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技術是第一產生力,是我們煤礦企業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的基礎,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和保障。而煤礦工程技術人員就是開展技術工作、技術管理及技術革新的生力軍。一個工程技術人員,只有不斷的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術,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革新,才能適應煤礦企業發展新形勢的需要,真正起到科學技術指導安全生產的作用。隨著張集煤礦的發展壯大,在經營、管理、生產等多方面不斷創下新的記錄,這些成果與礦的“產量大礦、人才大礦”的長遠戰略目標是分不開的。 加強技術創新,加快技術進步,是新形勢下實施科教興煤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改善煤炭行業面貌的系統工程。煤礦事故,特別是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技術管理不到位或出現漏洞而造成的,因此,加強技術管理,提高技術管理水平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前提。
一、煤礦安全生產與技術的關系
煤礦安全生產必須綜合地運用多種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因為煤礦安全管理時刻存在于煤礦生產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礦生產的方方面面和各個環節,而煤礦生產的過程又十分復雜,環節眾多。因此,我們必須把技術管理看成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滲透到煤礦生產管理的全過程,指導煤礦生產管理工作,使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相互配合,相互適應,避免因某一環節發生故障而打亂正常生產秩序甚至釀成大禍。礦井開拓,開采設計的合理與否,直接關系到煤礦的安全生產。礦井的開拓和開采設計是對巷道布置,采區的劃分,生產工藝流程,設備造型以及安全技術措施的制定等都要有總體規劃和安排,為了滿足礦井開拓,開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設計時就必須對地質勘探,先進技術和裝備的發展和使用,先進工藝流程的發展水平進行廣泛的了解,設計應貫徹集中化,機械化和技術經濟合理化的原則,巷道布置力求簡單,各系統的設施和設備能力首先要經濟實用,全礦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上述都必須要有技術的支持,必須進行充分的技術論證,技術分析和技術方案的比較,最終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礦井的開拓設計,甚至一個采區的開采設計,關系到整個礦井的壽命和效益的好壞,所以技術管理是在制定開拓、開采設計時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生產過程中,采、掘、機、運、通等工序和節配合不當就會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釀成大禍,嚴重危及職工的安全,不論任何煤礦均存在著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只有通過不斷查處事故隱患,明確安全上的工作重點,有針對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眾所周知,煤礦生產隱患與事故是密切相關的,那么預防事故的重點就是消滅隱患,如果對小的隱患或一般的隱患重視不夠,治理不及時,不徹底,也可能使小的隱患上升為重大隱患直至造成事故。煤礦在開采過程中,水、火、瓦斯、煤塵、頂板問題始終伴隨著礦井的開采,因此對這些長期性隱患要加強基礎工作,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監測手段,實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現危險狀態。如果在開采過程中,對出現的局部瓦斯超限,工掘工作面接近含水層,采煤工作面頂板初次來壓和周斯來壓以及過斷層和鉆空頂等這些短期隱患,應明確責任,制定臨時措施,加強管理,使其盡快消除,所以說,煤礦短期性隱患又是技術管理的重點,不僅要有定期分析,還要盡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據理論分析和實踐經驗探討隱患與事故的關聯度,科學合理地制訂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依靠科技進步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最大動力
要想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必須依靠科技進步,改進采煤工藝,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提高廣大員工的綜合素質,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環境,大家都知道,煤礦安全狀況不好,除受地質和開采的特殊條件制約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裝備和工藝落后,安全技術管理人員素質和員工的綜合素質不高而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進步來加強技術管理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最大動力。但推廣新技術應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術論證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還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來保證,對改善安全條件的新技術和新設備應予以充分重視,因為,對一部分新技術存在著二次開發的問題,應注意新條件下推廣使用新技術和新設備的適應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隱患,使其在安全生產過程中發揮良好的作用。
同時技術管理及革新應用具有超前性、規劃性和指導性的特點。煤礦事故,特別是重大惡性事故的發生,大多是煤礦生產中某個環節或某些人員操作失誤或疏忽造成的,而技術管理上出現漏洞或者技術管理不到位,往往是造成事故的一個主要因素。因此,加強技術管理工作,提高技術管理水平,引進、改進及革新生產技術,對煤礦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三、技術管理是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
技術管理貫穿于煤礦生產活動的全過程, 煤礦安全管理時刻存在于煤礦生產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礦生產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而煤礦生產的過程十分復雜,環節眾多,要做到安全生產,就必須綜合地運用多種生產技術和管理技術。因此,我們必須把技術管理看成是煤礦安全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融入到煤礦生產管理全過程中去,指導煤礦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使煤礦生產的各個環節相互配合,相互適應,避免因某一環節發生故障而打亂正常的生產秩序,甚至釀成重大事故。
技術管理關系到制定合理的開拓開采設計方案、《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完善等工作直接影響著煤礦的安全生產。《作業規程》是基礎文件,具有指導性、針對性、規范性和強制性。它規定了操作中的具體做法,是技術管理的具體體現。它的內容除了對系統和工藝要求、質量標準、勞動組織有詳細明確的說明以外,還應有針對性很強的安全技術措施。如果地質條件和工程內容發生變化時,還應及時制定補充措施。目前,在《作業規程》的編寫、審批、貫徹、執行方面,存在著以下幾面的問題值得重視。有的《作業規程》寫得較為籠統,欠具體化。例如《煤礦安全規程》要求采掘工作面禁止空頂作業,在《作業規程》中也照寫禁止空頂作業,現場條件需要工人進入無支護區進行臨時支護怎么辦?在臨時支護沒有完成前,工人在無支護區作業算不算空頂作業等等。有的施工單位為了怕承擔事故責任,便要求將《作業規程》寫得面面俱到,把一些沒有實際內容根本無一點針對性的東西統統羅列進去,甚至原封不動地把《煤礦安全規程》的規定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內容也抄了進去。而且每發生一次事故,增加一些所謂針對性的內容,你有你的針對性標準,我有我的針對性標準,眾說紛紜,這樣發展下去《作業規程》會成什么樣子?但對此作法似乎是誰也沒有理由反對或改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在編寫《作業規程》時安全系數多大比較合適是值得研究的,安全系數過小,會出現工人按《作業規程》作業也可能發生事故;若安全系數過大,不僅會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而且易使工人產生錯覺,甚至認為不按要求做也不會發生事故。久而久之,造成工作上習慣性違章,同樣會發生事故。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除了一部分人的不負責外,在編制《作業規程》時,技術管理的不規范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要使《作業規程》更合理、更科學,就必須加強技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