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規程》(2007年版)明確規定:停風區域中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0%時,必須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技術措施,同時要求在排放瓦斯的過程當中,排出的瓦斯與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都不得超過1.5%,嚴禁無顧于規程“一風吹”排放瓦斯。在我礦大力宣讀各大煤礦因排放瓦斯過程中引發的一起起瓦斯事故(爆炸)案例,結合本礦在排放瓦斯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對高值超限的安全隱患和引發的事故感到很震驚,對我們的教育也極其深刻。面對一起起血的事實,如何杜絕瓦斯事故,徹底清除安全隱患,從根本上創造人身效益、安全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礦井安全跨越式發展,是我們大家應該共同探討的話題。
1 控制排放瓦斯方法
為使排放瓦斯風流在同全風壓風流混合后其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限,必須采取控制排放瓦斯的方法,現場采取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1.1 增阻限風法:增阻限風法實質就是增加局部通風機的工作風阻,以限制局部通風機風量,達到控制排放瓦斯的目的,即在風機出風側用繩子或皮帶捆綁;
1.2 分風限風法:分風限風法實質是讓風流分岔,只讓部分風流通過風筒進入獨頭巷道以排放瓦斯,另一股風流則同全風壓風流一起稀釋排放出來的瓦斯,即在風機出風側設排放“三通”,通過“三通”放風來控制進入獨頭巷道的風量;
1.3 逐段排放法:逐段排放法就是在獨頭巷道內風筒斷開,將獨頭巷道內積存的瓦斯由外向里逐段排放出來。
對上述方法分析如下:增阻限風法存在風機處于高風阻狀態下啟動并運行易處于不穩定狀態且風量控制不易把握;逐段排放法存在排放瓦斯人員處于污濁風流中,操作不當就會存在安全隱患;而分風限風法則根據全風壓混合處的瓦斯濃度來準確控制,同時根據現場實際瓦斯涌出量的大小確保排放瓦斯在同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不超過1.5%的前提下,準確控制風量大小,從而不僅能夠排除因實際操作時容易出現風量過小而影響排放速度,還能夠排除因實際操作時風量過大增加排出的瓦斯量。
2 關于參數計算
獨頭掘進巷道停風后(含舊巷復用),其內部積存的瓦斯量、瓦斯濃度、排放時最大供風量、最大排放量和最短排放時間都必須在排放前制定的安全技術措施中計算出來。一是有利于排放瓦斯人員在實際操作時做到心中有數,二是有利于妥善安排停電撤人區域內各部門的工作。
2.1 獨頭巷道內積存的瓦斯量:
VCH4=KQCH4t,式中VCH4—獨頭巷道內積存的瓦斯量,m3
QCH4——正常時獨頭巷道的絕對瓦斯涌出量,m3/min
t——停風時間, min
K——停風后獨頭巷道內絕對瓦斯涌出量與正常掘進時絕對瓦斯涌出量之比值,K值因礦井及獨頭巷道的具體情況,但停風后由于巷道不掘進,CH4涌出量減小,故K<1,一般為0.3~0.7
2.2 獨頭巷道內積存的瓦斯濃度:C
C=VCH4x100/LS=KQCH4tx100/LS,式中
C——獨頭巷道內CH4平均濃度,%
L——獨頭巷道的長度,m
S——獨頭巷道的平均斷面積,m2
2.3 最大排放量:Q
Q=Q1•1.5%,式中,Q——從獨頭巷道中每分鐘最多允許排出的瓦斯量,m3/min,Q1——全風壓通風巷道中風量,m3/min
2.4 最大供風量:Qmax
Qmax=Q1•1.5% x100/C=Q•100/C,式中
Qmax——允許往獨頭巷道內供風量的最大值,m3/min
C—獨頭巷道內平均瓦斯濃度,%
2.5 排放時間:T
