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保護人員安全優先,保護環境優先"的方針,貫徹"常備不懈、統一指揮、高效協調、持續改進"的原則。更好地適應法律和經濟活動的要求;給企業員工的工作和施工場區周圍居民提供更好更安全的環境;保證各種應急資源處于良好的備戰狀態;指導應急行動按計劃有序的進行;防止因應急行動組織不力或現場救援工作的無序和混亂而延誤事故的應急救援;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幫助實現應急行動的快速、有序、高效;充分體現應急救援的"應急精神"。
1 組織機構與人員職責
1.1機構與職責
一旦發生施工安全事故,公司領導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指揮搶險,成立現場搶險領導小組。
上海亞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搶險領導小組的組成
組 長:Z
副組長:Z
職責:研究、審批搶險方案;組織、協調各方搶險救援的人員、物資、交通工具等;保持與上級領導機關的通訊聯系,及時發布現場信息。
項目部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組成
組 長:Z
副組長:Z
下設:
通訊聯絡組 組長: Z
技術支持組 組長: Z
保衛組 組長: Z
搶險搶修組 組長: Z
醫療救護組 組長: Z
后勤保障組 組長: Z
應急組織的分工職責
組長職責:
決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緊急事故,要求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幫助并實施場外應急計劃,在不受事故影響的地方進行直接控制;
復查和評估事故(事件)可能發展的方向,確定其可能的發展過程;
指導設施的部分停工,并與領導小組成員的關鍵人員配合指揮現場人員撤離,并確保任何傷害者都能得到足夠的重視;
與場外應急機構取得聯系及對緊急情況的記錄做出安排;
在場(設施)內實行交通管制,協助場外應急機構開展服務工作;
在緊急狀態結束后,控制受影響地點的恢復,并組織人員參加事故的分析和處理。
副組長(即現場管理者)職責:
評估事故的規模和發展態勢,建立應急步驟,確保員工的安全和減少設施和財產損失;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務機構來之前直接參與救護活動;
安排尋找受傷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員撤離到集中地帶;
設立與應急中心的通訊聯絡,為應急服務機構提供建議和信息。
通訊聯絡組職責:
確保與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聯系暢通、內外信息反饋迅速;
保持通訊設施和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負責應急工程的記錄與整理及對外聯絡。
技術支持組職責:
提出搶險搶修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
指導搶險搶修組實施應急預案和措施。
修補實施中的應急預案和措施。
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
保衛組職責:
設置事故現場警戒線、崗。維持工地內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
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
搶險救援結束后,封閉事故現場直到收到明確解除指令。
搶險搶修組職責:
實施搶險搶修的應急預案和措施,并不斷加以改進。
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
在事故有可能擴大進行搶險搶修或救援時,高度注意避免意外傷害。
搶險搶修或救援結束后,直接報告最高管理者并對結果進行復查和評估。
醫療救治組職責:
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
使重度受害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
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受害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受害者。
后勤保障組職責:
保障系統內各組人員的防護、救護用品及生活物質的供給。
提供合格的搶險搶修或救援的物質及設備。
2 機械物資準備
應急資源的準備是應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項目部應根據潛在事性質和后果分析,配備應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機構和設備、交通工具、醫療設備和藥品、生活保障物資。
主要應急機械設備儲備表
序號材料.設備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型號主要工作
