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識
中文名:石油;石腦油;粗汽油
別名:原礦油;原石油;原油
英文名:Crude oil
分子式:碳侶84-85%,氫侶12-14%
分子量:
CAS號:8030-30-6
RTECS號:DE3030000
UN編號:1256
危險貨物編號:32004
IMDG規則頁碼:3264
2、理化性質
外觀與形狀:紅色、紅棕色或黑色有綠色熒光的稠厚性油狀液體
主要用途:可分離出多種有機原料,如汽油、煤油、、苯、瀝青等
熔點(℃):相對密度(水=1):0.78-0.97(比水輕)
沸點(℃):100-177相對密度(空氣=1):
飽和蒸氣壓(KPa):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多數有機溶劑
臨界溫度(℃):臨界壓力(MPa):
燃燒熱(KJ/mo1):最小引燃能量(mJ):
3、包裝與儲運
危險性類別:第3.2類中閃點易燃液體
危險貨物包裝標志:7包裝類別:(I)1
儲運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倉間內。遠離火種、熱源。倉溫不宜超過30℃。防止陽光直射。應與氧化劑分開存放。儲存間內的照明、通風等設施應采用防爆型。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罐儲時要有防火防爆技術措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灌裝時流速不超過3米/秒,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二、危害特點
1、燃燒爆炸危險性
燃燒性:易燃建筑火險分級:甲
閃點(℃):-20—61 爆炸下限(V%):1.9
自燃溫度(℃):232-277 爆炸上限(V%):12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
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若遇高
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穩定性:穩定 避免接觸的條件:受熱、光照
聚合危害:不能出現
禁忌物:強氧化劑
2、擴散性
粘度低的油品流動擴散性強;重質油品的粘度雖然很高,但隨著溫度的升高亦能增強其流動擴散性。
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接觸限值:中國MAC:未制定標準蘇聯MAC:未制定標準
美國TWA:未制定標準ACGIH: 400 ppm; 1590 mg/m3
美國STEL:未制定標準
侵入途徑:吸入 食入
毒 性:屬低毒類
LD50:500-5000mg/kg(哺乳動物吸入)
LC50:16000 mg/m3 4小時(大鼠吸入)
健康危害:石腦油蒸氣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癥狀,如濃度過高,幾分鐘即可引起呼吸困難、紫紺等缺氧癥狀。
4、帶電性
石油的電阻率一般在1012歐厘米左右,當沿著管道流動與管壁摩擦和在運輸過程中,因受到震蕩與車、船罐壁沖擊時都會產生靜電。
三、戰術要點
1、遵循“疏散救人、劃定區域、有序處置、確保安全”的戰術原則;
2、確保重點,積極防御,防止引發燃燒爆炸;
3、嚴格控制進入現場人員,組織精干小組,采取泡沫覆蓋、砂土或圍欄圍堵、開溝引流等措施,并加強行動掩護;
4、充分利用固定、半固定設施和采取工藝處理措施;
5、在上風安全區域建立指揮部,及時形成通訊網絡,保障調度指揮;
6、嚴密監視險情,果斷采取進攻及撤離行動;
7、全面檢查,徹底清理,消除隱患,安全撤離。
四、程序方法
1、防護
(1)進入危險區,人員實施二級防護,并采取水槍掩護;
(2)凡在現場參與處置人員,最低防護不得低于三級。
防護標準
級別 |
形式 |
防化服 |
防護服 |
防護面具 |
一級 |
全身 |
內置式重型防化服 |
全棉防靜電的內外衣、手套、襪子 |
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全防型濾毒罐 |
二級 |
全身 |
封閉式防化服 |
全棉防靜電的內外衣、手套、襪子 |
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或全防型濾毒罐 |
三級 |
呼吸 |
簡易防化服 |
戰斗服 |
簡易濾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護器材 |
2、詢情
(1)被困人員;
(2)物質泄漏的時間、部位、形式、已擴散范圍;
(3)周邊單位、居民、地形、供電、火源等情況;
(4)單位的消防組織、水源與設施;
(5)工藝處置措施。
3、偵檢
(1)搜尋被困人員;
(2)確認泄漏處的形狀、大小、流速及主要的流散方向;
(3)確認設施、建(構)筑物險情;
(4)確認消防設施運行情況;
(5)確定攻防路線、陣地;
(6)現場及周邊污染情況。
4、警戒
(1)根據詢情、偵檢情況設置警戒區域;
(2)警戒區域劃分為:危險區、安全區;
(3)分別劃分區域,并設立標志,在安全區外視情設立隔離帶;
(4)嚴格控制進出人員、車輛;
(5)禁止一切點火源進入危險區(如手機、BB機、對講機、非防爆手電筒等)。
5、救生
(1)組成救生小組,攜帶救生器材迅速進入危險區域;
