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是在關于發生緊急事故或者生產安全事故時的應對措施、處理辦法、程序等的事先安排和計劃。提前制定重大危險源的應急預案,并進行必要的演練,在出現緊急事故時才會做到有條不紊,采取適當的措施,避免事故的發展或者降低事故的損失。
1.危險目標的確定及潛在危險性的評估
(1)多年來,我國煤礦安全生產的重點主要落在管理體制的建立上。地方行政部門除了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外,還制定了不少地方標準和行政規定,并通過實踐創造出一些好的管理辦法,積累了不少好經驗。但在提高本質安全度的投人方面還遠未到位,技術原因引發的事故發生率較高。從社會角度看,多數與管理標準以及監控體系建設落后有關,尤其面對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日益提高,監控不力的問題相當突出。
(2)技術原因引發事故,多數發生在生產型企業,然而,技術原因引發事故理應屬于可控范圍,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設備、裝置的本質安全度大大提高,這類事故的發生頻度和強度是可以降低的。
(3)隨著提高煤礦企業本質安全度的社會意識空前增強,危險源與事故隱患的多層次監控模式得到了廣泛重視。危險源與事故隱患是同源事件不同層面的兩個概念、前者強調區域、場所、設備、設施中存在的破壞性(在一定區域值條件下)能量(物質)的多少。危險源的主要條件是:存在達到一定程度的、可能失控的能量、有害物質。危險源有明顯的特征,對應“固有危險度”。而事故隱患與危險源相比,則增加了社會工程學的概念,所謂“行為干預”。簡言之,事故隱患特指出現明顯防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具有一定引發頻度或存在管理缺陷)的危險源。
(4)現實中的危險源,實際上處于各自的受控狀態或監控狀態。由于不同的人為干預,即使是同一類的危險源,現實危險度會截然不同。在煤礦安全生產管理中,有效控制重大事故隱患是極為重要的原則。有效的控制事故隱患,包括有效的控制事故發生率和事故傷損規模兩層含義。針對不同的危險源,有意識的進行防范性系統技術干預,使危險源處在安全區域值范圍內。從理論上講,技術干預是一種監控。隱患監控是一個宏觀概念,其包含兩個層次:①與生產過程結合的安全監控層次,以現場技術、設備系統為明顯特征的微觀管理層次;②以行政監察、社會監督和減災救援體系為主的宏觀管理層次。在微觀管理層次,其監控方式更多是對生產人員、設備實施控制,并在控制參數越過各級安全域值臨界狀態時進行預警。它具有明顯的現場性、專業性、技術性。對各種危險源分門別類地制定監控方案,進行防御性技術干預,并定期綜合技術干預效果評價事故隱患,進行隱患分級,實施對隱患的分級管理,從而實現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有效監控。
2.應急救援預案的提出
(1)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目前已暴露出了很多問題,特別是安全、健康、環保問題日益突出,重大、惡性事故不斷發生,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已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連續出臺了多項重要法律、法規,對煤炭產品從多個方面嚴加管理。其中,建立礦山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體系是加強煤礦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有效控制礦山安全事故,降低事故災害,避免事故發生的一項重要措施。
(2)建立礦山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體系是一項新生事物,如何搞好這項工作并無成熟的經驗。通過對煤礦五大自然災害進行登記、整理、分類,辨識出嚴重威脅礦山安全生產的重大危險源,建立重大危險源分布管理數據庫,在此基礎上,制定統一的礦山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模式,提供統一的編制工具,自下而上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是建立礦山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管理體系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