性能指標存放處備注
3 應急預案工作流程圖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及施工工藝的實際情況,認真的組織了對危險源和環境因素的識別和評價,特制定本項目發生緊急情況或事故的應急措施,開展應急知識教育和應急演練,提高現場操作人員應急能力,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害和不良環境影響。其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見下圖:
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程序圖
末發生 發生
4 突發事件預防
為確保正常施工,預防突發時間以及某些想不到、不可抗拒的事件發生,事前有充足的技術措施準備、搶險物資的儲備,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國家財產和經濟損失,必須進行風險分析和預防。
突發事件、緊急情況及風險分析
根據本工程施工特點及復雜的地質情況,在辨識、分析評價施工中危險因素和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本工程重大危險因素是基坑坍塌、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傾斜、物體打擊、高處墜落。在工地已采取機電管理、安全管理各種防范措施的基礎上,還需要制定基坑坍塌和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附近建筑物傾斜的應急方案。
突發事件及風險預防措施:
從以上風險情況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應有效的預防措施,不僅給基坑施工造成大影響,而且對施工人員的安全造成威脅。
(1)深基礎開挖前先采取井點降水,將水位降至開挖最深度以下1米,防止開挖時出水塌方。
(2)材料準備:開挖前準備足夠優質木樁和腳手板,裝土袋,以備護坡,為防止基礎出水,準備4臺抽水泵,隨時應急。
(3)降雨量過大引起基坑坍塌的預防措施:
基坑的周邊砌筑30cm高的防淹擋墻,作為通常情況下的擋水設施;配備足夠數量的草包,緊急時對基坑周圍施做圍堰,防止地面水大量流入坑內。配備4臺水泵(其中2臺備用),用于排除井下積水。施工現場倉庫配備足夠數量的潛水泵、泥漿泵。及時獲取天氣信息,預先做好準備工作。在現場進行場面布置時,考慮適當加大明排系統的能力,并加強管理保持其暢通。
(4)基坑開挖過程中的監測及監控要求
配合有資質的監測單位,監測前編制系統的監測實施方案并報有關單位批準后方可進行監測。監測基準點設置3個,均設置在基坑邊線30m以外,必須可靠、穩定和牢固。沉降和基坑圍護樁頂位移測量采用全站儀進行,要求儀器精度符合基坑監測要求。監測項目在基坑開挖前應測的初始值,且不應少于兩次,基坑開挖過程及基坑使用初期,每天監測2次,位移及變形穩定后每天監測1次,直至基礎工程施工結束。特殊情況下加密監測。
特殊情況指以下情況
a.樁頂或圍護樁的水平位移達到開挖深度的5‰;
b.樁頂或圍護樁水平位移突然加大;
c.支撐梁引力突然增大或松弛;
(6)基坑周圍采用一排攪拌樁形成止水帷幕擋水,坑內采用管井降水的方法處理地下水。
(7)應急資源分析
應急力量的組成及分布: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項目部成員。
應急設備、物資準備:現場滅火器、醫療設備充足,藥品齊全,各施工小分隊配有對講機。
上級救援機構: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地方可用的主要應急資源是救護車。
5 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
預案的啟動時機:
當樁頂或圍護樁頂的水平位移大于開挖上深度的5‰時、或樁頂、圍護樁頂水平位移突然加大、或支撐梁體應力突然增大或松弛、或支撐拉力超過設計拉力時,突降大雨或暴雨,鐵道一側的土有可能出現裂縫時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現場管理人員根據出現的險情或有可能出現的險情,迅速逐級上報,次序為現場、辦公室、搶險領導小組、上級主管部門。由安全員收集、記錄、整理緊急情況信息并向小組及時傳遞,由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支持緊急情況處理會議,協調、派遣和統一指揮所有車輛、設備、人員、物資等實施緊急搶救和向上級匯報。事故處理根據事故大小情況來定,如果事故特別小,根據上級指示可由施工單位自行直接進行處理,如果事故較大或施工單位處理不了則由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請示,請求啟動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建設單位的救援預案仍不能進行處理,則由建設單位的質安室向建委或政府部門請示啟動上一級救援預案。
人員傷亡
(1)值班電話,實行晝夜值班制,項目部值班時間和人員如下:ZZ****