T=VCH4/Q,式中,T——排放獨頭巷道中瓦斯所需時間,min,Q——從獨頭巷道中每分鐘最多允許排出的瓦斯量,m3/min
嚴格講,排放瓦斯時間T應根據實際操作時再定,以上計算是按最大排放量來推算的,實際操作時,排放瓦斯風流同全風壓混合處的CH4濃度不可能恒為1.5%,另外還應考慮,瓦斯排放完后,必須等30min,確證無異常變化后,方可恢復正常供風與生產,故實際排放時間可參照經驗值。
3 安全技術要求
3.1 排放要求:
3.1.1 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1.0%但不超過3.0%時,必須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風流排放瓦斯。因為停風區內需要排放的瓦斯量并不大,嚴格采取控制風流措施,完全可以做到安全排放,所以,一般情況下不必制定專門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但必須有瓦檢員、安監員、電工等有關人員在現場監督管理,并采取控制風流措施。
3.1.2 停風區中瓦斯濃度超過3.0%時,必須制定安全排放瓦斯技術措施,并報總工程師批準后,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措施排放瓦斯。
3.2 瓦斯排放前的系統調整:排放前必須調整好風量,必須要有滿足要求的稀釋風量。
3.3出于風筒承受能力及控制風流操作程序的難易程度考慮,原則上采用單級局扇排放瓦斯。
3.4 安全排放:首先,全部敞開排放“三通”,在啟動局扇前先把局扇前的風筒用皮帶或繩索捆扎起來限制獨頭巷道供風,只留安全孔徑,開動單級局扇向工作面供風,一部分風直接進入回風巷道。瓦斯在巷道整體向外推移,進入全風壓混合處被稀釋,在此過程中如何進行優化調控,從客觀上排除風量過小影響排放速度,風量過大增大排出瓦斯量的弊端,從而確保獨頭巷道排出的瓦斯在全風壓風流混合處的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均不超過1.5%,是我們瓦斯排放安全技術措施中的主導和安全核心,那么如何操作風筒,利用孔徑大小,確保向獨頭巷道提供安全風量,現舉例說明如下:
捆綁處控制獨頭巷道最大允許供風量:Qmax=Q1•1.5%x100/C=Q•100/C=8.25X100/20=41.25 m3/min,另此處局扇供風量為400m3/min,則直接進入回風道的“三通”排放量為358.75m3/min,又此處風筒直徑為800mm,其斷面積為0.5m2,所以捆綁處風筒控制斷面為0.057m2,從而我們知道風筒控制直徑d為0.269m也即d為269mm,是非常安全的。此后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根據現場實際排放過程中涌出的瓦斯變化情況,進行風量調整,逐漸收斂排放“三通”,直至瓦斯排放工作結束并確認無誤后方可完全扎緊排放“三通”。
3.5 安全注意事項:①嚴格停電撤人范圍及警戒位置,排放期間任何人不得進入該區域;②明確排放瓦斯參加人員及其分工;③設置排放基地,基地應設在進風側的新鮮風流中;④排放瓦斯方法、步驟及限風措施都必須在措施中明確規定;⑤恢復通風前,必須先檢查瓦斯包括巷道內電器設備(開關腔)的檢查,確認無誤后恢復供電系統;⑥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允許排放瓦斯:a無批準的措施或措施與現場情況不符;b排放措施未貫徹,未落實責任;c無排放組織人員或現場負責人;d應參加排放的現場人員不齊;e排放瓦斯區域和受影響區段的停電、撤人、警戒范圍沒有完全標注在排放瓦斯系統圖上。
4 結語
瓦斯排放本身是一種消除隱患的安全措施,但執行不好就會引起事故的發生,因此,我們在排放瓦斯的過程中必須嚴格制定專門的安全技術措施并落實“三個責任”,即落實撤人、設警戒斷電范圍及電器設備的檢查以及排放瓦斯現場指揮的責任;執行“三個原則”,即撤人、斷電、限量的原則,強化排放瓦斯工作管理,確保煤礦的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