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是指危險化學品由于各種原因造成或可能造成眾多人員傷亡及其它較大社會危害時,為及時控制危害源,搶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和組織撤離,清除危害后果而組織的救援活動。
應急救援的基本任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控制危險源。為防止事故惡化,應盡早、最大程度地控制危險源;2.搶救受害人員;3.指導群眾防護,組織群眾撤離;4.做好現場清消,消除危害后果;5.向有關部門和社會媒介提供翔實情報;6.保存有關記錄及實物,為后面事故調查工作做準備。
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是指政府和企業為減少事故后果而預先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是進行事故救援活動的行動指南。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有時也稱為應急計劃。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分為國家或區域性預案和企業預案。本講主要探討區域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內容和編制。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綜合工作的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其他有關部門制定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報經本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條例》明確要求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要協同各部門和企業共同編制轄區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區域性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階段:調查研究、危險化學品評價和重大危險源辨識、預案編制、預案演習和修訂、審核實施。
一、調查研究
調查研究是制定應急救援預案的第一步。在制定預案之前,需要對預案所涉及的區域進行全面調查。內容主要包括:
1.危險化學品普查。對生產、儲存、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單位的基本情況進行登記,督促有危險化學品的單位做好危險化學品危險性鑒別與分析,貫徹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制度,摸清危險化學品在某地區生產、儲存、使用情況,包括這些單位的地理位置,涉及到的危險化學品種類、數量、規模和相關的生產、儲存、使用信息。
2.當地的氣象、地理、環境和人口分布特點。
3.社會公用設施、應急救援力量情況和資源現狀。
二、危險化學品評價和重大危險源辨識
對普查的危險化學品進行危險性評估,鑒別分類。實施重大危險源辨識、申報(普查),了解和掌握重大危險源的數量、分布及其狀況,包括潛在事故的發生、發展情形和可能的危害情況(包括對人員、環境、社會秩序的不良影響),建立重大危險源信息管理系統。
三、預案編制
在完成本地區的危險化學品普查和重大危險源辨識工作以后,地方政府就可以著手進行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預案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基本情況。本轄區的地理、氣象、環境、人口、重大危險源分布情況,社會公用設施和應急救援力量現狀。
2.應急組織。設立本轄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委員會(簡稱化救委)和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委員會和指揮部由轄區政府主要領導和安全生產監管、公安、環保、衛生、交通、財政、勞動和社會保障等有關部門的人員組成。各相關職能部門的職責為:
(1)地方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負責本轄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全面組織與協調,就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中的情況及時向上一級應急救援機構匯報。承擔轄區應急指揮中心的職責;組織編制轄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編制和修訂;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宣傳、教育、培訓。
(2)公安部門。組織、指導、協調本轄區化學事故應急救援中公安系統所擔負的搶險、消防、交通和治安工作。研究、配置適用于本轄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的消防裝備和技術,必要時對消防力量進行調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