(2)緊急情況發生后,現場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護現場,及時搶救傷員和財產,并由現場的項目部最高級別負責人指揮,在3分鐘內電話通報值班室,主要說明緊急情況性質、地點、發生時間、有無傷亡、是否需要派救護車、消防車或警力支援到現場實施搶救,如需可直接撥打120、110等求救電話。
(3)值班人員在接到緊急情況報告后必須在2分鐘內將情況報告到緊急情況領導小組組長和副組長。小組組長組織討論后在最短的時間內發出如何進行現場處置的指令。分派人員車輛等到現場進行搶救、警戒、疏散和保護現場等。由綜合部在30分鐘內以小組名義打電話向上級有關部門報告。
(4)遇到緊急情況,全體職工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主動積極地投身到緊急情況的處理中去。各種設備、車輛、器材、物資等應統一調遣,各類人員必須堅決無條件服從組長或副組長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諉、阻礙緊急情況的處理。
(5)在整個施工階段要從人員、設備、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一旦遇到險情能迅速投入搶險工作。
(6)對于雨季施工,要及時了解天氣信息遇到暴雨天氣要委派專人值班,掌握施工現場情況并及時匯報。
6 應急預案(圍護位移、鄰建傾斜)
(1)接警與通知:深基坑施工發生安全事故以后,項目部必須立即報告到公司安監部,安監部在了解事故準確位置、事故性質、死傷人數及其它有關情況后,立即報告公司分管領導、主管領導和集團公司有關部門,全過程時間不得超過6小時。
(2)指揮與控制:
基坑開挖引起地面不均勻沉降,引起圍護位移、附近建筑物的傾斜
當發現附近建筑物傾斜到警戒值的1%時或沉降速度達到0.01mm/d時,采取的措施為:
a.立即停止基坑開挖,加強基坑支護,措施為增加鋼支撐,鋼支撐間距加密1m;情況較差時,先采用Φ609鋼管臨時立柱進行支頂,間距為1.0m。
b.地面加強措施為在基坑周邊5.0m范圍內采用注漿(或錨釘墻)進行加固土體,土體加固深度為7.0m。地面注漿材料采用快速水泥漿(外加劑)面加鋼板網,注漿壓力0.5~1.0Mpa,
c.邀請有關專家或加固研究所共同制定建筑物的糾偏方案并組織實施
。
突降大雨或暴雨時,立即起動備用水泵抽水,排水方向主要為場邊雨水管道,并安排專人不間斷觀察基坑的穩定情況。
緊急救援的原則
以確保人員的安全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損失。緊急救援關鍵是速度,因為大多數坍塌死亡是窒息死亡,因此,救援時間就是生命。此外要培養施工人員正確的處險意識、凡發現險情要立刻使用事故報警系統進行通報,緊急救援響應者必須是緊急工作組成員,其他人員應該撤離至安全區域,并服從緊急工作組成員的指揮。
急救知識與技術
鑒于深基坑坍塌事故所造成的傷害主要是機械性窒息引起呼吸功能衰竭和顱腦損傷所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衰竭,因此緊急工作組成員必須熟練掌握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傷員搬運及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與技術等。
(3)通訊
項目部必須將110、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安全員應熟知這些號碼。
(4)警戒與治安
安全保衛小組應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
(5)人群疏散與安置
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的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
(6)建立公共信息關系
項目部辦公室為項目部各信息收集和發布的組織機構。
辦公室屆時將起到項目部的媒體的作用,對事故的處理、控制、進展、升級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進行刪減,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內部如實的報道,向內部報道主要是項目部內部各工區、集團公司的報道等,外部報道主要是向有關市政管線公司、監理、設計等單位的報道。
(7)現場恢復
充分辨識恢復過程中存在的危險,當安全隱患徹底清除,方可恢復正常工作狀態。
(8)預案管理與評審改進
公司和項目部對應急預案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評審,針對施工的變化及預案中暴露的缺陷,不斷更新完善和改進應急預案。
7 土方. 基坑變形. 堵漏等緊急預案
7.1 土方開挖應急措施
(1)基坑開挖時嚴格遵循分層分塊的開挖原則,并確保基坑圍護養護時間至少達到28天,強度達到設計要求。
(2)降水保證基坑最終的降水水位達到設計要求。
(3)土方開挖時,根據基坑圍護的設計要求及時澆搗砼墊層,縮短基坑暴露時間。
(4)嚴格控制挖土速度,以避免基坑過快暴露。
(5)對基坑坑底不同標高分界處進行放坡,坡度為1:2.5.
