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礦井應設立防治水專門機構和配齊專用探放水設備,配備不少于1人的專職水害防治技術人員,專職水害防治有員要具備相關專業學歷或經專業培訓,熟悉地質與水文地質專業技術工作。
2)煤礦企業應編制礦區水害防治規劃、年度水害防治計劃和水害應急預案,建立水害預測預報制度。
3)礦井雨季前必須進行水泵排水聯合試運轉,并編制聯合試運轉報告。
4)當開拓到設計水平,只有在建成防、排水系統后,方可開始向有突水危險地區開拓掘進。
6)礦井必須定期收集、調查和核對相鄰礦井廢棄老窯積水情況,掌握本礦采空區范圍和積水情況。將礦界以外至少100m范圍內臨近礦井的井田位置、開采范圍、積水情況標繪在井上下對照圖上。
7)必須密切觀察礦井內的淋水、涌水情況,必須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則,同時必須堅持“有疑必停”的原則。
8)建立地下水動態觀測系統,進行地下水動態觀測、水害預報,并制定相應的“探、防、堵、截、排”綜合防治措施。
9)井巷在掘進過程中必須先探后掘,掌握前方水文情況,若發現有水患時,應及時采取措施,待確認安全后才向前掘進,并將出水點位置標于井上下對照圖及采掘工程圖上。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點或地段,必須進行水溫、水量、水質等地下水動態和松散含水層涌水含砂量綜合觀測和分析,防止滯后突水。
10)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出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11)井下和地面排水設施保證完好,所設沉淀池、水溝要及時進行清理,每年雨季前必須清理一次。每年雨季前對礦井防治水工作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成立防洪搶險隊伍,并儲備足夠的防洪搶險物資。
12)對于巷道破碎和淋水段特別加強支護,并采取導水等措施以免淋水直接淋至電纜上腐蝕電纜,巷道排水溝按規定設置并及時清理,巷道要保證排水坡度,對于巷道局部地段低洼集水段要設潛水泵或泥漿泵及時排水。
13)以后掘進的開拓、準備巷道應根據井下地層情況選擇穩定、淋水小的巖層,盡量避免穿過斷層等構造帶。
14)首采工作面和掘進工作面往上存在采空區,因此,在工作面掘進時需采取 “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措施,防止突發透水事故。
15)嚴禁在各種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16)應當觀測“三帶”發育高度,當導水裂隙帶范圍內的含水層或老空區積水影響安全開采時,必須超前探放水并建立疏排水系統。
17)掘進和回采過程中必須采用EM-3瞬變電磁儀進行探水,當探測有承壓水時,必須留設煤柱,避開承壓水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