(2)采取正確救助方式(佩戴救生面罩、使用固定夾具等),將所有遇險人
員移至安全區域;
(3)對救出人員進行登記、標識和現場急救;
(4)將傷情較重者及時送交醫療急救部門救治。
6、展開
(1)啟用噴淋等固定或半固定滅火設施;
(2)選定水源、鋪設水帶、設置陣地、有序展開;
(3)噴射泡沫充分覆蓋泄漏汽油液面;
(4)用砂土、水泥等及時圍堵或導流,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標或危險源流散。
7、堵漏
(1)根據現場泄漏情況,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嚴格按照堵漏方案實施;
(2)所有堵漏行動必須采取防爆措施,確保安全;
(3)關閉前置閥門,切斷泄漏源。
堵漏方法
部位 |
形式 |
方 法 |
罐體 |
砂眼 |
螺絲加粘合劑旋進堵漏 |
縫隙 |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潮濕繃帶冷凝法或堵漏夾具、金屬堵漏錐堵漏 | |
孔洞 |
使用各種木楔、堵漏夾具、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金屬堵漏錐堵漏 | |
裂口 |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堵漏 | |
管道 |
砂眼 |
使用螺絲加粘合劑旋進堵漏 |
縫隙 |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屬封堵套管、電磁式堵漏工具組、潮濕繃帶冷凝法或堵漏夾具堵漏 | |
孔洞 |
使用各種木楔、堵漏夾具堵漏、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 | |
裂口 |
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電磁式堵漏工具組、粘貼式堵漏密封膠(適用于高壓)堵漏 | |
閥門 |
|
使用閥門堵漏工具組、注入式堵漏膠、堵漏夾具堵漏 |
法蘭 |
|
使用專用法蘭夾具、注入式堵漏膠堵漏 |
8、輸轉
(1)利用工藝措施倒罐;
(2)轉移較危險的桶體。
9、點燃
無需點燃。
10、醫療救護
(1)現場救護
1)將染毒者迅速撤離污染現場,到上風或側風方向的空氣無污染地區;
2)有條件時應進行呼吸道及全身防護,防止繼續吸入染毒;
3)對于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擠壓,采用心肺復
蘇措施并給予氧氣。
對呼吸道吸入者:
A:早期足量給予糖皮質激素,每日20-40毫克;
B:大量給予抗生素;
C:肺泡灌洗;
D:霧化吸入(地塞米松、慶大霉素、氨茶堿、α-糜蛋白酶)每日3-4次;
E:臥床休息,體位引流。
對消化道服入者:
A:催吐;
B:大量飲入牛奶、豆漿、蛋清;
C:口服氫氧化鋁凝膠,每日三次,每次10毫升;
D:口服甲氰咪呱,每日三次,每次200毫克;
E:保護肝臟,給予能量合劑。
對濺入眼睛者:
A:用清水沖洗;
B:熒光素滴眼,防治角膜損傷;
C:醋酸考的松眼膏涂眼,并用紗布覆蓋。
對皮膚灼傷者:
A:用肥皂水或溫水沖洗;
B:用燒傷敷料處理;
C:紅外線烘烤;
D:輸入晶體和膠體液;
E:抗感染。
(2)特效藥物治療:無
(3)對癥治療
1)對頭暈、頭痛或暫時意識障礙者除吸氧外,給予糖皮質激素、甘露醇以及維生素B1、B6和C;
2)對昏迷、躁動和抽搐者,給予安定和頭部降溫;
3)有精神癥狀明顯者,給予氟哌啶醇;
4)有溶血者,可輸鮮血,注意保護肝、腎功能。
11、洗消
無需洗消。
12、清理
(1)少量石油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吸附,收集后倒至空曠地方掩埋;
(2)大量石油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無火花盛器收集,集中處理;
(3)用油脂分解劑或蒸氣清掃現場,特別是低洼、溝渠等處,確保不留殘液;
(4)清點人員、車輛及器材;
(5)注意保護現場,便于事故原因調查;
(6)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離。
五、水上處置
1、特點
(1)隨水流漂移,擴散速度快;
(2)波及面廣,污染面大,遇明火極易形成大面積火災,危及船舶、兩岸建(構)物,給逃生、疏散、施救帶來困難;
(3)受船舶航行的影響,造成泄漏物向兩岸擴散;
(5)危險源較多,并難以控制。
2、措施
(1)通知水上航政部門實行水域管制,命令難船向安全水域轉移;
(2)通知沿岸單位嚴密監視險情,加強防范;
(3)組織水陸消防力量,采取止漏、圈圍、攔截等措施,控制擴散蔓延;
(4)對水面泄漏物用油泵進行吸附、輸轉,用油脂分解劑降解,難于實施吸附、降解且嚴重污染環境時可采取點燃措施;
(5)船上泄漏或爆炸燃燒具體處置方法與陸地相同。
六、特別警示
1、進入現場正確選擇行車路線、停車位置、作戰陣地。進攻路線一般應選上風、側上風方向;
2、一切處置行動自始至終必須嚴防爆炸;
3、對泄漏液面預先噴射泡沫覆蓋保護,并保證有足夠的厚度;
4、嚴密監視液體流淌及氣相擴散情況,防止流散范圍擴大;
5、嚴格控制火源及危險區域內人員數量;
6、確定宣傳口徑,慎重發布災情和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