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在運輸過程中,如遇到液化石油氣泄漏,應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液化氣充裝企業和起吊車輛,并及時營救和安全疏散周圍人員,實施緊急處置措施。
一、參加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泄漏事故應急處置的人員應獲取液化石油氣的理化性質、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進行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泄漏處置。
處置人員應首先詢問遇險人員情況,了解容器儲量、泄漏量、泄漏時間、部位、形式、擴散范圍,周邊單位、居民、地形、電源、火源等情況,消防設施、工藝措施、到場人員處置意見。并使用檢測儀器測定泄漏物質、濃度、擴散范圍。
二、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事故通常有:
1. 液化石油氣泄漏
2. 液化石油氣火災
三、液化石油氣泄漏應急處置措施
(一)報警
撥打119,120等,并視泄漏量情況及時報告政府有關部門。
(二)建立警戒區。
立即根據地形、氣象等,在距離泄漏點至少400米范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志,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
對于大泄漏,考慮至少隔離800米(以泄漏源為中心,半徑800米的隔離區)。
(三)消除所有火種
立即在警戒區內停電、停火,滅絕一切可能引發火災和爆炸的火種。進入危險區前用水槍將地面噴濕,以防止摩擦、撞擊產生火花,作業時設備應確保接地。
(四)控制泄漏源
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堵漏或翻轉容器,避免液體漏出。如管道破裂,可用木楔子、堵漏器堵漏或卡箍法堵漏,隨后用高標號速凍水泥覆蓋法暫時封堵。
(五)導流泄壓
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污管線,將液態烴導入緊急事故罐,或采用注水升浮法,將液化石油氣界位抬高到泄漏部位以上。
(六)罐體掩護
從安全距離,利用帶架水槍以開花的形式和固定式噴霧水槍對準罐壁和泄漏點噴射,以降低溫度和可燃氣體的濃度。
(七)控制蒸氣云
如可能,可以用鍋爐車或蒸汽帶對準泄漏點送氣,用來沖散可燃氣體;用中倍數泡沫或干粉覆蓋泄漏的液相,減少液化氣蒸發;用噴霧水(或強制通風)轉移蒸氣云飄逸的方向,使其在安全地方擴散掉。
(八)處置組織與現場監測
調集醫院救護隊、警察、武警等現場待命。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人員隨時做好撤離準備。
禁止用水直接沖擊泄漏物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向下水道、通風系統和密閉性空間擴散;隔離警戒區直至液化石油氣濃度達到爆炸下限25%以下方可撤除。
(九)翻車起吊
如遇到車輛傾覆,至少要2輛25噸以上起吊車輛同時作業,防止二次事故。并預先在可能傾覆處鋪上廢舊輪胎,防止罐體與地面撞擊。
四、液化石油氣火災應急處置措施
組織搶險隊伍,控制泄漏源,確定滅火介質,進行事故撲救,監控和保護周邊具有火災、爆炸性質的危險點,防止二次事故發生。
(一)滅火劑選擇
小火時,可選用干粉、二氧化碳滅火器;大火時,采用水幕、霧狀水。
撲救液化氣體類火災,切忌盲目撲滅火勢,在沒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況下,必須保持穩定燃燒。否則,大量可燃氣體泄漏出來與空氣混合,遇著火源就會發生爆炸,后果將不堪設想。
(二)報警
撥打119,120等,并視火災情況及時報告政府有關部門。
(三)建立警戒區
立即根據地形、氣象等,在距離泄漏點至少1600米(以泄漏源為中心,半徑1600米的隔離區)范圍內實行全面戒嚴。劃出警戒線,設立明顯標志,以各種方式和手段通知警戒區內和周邊人員迅速撤離,禁止一切車輛和無關人員進入警戒區。
緊急疏散時應注意:
(1)需要佩戴個體防護用品或采用簡易有效的防護措施,并有相應的監護措施;
(2)應向側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3)不要在低洼處滯留;
(4)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
(四)制止泄漏
1. 若閥門未燒壞,可穿避火服,帶著管鉗,在水槍的掩護下,接近裝置,關上閥門,斷絕氣源。
2. 若各流程管線完好,可通過出液管線、排污管線,將液態烴導入緊急事故罐,減少著火罐儲量。
3. 若泄漏發生在罐的底部或下部,利用已有或臨時安裝的管線向罐內注水,利用水與液化石油氣的比重差,將液化石油氣浮到裂口以上,使水從破裂口流出,再進行堵漏。為防止液化氣從頂部安全閥排出,可以采取先倒液、再注水修復或邊導液邊注水。
4. 積極冷卻,穩定燃燒,防止爆炸。組織足夠的力量,將火勢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用射流水冷卻著火及鄰近罐壁,并保護毗鄰建筑物免受火勢威脅,控制火勢不再擴大蔓延。在未切斷泄漏源的情況下,嚴禁熄滅已穩定燃燒的火焰。
干粉抑制法: 待溫度降下之后,向穩定燃燒的火焰噴干粉,覆蓋火焰,終止燃燒,達到滅火目的。
5. 處置組織與現場監測
調集醫院救護隊、警察、武警等現場待命。隨時用可燃氣體檢測儀監視檢測警戒區內的氣體濃度。
五、人員受傷處置
通過信號、廣播組織、引導群眾進行疏散、自救。對現場受傷人員進行營救、尋找,并轉移至安全區,由醫療救護隊負責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護理。密切注視事故發展和蔓延情況,如事故呈現擴大趨勢,應及時向上一級應急指揮中心報告,啟動區域性應急處置預案,組織區域性應急處置力量參與搶險、處置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