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預案又叫應急計劃,是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社會事件或自然災害,為保證迅速、有序、有效開展應急與救援行動、降低事故損失而預先制訂的有關計劃或方案。它是在辨識和評估潛在的重大危險、事故類型、發生的可能性及發生過程、事故后果以及嚴重程度的基礎上,對應急機構的職責、人員、技術裝備、設施設備、物資、救援行動以及其指揮與協調等方面做出的具體安排。應急預案應當明確在事故發生之前、發生過程中以及結束之后,誰負責什么,何時做什么以及相應的策略和資源準備。據今年10月份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應急管理高峰論壇”透出的消息,目前我國應急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全國已制定應急預案約240萬個,有34萬人參與應急救援工作隊伍。
應急預案要能應急,首先是要科學制訂預案。筆者看到某單位的應急預案,什么預案的組織機構、編制依據、指導思想、重大意義,洋洋灑灑近萬字,缺乏實質性的具體內容,一旦需要應急,僅僅把這個預案讀一遍就得個把小時,很難想象,這樣的應急預案關鍵時刻能應急。
應急預案要能應急,要適時培訓應急人員。通過各種形式、途徑的培訓,使應急人員掌握應急救援、管理的必備知識和技能,熟悉應急處置的內容、程序和方法,熟知自己的職責、位置。
應急預案要能應急,要事先準備必要的物資器材。一般來說,救援行動人命關天,要突出一個快字,只有事先做好準備,臨陣快字才能體現出來,做到一聲令下,立即出發,來既能戰,戰既能勝。
應急預案要能應急,要培養公眾的災難自救能力。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然而,日本在地震災害中死亡的人數,相對其他國家少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和民眾在與地震災害的長期應對中,培養起了良好的災難自救能力。因此,在應急預案之外,還應通過各種途徑廣泛宣傳應急法規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方面的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應急預案要能應急,還應力戒“應付預案”的陋習。有些單位的應急預案是為了應付各種安全檢查而準備的匯報材料,僅僅把它作為領導重不重視安全工作的書面證明材料,并不是真正應急的預案。一旦有事需要應急,還得重新開會布置、臨時抽調人員、籌措物資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