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化工生產在工業和居民日常生活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化學工業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及強腐蝕性原料,在生產、儲存、運輸過程中發生的爆炸、火災、中毒、放射等事故也越來越多,造成的危害也越來越大。據美國芝加哥安全咨詢公司1957~1986年統計的100例事故損失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重大爆炸火災事故中,煉油廠占42起為最高。國內化工企業連續發生的爆炸事故也說明這一點。1950~1979年統計的186起爆炸事故中,有48起與油氣泄漏有關。據統計,過去的幾十年,全世界發生的重大事故中,由于化學物質引起的爆炸事故占50%之多。這些事故的發生給人民生命和財產帶來巨大損失。如1947年美國發生硝酸銨爆炸事故,造成576人死亡,3000多人受傷;1984年印度博帕爾市的美國聯合碳化公司農藥廠毒氣泄漏,造成2500人死亡,20多萬人中毒,5萬人失明,10萬人終生致殘。化工企業由于使用原料及生產工藝和產品的特殊性,極易發生事故及重大事故。氫在生產、儲藏、運輸、使用的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工藝操作規程和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要求進行操作和使用,按照規定定期對裝置、設備進行安全檢查,對危險場所和部位進行安全狀態的評估并納入特殊管理。預測可能發生重大事故發生的同時,能夠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按照正確的方法和程序進行救助和疏散人員,有效地控制事故擴大,減少損失。
雖然人們對化工生產的危險性具有一定的認識,企業對危險場所和部位也加強了管理和檢查,但是由于操作、物料、環境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存在,事故發生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重大事故發生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為了在重大事故發生后能及時予以控制,防止重大事故的蔓延,有效地組織搶險和救助,化學工業企業應對已初步認定的危險場所和部位進行重大事故危險源的評估。對所有被認定為重大危險源的部位或場所,應事先進行可能發生重大事故后的狀態定量預測,估計在重大事故發生后的狀態、人員傷亡情況、房屋及設備破壞和損失程度,以及由于化工物料的泄漏可能引起的爆炸、火災、有毒有害物質擴散對周圍地區可能造成危害程度的預測。依據這些情況,提前制訂重大事故應急措施方案,組織、培訓搶險隊伍和配備救助器材,以便在重大事故發生后,能及時按照預定方案進行實施,在短時間內使事故得到控制。重大事故應急措施方案主要包括組織方案、制定責任制、警報及信號系統、重大事故處理專家系統的開發、重大危險源確認、緊急狀態下搶險救援的實施等。
組織方案
以企業為單位成立應急救援的組織機構和指導系統。企業以主要領導和各職能機構負責人共同組織應急救援指揮系統,負責在重大事故發生后的救助指揮和組織實施救助工作。企業依據本單位使用的原材料和生產產品的不同,按照防火、防爆炸、防泄漏、防輻射、防中毒等成立各個救助分隊,各分隊可以專業和非專業相結合。各分隊要明確組織形式,對人員進行實施應急救援措施的專業技術培訓,按照處理重大事故所需配備一定數量的救助器材,形成一支實施事故救助的主要力量。
企業應急救援指揮系統的建立主要是建立聯系網絡。重大事故報告要及時準確;指揮機構和各救助分隊的聯系要暢通,能夠及時對具體實施應急措施工作進行指揮和調度;與當地政府、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消防部門,供電、供水、供氣等單位,以及化學事故應急救援搶救機構等有關部門建立必要的工作聯系,及時通報本企業重大事故危險源的狀態和安全生產工作情況;對在安全生產中發生的問題,取得有關部門和單位的支持和幫助,及時采相應措施,避免或減少重大事故的發生。
建立責任制
責任制主要是指揮系統和搶險分隊責任制的建立。其主要內容應包括保證信息暢通,報警及警告信號明確有效,實施救助隊伍分工明確,指揮救助程序落實,必備的救助器材配備齊全并確保完好和正確使用,救助人員應具備安全技術素質及保證技術培訓質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