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培訓是企業提高職工安全意識、傳授安全技能,消除作業陋習的重要途徑,其作用已被各級安全責任者、管理者及廣大從業人員所認可。對員工開展安全培訓,可以看成是一個外推力,受訓員工是否會發生行為的改變,就要看這個外推力是否被員工認可、消化和吸收,也就是說安全培訓的效果在于員工的響應程度,響應程度高則安全培訓效果好,響應程度低則安全培訓效果難以令人滿意。
??????? 一、體感教育的引出及與傳統教育的差異
??????? 在現實中,安全培訓的效果很難說十分理想。其原因是,理論上的應該“有效”與現實中“是否獲得有效”存在著差距。縮短差距的根本措施是針對不同培訓對象和培訓內容合理選擇培訓方式和方法。通過方法和形式的改變來引導員工,使員工產生思想共鳴。有關研究表明,一個成年人通過閱讀只能學習到所學習內容的10%,通過聽力能學習到15%,而親身體驗過的事情(體感)能學習到80%,因此在安全培訓中應用體感教育方法,形成新的適應企業員工安全培訓模式,將大大提高員工安全培訓效果。體感教育就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員的知識結構、認知特點,通過將作業現場的隱患或違章作業呈現或再現,在培訓過程中讓學員親身體驗違章作業產生的后果以及帶來的傷害情形,使學員在親歷模擬事故的過程中震懾情緒,理解并獲得知識。它是學習者親身介入實踐活動,通過認知、體驗和感悟,在實踐過程中獲得新的知識、技能和意識的方法。
??????? 相比于傳統的以書本講解為主的灌輸式教育方法,體感教育是在體驗的同時進行理論講解的培訓模式,是一種寓教于行的培訓方式,通過人的肢體、五官以及內心的感受來認知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從而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變作業陋習,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通過分析,二者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傳統教育強調學習過去的知識,而體感教育則強調即時的感受;傳統教育重在記憶,體感教育重在學員的領悟和體會;傳統教育是知識到實踐的過程,體感教育是實踐到知識的過程;傳統教育以教師為中心,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和控制地位,體感教育以學員為中心,教師只發揮指導作用;傳統教育強調在課堂中學知識,體感教育強調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知識。
??????? 二、安全體感培訓的發展情況
??????? 二戰期間,體驗式培訓首先引用在年輕海員培訓中,1941年,曾在牛津受教的教師科翰(Kurt Hahn)忽然向自己發問: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讓教育更豐富?科翰覺得,這如同學游泳、學腳踏車,因為經驗來自親身體驗,就會深刻得終身不忘,于是科翰在威爾士建立Outward Bound 體驗式培訓學校。從上世紀80年代起,體驗式培訓教育被引用到企業安全培訓中, 日本、韓國、日本、英國及德國等企業都相繼建成安全體感培訓中心,2005年9月浦項光陽制鐵所建成“安全體驗中心”,設有安全展示廳和9個體驗實習室;2009年1月臺灣中鋼建成安全生產體驗訓練大樓,目前已推出電氣、起重、機械、高處、有限空間等5個安全體感實訓室;而日本JFE、TABMEC、新日鐵、SHC等公司從90年代起就陸續建成安全體感培訓中心。在國內,2005年北京海淀公共安全體驗館建成開館,其融各類自然、人為災害的預防與自救、互救體驗和培訓為一體;2007年寶鋼股份直屬廠部建成4個安全體感培訓室,2009年川崎南通造船建成體感實訓室,2010年建有5個實訓室的寶鋼安全體感培訓中心在寶鋼人才開發院投入實訓。
??????? 三、體感教育在寶鋼安全培訓中的實踐
??????? 寶鋼體驗式安全培訓以往只在特種工種培訓中涉及到一些,例如觸電、中毒急救中的模擬心臟擠壓法、口對口人工呼吸法,在消防方面開展了一些消防滅火實際演練。2007年寶鋼直屬廠部建成電氣傷害、起重傷害、煤氣傷害、機械傷害四個體感實訓室。為整合資源,開展集中式體感培訓,2010年公司將直屬廠部四個分散在不同區域的體感實訓室遷移到人才開發院,并新建高處墜落實訓室,目前寶鋼安全體感培訓中心已經形成了五個體感實訓室,設有24個安全體感培訓項目。
??????? (一)高處作業實訓室
??????? 培訓項目:保險帶的正確佩戴、扶梯使用及攀爬的正確方法、高處行走體感、高處墜物沖擊力體感、安全帽的作用五個體感培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