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明
12406工作面即將開始回采,本工作面前期為單面生產(走向長度為202m),采用炮采機裝工藝,爆破落煤,鏟煤板自動裝煤,循環進尺為1.2m;后期為對拉工作面(走向長度為518m),采用爆破落煤,人工裝煤,循環進尺為1.0m,采取條帶式開采方案(采20m留20m);為保證本工作面初采時的安全生產,特編制以下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二、初采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1)12406工作面切眼在掘進施工時,切眼凈高1.8m、凈寬2.0m,采用錨網(鋼筋網)支護;工作面初采前,把溜子推到煤壁,在切眼內重新生根一排;前期采用2.2m或2.5m單體支柱配合1.2m鉸接頂梁鉸接使用(一梁一柱),柱距0.6m;后期采用2.2m或2.5m單體支柱配合1.0m鉸接頂梁鉸接使用(一梁一柱),柱距0.7m;生根時木枇接頂,支柱必須穿鞋,但確保初撐力達到6.37MPa ,必要時用方木把頂接實,并栓好防倒繩;重新生根后,兩幫錨桿背板可回撤,頂板錨桿可回撤背板(鐵背板和木背板),鋼網不能回撤,鋼網與生根支柱一并回撤。
(2)回采第一硐時,根據逮頂情況,煤壁用1.2~1.6m單體支柱配合1.2(1.0)m鉸接頂梁支護,并與生根頂梁鉸接,不能鉸接的必須保持一梁兩柱。
(3)隨著回采進度,工作面煤壁進入實幫,并且頂板已逮住,工作面按照“見四回一”的原則,逐步用1.2~1.6m支柱把2.2m或2.5m的支柱替換。
(4)工作面推進三硐后,工作面戧柱、正規支柱及密集支柱按規程規定支設齊全,并進齊擋煤皮子,采用炮采機裝工藝正常生產(回撤前期,三硐之前人工攉煤)。
(5)放炮前,漏液、卸液的支柱要及時更換,防止放炮倒棚;放炮時班長以上的管理干部及時跟炮,放炮崩倒的支柱要及時維護。
(6)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如回柱后3~5個循環,采空區頂板有局部不落時,
該地段所有支柱,特別是沿切頂線密集柱和戧柱,必須全部進行二次注液,三班設專人觀察頂板,發現危險立即示警,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三、初次放頂安全技術補充措施
由于本礦12下煤初次來壓步距約為18m~22m,頂板進入初次來壓前,要加強對頂板的管理。
(1)三班設專人觀察頂板,發現危險立即示警,將人員撤至安全地點,頂板觀察員現場交接班,不得擅自離開,發現來壓預兆,立即向調度室匯報并采取措施。
(2)工作面有初次來壓征兆時,每班(生產班)可多留一排支柱,第一次回柱放頂以回兩排柱為宜,分段回柱放頂間距不小于15m;第一次回柱放頂結束后,工作面按照3~4峒頂板管理方式進行回柱放頂。
(3)在工作面推進過程中,如回柱后3~5個循環,采空區頂板有局部不落時,該地段支柱必須全部進行2次注液,沿切頂線密集柱要棵棵支設齊,并補齊戧柱。
(4)當后部懸頂(懸頂面積不大于10 m2)超過5m不落時,打好戧柱。
(5)當后部懸頂(懸頂面積不大于15 m2)超過10m不落時,還要在壓力集中區間隔5m支設一組木垛或“叢柱”。
(6)當后部懸頂(懸頂面積大于15 m2)超過15m不落時,要另行編制強制放頂或強化措施報礦審批。
(7)初次放頂前,必須全面檢查工作面支柱的實際支護狀況,對歪斜的支柱特別是向煤壁歪斜的支柱、鉆底支柱、漏液支柱、頂梁架設不合格的支柱,必須重新打好。
(8)初次放頂前,成立初次放頂領導小組。
組長:李強 副組長:張榮秋、跟班副區長
成員:當班主管班長、放炮組長
工區干部跟班指揮,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四、密切加強頂板來壓觀測
當工作面出現老頂初次來壓和周期來壓預兆,如煤壁片幫嚴重、頂板產生裂縫或掉渣、頂板下沉量和下沉速度明顯增加,支柱載荷迅速增加、大量支柱卸載、采空區響聲增大等現象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面的一切工作,所有人員撤離至安全的地點,待工作面壓力穩定后,經管理人員檢查確認無誤后,方可由工作面的兩端開始進行維護,維護結束后才能恢復工作。
本措施中未提到的安全措施,嚴格按照《12406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