難走,易成災。一旦發生火災,消防隊不能及時趕到。上述幾個鄉鎮距離中隊的距離為20—35公里,且大多數小作坊在鄉村,中隊趕到現場時,大多數均已到了猛烈燃燒階段,加之大型水罐車無法進入,單憑手抬泵無法滿足滅火的需要,導致了大火成災。
二、 轄區內紡織業的消防安全現狀
1、 防火意識不強,隱患多正規的紡織企業,其防火意識相對較好,但是一些私營紡織企業的廠房、庫房大部分是自家的住宅改建而成,磚木結構,耐火等級低、防火間距不足、消防車道不暢、無市政消防水源等“先天性”火災隱患。出于消防意識的單薄,僥幸心理嚴重,從而忽視消防安全,更談不上履行消防審批程序,出現失控漏管現象。
2、 生產設備陳舊,重利益。大多數的私營企業使用的機器設備多數是大型紡織企業淘汰下來的陳舊落后的設備,安全性能系數低,沒有經過安全檢修仍在運行使用,故障多。私營業主不能正確處理好發展與消防安全的關系,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設備長時間運轉,基本是“人休息,機器不休息”,二十四小時機器運作,從而導致火災發生的機率較大。
3、單位安全管理不到位,欠知識家庭小作坊的滅火器過期、破損,無人管理,無法達到滅火要求。企業員工得不到系統有效的消防知識培訓,消防基礎知識缺乏,火場逃生、自我保護意識差,對固定滅火設施的使用和維護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