(6)現場準備充足的塑料薄膜,應對基坑邊坡及裂縫處(除修補邊)及時覆蓋,防止雨水等滲入。
7.2 基坑變形預防措施
(1)現場準備充足的降水設備,逢連續降雨或一次降雨量過大時,對坑內及坑外進行不間斷降水,并派專人負責場內排水通道的暢通,加強地下水位觀測的頻率,解決因地下水造成的各類隱患。
(2)施工期間將重點加強對東、側何楊支線鐵路處圍護體系的監護,土方開挖階段若遇基坑變形突變,應立即停止土方開挖,并根據實際變形情況,必要時進行坑內回土,或采取609鋼管支撐,防止圍護體系變形的進一步增加,同時在坑外采取跟蹤壓密注漿或旋噴樁等的緊急措施,注漿期間應加強對周邊環境的同步監測,與監測單位溝通信息,防止因注漿而引起的負面影響產生。
(3)材料準備:快硬水泥、水玻璃、水泵、夾板、609鋼管、槽鋼(儲放在倉庫)等。
(4)人員準備:挖土施工階段,必須在24小時準備一支10人的搶險隊伍,以便隨時應對發生的特殊情況。
7.3 防滲、漏水的措施
7.3.1圍護基坑滲、漏水處理
(1)在基坑開挖前,現場必須配備注漿用的搶險材料。
(2)本工程圍護體設計為鉆孔排樁及三軸攪拌樁止水帷幕。施工過程中要從嚴控制質量,避免滲漏發生。
(3)通常的滲漏是止水帷幕局部滲水,這種情況我們將邊開挖邊采用快速水泥進行堵漏,保證開挖面上無滲水發生。必要時在墻后施工高壓旋轉噴樁進行防滲處理。
(4)如發現有滲、漏水,立即用快硬水泥和夾板制模堵水。
(5)對已經涌入基坑集水坑的水應用水泵及時抽出。在滲漏處打入注漿孔,進行注快硬水泥或水玻璃漿止水。
7.3.2 結構外墻滲、漏水處理
(1)、使用材料
a、上隧牌TZS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劑(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防水材料廠產);
b、 雙鶴牌快干快硬水泥(上海洋涇水泥廠產)、油麻絲及塑料管等輔助材料。
(2)、上隧牌TZS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劑材料特點
a、 TZS水溶性聚氨酯由甲苯二異氰(TDI)和ZS型三羥基水溶性聚氨酯進行化學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屬單液型注漿材料,無需加入其他促進劑、固化劑。
b、漿液遇水后會自行分散、乳化,立即進行聚合反應。
C、聚合后的固體有良好的延伸性、彈性及抗滲性,在水中永久保持原形,并具有耐低溫性。
d、漿液遇水后發泡膨脹,膨脹率可通過配方進行調整,發泡體積增大為2~5倍。
(3) 堵漏施工工序
a、將滲水部位清理干凈,確保混凝土表面無泥土、雜物等,并鑿成V型槽,深約5公分(二塊連續墻接口部位滲水,深度應為7公分左右);
b、槽內放置油麻絲,厚度約2公分,同時預埋注漿塑料管,間距約為30公分;
C、使用快干快硬水泥將V型槽抹平;d、使用手動泵將堵漏劑由下至上依次從塑料管中壓入槽內,即可止水;
e、工程完工后切除外露塑料管。
7.4 圍護基坑加固預案
(1)根據觀測資料如發現墻體變形較大的情況后,布置609鋼管進行基坑短邊對撐,圍檁用20aH型鋼,對撐時對609鋼管進行增加預應力措施,預應力的增加荷載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與設計、業主、監理共同協商后確定。
(2)準備麻袋以便在應急時采用麻袋裝土或沙在圍護邊墊麻袋包,堆包大小長×寬×高:5m×8m×2m。
7.5 監測數據異常預案
監測數據作為施工安全的直接指標,如出現異常,應引起高度重視,視具體情況采取不同預案或邊施工邊分析原因,或先停工后分析原因。
7.6 暴雨后的施工預案
本工程基坑暴露期間,如出現暴雨,將對基坑產生影響。
(1)暴雨后首先疏散基坑頂的積水。
(2)基坑內及時排水。
(3)暴雨期間保持圍護的監測,發現異常按預案處理。
信息化施工。圍護結構內每6~10m設置一根測斜管監測水平位移,在施工過程中對支撐軸力和坑底隆起等進行監測,及時將環境監測報表等資料提交現場監護。
7.8 坑底流沙
當出現輕微流沙現象,加大抽水速度,將坑內地下水位降至開挖面以下1m。降水是防治流沙的最有效的辦法。
7.9管涌
采用增加開啟降水井點,加大抽水速度的方式,降低動水壓力。在合理的工作程序下,基坑開挖應加快進度,讓基坑暴露的時間縮短,減少因開挖產生的沉降變形量。同時加快砼墊層及底板的澆筑。
附表、附圖
1、工程形象進度計劃表
2、周圍環境及中原一村鄰邊管線圖
3、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塔吊布置圖)
4、原自然地面標高測量圖
5、圍護樁、工程樁施工流程示意圖
5、深井及輕型井點降水平面圖
6、深井降水井剖面示意圖
7、深井降水井剖面示意圖
8、深井降水剖面圖、濾網示意圖
9、基坑內排水示意圖(1)
10、基坑內排水示意圖(2)
11、土方車車道平面布置圖
12、挖土剖面示意圖
13、盆式挖土示意圖
14、棧橋及支撐平面布置圖
15、基坑圍護及傳力帶牛腿部位設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