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發生頻率高,分布地域廣,造成損失大。可以說,自然災害的嚴重性也是我國基本國情的重要方面。據聯合國相關機構的預測分析,全球氣候變暖正使當今世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未來我國自然災害風險將不斷增加。我國社會經濟和城市化進程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社會財富不斷集聚,經濟密度日益加大,脆弱性和災害損失量顯著增加,這些特點和趨勢表明,未來我國救災工作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隨著我國整體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黨和政府“以人為本”執政理念的日益深化,國家對救災工作的投入力度也隨之不斷提高。2005年以來,國務院相繼頒布了《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救助法(草案)》和《自然災害救助條例(草案)》已處于論證階段,我國災害救助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將得到不斷完善。2007年8月,國務院第188次常務會議對全國抗災救災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根據新形勢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大幅提高了國家災害救助標準,并增加了新的救助項目:(1)提高倒房重建補助標準,將因災倒房的中央補助標準由600元/間提高到1500元/間,地震嚴重損壞房屋中央財政按200元/間給予補助;(2)提高受災群眾冬春生活困難補助標準,由每人126元調整為150元;(3)增加旱災救助項目,對因旱災造成生活困難、需要政府救濟的群眾給予適當補助。國家災害救助體系的不斷完善將進一步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使災區困難群眾更深刻地感受到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
近年來,我國災害救助工作已取得很大進展,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黨的十七大將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們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出發,加強政策理論研究,完善國家災害救助體系,進一步提高我國災害救助工作質量和工作水平,使受災群眾的生活能夠得到更好的保障。
一、提高救災物資儲備與應急裝備保障水平
目前,我國救災物資儲備品種較為單一,現有的10個中央級救災物資儲備庫中儲備的主要是救災帳篷;地方儲備的救災物資也僅限于帳篷、棉衣、棉被和少量的救生裝備。如洪澇災害期間緊急轉移受困群眾,需要配備沖鋒舟和救生衣,而這些救生裝備在基層數量極為有限,應急期災區往往需要從外地或部隊調運,影響了救災工作的時效性;受災群眾家中衣物被洪水沖走或浸泡后,急需棉衣棉被等過冬物資;災區冬季使用棉帳篷沒有配套的取暖設備,受災群眾主要通過因陋就簡方式解決取暖問題,存在火災和煤氣中毒等安全隱患;帳篷安置區常常缺乏電力供應,不能滿足受災群眾做飯和照明的需求,安置區急需配備小型發電機和應急燈;洪澇、地震災害常常造成水源污染或供水設施損毀,災區用礦泉水解決臨時飲水問題,不僅成本高且無法滿足實際需求,急需配備一些凈水設備。
此外,我國基層應急通訊裝備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我國災害救助應急指揮能力的整體提高。目前,我國中西部地區絕大多數鄉鎮還沒有配備救災專用電腦,災害發生后,貧困地區的鄉鎮民政助理員甚至需要去網吧制作災情報表和臺帳。基層辦公設備簡陋和不足,嚴重制約著我國整體救災工作效率的提高。而應急通訊裝備的極端缺乏更直接導致了救災指揮不暢。例如,2007年8月初,河南省盧氏縣遭受歷史罕見特大山洪襲擊,全縣交通和通訊設施嚴重損毀,通訊聯絡完全中斷,災情無法統計上報。縣政府緊急下派19個工作組分赴各鄉鎮了解情況。盧氏縣為高山丘陵地貌,由于道路損毀,工作組需要翻山越嶺步行近100公里抵達受災鄉鎮。因缺乏應急通訊裝備,救災指揮部在長達三天時間里無法與其中3個工作組建立通訊聯系,不但無法了解災情,而且擔心突發災害危及工作組成員自身安全,嚴重影響了救災決策的制定。
鑒于當前我國救災物資品種單一、應急裝備落后的現狀,中央和地方應在充分考慮災害發展趨勢前提下,結合地域特點和受災群眾的實際需求,有計劃、分批次地增加救災物資儲備品種(例如沖鋒舟、救生衣、棉衣棉被、取暖設備、小型發電機、應急燈、凈水設備等),并購置必要的應急通訊裝備:例如北斗定位導航系統、海事衛星電話、應急通訊車等),依托《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列出的“國家四級災害應急救助指揮系統建設工程”項目,全面提升我國災害救助保障能力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