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類型
一般性地震、嚴重破壞性地震、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
1.2危害程度分析
地震會直接造成人員傷亡和房屋倒塌,間接危害包括火災、水災、毒氣外泄及瘟疫等,其中以火災與水災最為普遍。我國地處世界最強大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構造復雜,地震活動頻繁,是世界大陸地震最多的國家之一。我國的地震絕大多數是構造地震,次為水庫地、礦震等誘發性地震。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2.1 迅速行動、靈活應對。處理事件險情時,由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領導小組啟動本預案并實施;
2.2 以人為本。險情處理應首先保證人身安全(包括救護人員和遇險人員);
2.3 強化防護。迅速疏散無關人員,阻斷危險物質來源,防止次生事故發生。
3. 組織機構及職責
3.1 應急組織體系
???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組織體系由項目部行政主管領導和分管安全生產的領導與辦公室、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安質環保部、財務部、施工單位應急組織機構的負責人組成。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指揮機構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由搶險組、救護組、疏導組、保障組、善后組、調查組和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組成。
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設在安質環保部,值班電話:15594290926。項目部事故應急自救辦公室應設在辦公室,明確24小時值班、值班人員和固定電話。
搶險組:安質部和工程部組成。
救護組:由安質環保部負責人和事故所在地醫療機構組成。
疏導組:辦公室、設備部組成。
保障組:由辦公室、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必要時邀請技術專家參加。
善后組:項目辦公室、計劃部、財務部負責人組成。
調查組:由工程部、設備部、物資部 負責人組成。
現場應急組織機構:由現場施工單位有關人員組成。
3.2.2職責
A 事故應救援急指揮部職責:
a負責抗震救災總體工作和臨震和震后搶險救災、恢復生產的指揮;
b 負責搶險人員組織,搶險和應急救助、防護用品的配備,及時向上級匯報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 c 組織指揮震前或震中人員的疏散,向下屬各單位發出臨震指令,并與上級有關部門保持震前、震期和震后聯系,了解有關信息,匯報有關情況,接受進一步指令;
d 地震發生后,收集災情,組織搶險,控制次生災害。向應急指揮部匯報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
e 在臨震和震后應急期,統一調動人員、設備、車輛、物資、能源等,并對生命線系統和次生災害源實行強制管理。震后及時和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聯系,為各單位提供抗震救災所需物資,負責供應和運輸搶險救災物資,并幫助各單位盡快修復因地震而受損的供電、供水和其它必需系統,避免次生災害發生;
f 對抗震救災成績卓著的人員或違紀人員給予獎懲。
B副總指揮的職責:
a 協助總指揮開展應急指揮工作,總指揮不在位時,代行其職責;
b 組織編制應急預案,監督落實項目應急行動程序,督促檢查主管部門搞好培訓、演習;
c 進入應急狀態時,負責事故現場指揮,并根據險情發展情況,提出改進措施。
d 組織指揮善后現場恢復。
C應急辦公室職責:
a 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領導下負責處理抗震救災日常工作;
b 負責臨震和震后指揮部和各單位的聯系,協調工作、傳達指令;
c 震后迅速了解、收集、匯總震情災情和應急工作情況,及時向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報告;
d臨震和震后應急期負責指揮部會議安排,協調抗震救災各項工作。
D 搶險組職責:
實施應急處置時,將人員和設備迅速撤離危險地點,根據現場情況,適時調整并調集人員、設備和物資救助遇險人員。
E 救護組職責:
負責現場傷員的醫療搶救工作,根據傷員受傷程度做好轉運工作。
F 疏導組職責:
維護現場,將獲救人員轉至安全地帶;對危險區域進行有效的隔離。
G 保障組職責:
負責應急救援方案的制訂,并保證應急處置的通訊、物資、設備和資金及時到位及后勤保障。
H 善后組職責:
妥善安置傷亡人員和接待傷亡人員的家屬,按有關規定做好理賠工作。
I 調查組職責:
收集事故資料,掌握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評估事故影響程度和損失,分清事故責任并提出相應處理意見,提出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寫出應急處置報告并做好相關工作的移交。
4. 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A 加強與地震部門的聯絡,隨時掌握震情信息;
B 根據震情發展和受災程度的預測,發布避震通知,必要時組織避震疏散;
C 向上級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抗震救災指揮部報告震情和災情,必要時發出緊急支援的請求;
D —旦發現疑似地震異常的自然現象(如:井水陡漲陡落、變色變味、溫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變化,動物的習性異常,臨震前的地聲和地光等),向地震部門或政府報告,讓地震部門的專業人員調查核實弄清事情的真相。
4.2預警行動
根據地震局的信息,通過互聯網、廣告宣傳窗、公告、傳真電報等形式發布臨震預防、震后救災預警。同時做好平息謠傳或誤傳工作,保持生產和工作秩序,保證社會穩定。
5. 信息報告程序
A 在接到當地人民政府的臨震預報后,應及時報告上級主管部門;
B 遭受破壞性地震后,應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和地方人民政府報告如下內容:地震發生時間、地點和震級;地震破壞和人員傷亡情況;生產(工作)運行和職工生活等情況;
C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應及時與地方政府、應急救援隊伍、公安、消防、醫院等相關部門取得聯系,確保24小時聯絡暢通,聯絡方式采用電話、傳真等;
D 應急反應人員以電話向外進行求援。
6. 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地震分為三級:
A 一般破壞性地震:指造成一定數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指標低于嚴重破壞性地震)的地震。
