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1)進站壓力升高,氣量下降。(2)進站管線上有結霜現象。
事故發生的原因及危害性:
(1)氣井井口針形閥前后壓差過大,造成節流后溫度過低,管線內形成水化物堵塞管線.
(2)氣井到集氣站的高壓輸氣管道(埋地管線、跨河過溝管線)保溫不到位。
(3)嚴重刺漏天然氣擴散集氣站,遇明火則燃燒或爆炸,危及其它井正常生產.
消減措施:
(1)合理控制氣井井口針形閥前后壓差過大,避免管線內形成水化物堵塞管線.
(2)氣井到集氣站的高壓輸氣管道(埋地管線、跨河過溝管線)應按標準保溫。
(3)嚴格巡回檢查制度加強崗位工人的責任心,崗位人員都要按操作規程操作。
(4)崗位工人按時巡檢(進站壓力、氣量),檢查時一定要認真。注意觀察進站壓力是否下降,氣量是否下降,井口壓力是否升高。
(5)儀表工定期對壓力表、流量計進行維修保養和校驗,確保壓力表、流量計的準確性。
應急措施
(1)一旦判明是進站管線凍堵,應立即向調度和區領導匯報,同時關掉井口采氣樹生產閥門。
(2)關進站閥門,緩慢打開高壓放空閥門放盡管線內的水化物。
(3)管線內水化物放盡后,倒通流程開井恢復生產。
(4)分析事故原因,做好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