B 嚴重破壞性地震:指造成人員死亡200至1000人,直接經濟損失達到該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國內生產總值1~5%的地震。在100萬人口以上的 大城市或地區發生大于6.5級、小于7.0級的地震,或在50~100萬人口的城市或地區發生7.0級以上的地震,也可視為嚴重破壞性地震。
C 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指造成人員死亡數超過1000人,直接經濟損失超過該省(自治區、直轄市)上年國內生產總值的5%以上的地震。在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或地區發生7.0級以上的地震,也可視為造成特大。
6.2 響應程序
6.2.1 遭受一般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A 根據震情災情安排慰問工作;
B 根據受災單位的申請,組織內部物資支援工作。
6.2.2 遭受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A 主動與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協調搶險救災工作;
B 組織企業內的救援工作和恢復重建工作。
6.2.3 遭受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地震的應急反應:
A 派出人員,參與地方人民政府或受災單位抗震救災指揮部的應急救災工作;
B 組織應急救援和恢復重建工作。
6.3 處置措施
6.3.1 震前應急
A 做好宣傳教育。加強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避震、自救互救能力;
B 加強樓道擁擠等安全工作的管理,各單位應在樓道內設置安全出入指示牌;
C 認真做好房屋設施、電氣設備、取暖設施、易燃易爆物品、食堂、圖書室、宿舍、實驗室等一切可能形成安全隱患的場所、物品的安全防范工作,對不符合安全條件的設施、設備要限期維修、更新,對一時不能及時維修、更新的應加設警示標志,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要設立隔離區,嚴禁任何閑雜人員進入;
D 建筑物周圍要留有一定的開闊場所,嚴禁建筑物通道口附近設置各類宣傳欄、標語牌等設施;
E 加強壓力容器的防震安全使用管理,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管理;
F 加強施工場地外的安全防范工作。施工場地應設立隔離區,設置警示標志,并應有專人每天監督檢查,要落實責任,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上述場所。
6.3.2 臨震應急
臨震應急期一般為10天,必要時根據項目指令再延長10日。
A立即召開指揮部會議,根據震情預報決定重點部位應急措施的啟動,檢查落實防毒、防爆、防火的應急措施,做好醫療救助程序啟動準備。
B 根據震情預報、震情發展趨勢、建筑物抗震能力、次生災害源的位置及抗震能力,做出人員的避震安排,必要時經報請集團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批準后組織避震疏散。
C 對生命線工程采取緊急防護措施。
D 各級指揮人員晝夜輪班值守,警惕震情變化,發現異常,立即全面停工,采取應急措施。
E 抓好各類搶險隊伍的落實,并安排晝夜輪班值守。
F 落實搶險救災物資的儲備,做好應急準備。
G 車輛和搶險救災設備就位,確保地震發生后能可靠、及時進入救災現場。
H 加強治安保衛防范,強化防盜防火工作。
I 平息地震謠傳或誤傳,保持穩定。
6.3.3 震期應急
A 各級管理人員和各級預案確定必須堅守崗位的人員,采取就地避震措施,堅守崗位,履行職責。其他人員一律按各自預案組織人員緊急撤至安全位置。撤離時必須完成預定工作(如斷電、斷水等)。易燃易爆等重要部位工作人員必須在適當位置監控。
B 指揮成員必須在30分鐘內趕到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迅速掌握情況,向上一級指揮部匯報,并全面啟動預案。
C 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要迅速與政府應急指揮部聯系,了解震情及趨勢,為決策提供依據。
D 各抗震救災人員迅速到次生災害源、生命線工程和必須堅守的崗位檢查,根據現場狀況采取相應搶險救災措施。
E 立即啟動醫療救助程序。
F 立即指揮自救互救,主要是搶救未能及時撤離而被困在建筑物內或被埋壓的人員,同時設法搬運出已儲備的各類抗震物資。對造成危害的部位采取各種搶險救災措施。當多處出現險情造成危害時,優先加強次生災害源、生命線工程搶救力量。
G 對已被撤離危險區和搶救出的人員要盡量保證物資供應。對受傷的人員要做好搶救工作,并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做好防疫工作。并立即切斷電源、水源,對可能繼續引發安全事故的設施,要采取果斷措施,及時處理。對不能 處理的,要及時上報。
H 做好治安保衛工作。重點保護好電話、水源、物資供應倉庫、檔案室、易燃易爆、劇毒和貴重物品。要采取果斷措施,堅決制止一切不法行為。
6.3.4 震后主要工作
A 要在政府抗震救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集中力量恢復正常工作秩序,努力解決職工后顧之憂。
B 進行震害調查,分析震害損失,記錄地震第一手資料,及時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作為今后恢復重建、抗震防災的依據。
C 在抗震防災指揮部的統一指揮下,編制恢復重建計劃,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及時上報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經審批后盡快實施。
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7.1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安排保障組負責組織項目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管理和應急處置時的調配。
7.2 按照平戰結合的原則,確定應急物資、設備機具、防護用品的品種、規格和標準,報送需求計劃,由相關專業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后,根據物資、裝備類別報送項目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的保障組,保障組對需求計劃再進行審核并組織實施,確保應急所需物資、裝備及時供應、補充和更新。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和物資儲備見附件4。
7.3 各部門、各單位應根據項目專項應急預案的要求,對應急物資、裝備的儲備情況進行檢查和核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