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明:
3下XXX工作面是一次采全煤厚對拉工作面,開采山西組3下煤。工作面上面走向長598m,傾斜長220m,煤層平均厚度2.0m,下面走向長552m,傾斜長176m,煤層平均厚度2.5m。可采儲量65.4萬噸,工作面3下煤底板標高-230.1~-263.5m。3下煤直接頂為泥巖,灰~深灰色,致密,性脆,富產植物化石,易垮落,厚度約為0~1.5m,局部為砂巖;老頂為中、細砂巖,厚度平均約為27.25m,淺灰色,灰白色,中砂巖略顯肉紅色,細砂巖略顯紫灰色,具緩波狀,水平狀及斜層理,主要成分為石英,次為長石,少量白云母,分選性及磨圓度均較好,鈣質膠結。根據提供的地質資料,類比其它3下煤工作面初次放頂情況,初步確定本面初次放頂來壓步距為25~35m,來壓顯現不明顯。
根據《井田勘察(精查)地質報告》(1998年4月),垮采比、裂采比分別按4、16計算,則導水裂隙帶高度是32~48m,3下煤裂隙帶已經進入3上煤垮落帶。3上煤已經開采,3上煤頂板和侏羅統一段砂礫巖含水層的水已經得到充分疏放,因此,影響工作面開采的主要含水層是3下煤頂板中、細砂巖含水層和3上煤老空區局部低洼點積水。
3下煤老頂為中、細砂巖,厚度平均約為27.25m,中砂巖略顯肉紅色,細砂巖略顯紫灰色,具緩波狀,水平狀及斜層理,主要成分為石英,次為長石,少量白云母,分選性及磨圓度均較好,鈣質膠結。此區域43-6孔抽水試驗,水位標高+17.53m,單位涌水量0.0995 L/s·m,滲透系數0.041~3.8 m/d,屬弱含水層。在掘進過程中上、下材巷和運輸巷頂板均有淋水,區域較大、涌水量在4m3/h。
3上煤老空區積水 :經過分析影響3XXX面上部3上煤老空區內有四處低洼點,可能有積水,已經進行鉆探疏放。預計3上煤老空區局部低洼點仍有少量積水,3下煤采過后會進入工作面。
下切眼施工時穿過有一條落差H=4.2m的斷層,斷層帶附近裂隙發育,掘進期間淋水較大,開采后預計涌水量將增加。
根據以上充水性因素分析,預計該面涌水量以3下煤頂板砂巖水為主,另有少量3上煤采空區積水。
綜合以上,考慮少量3上煤老空積水,預計本面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為70 m3/h。
為確保初采及初次放頂期間的安全生產,特提出如下安全技術措施,要求有關施工人員認真貫徹執行。
二、成立初放領導小組:? ? ?本面初次放頂期間,區隊成立以隊長為組長、技術員副組長、各班跟班副隊長、班工長、驗收員為成員的初放領導小組,要求領導小組成員跟班到現場,具體負責措施在現場的落實兌現,直至經礦領導小組確認放頂結束為止。
三、安全技術措施:
1、工作面正式生產前,必須按本面規程規定上齊通風設施、安全檢測設備及防塵隔爆安全設施,并保證其正常使用,以確保工作面風量、風速、氣體監控、防塵、防瓦斯及隔爆措施符合標準要求。
2、現場施工時,有兩人及兩人以上的,必須指定一名安全負責人。
3、現場施工人員嚴格做好工作面的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匯報工作,并安排人員按以下避災路線撤離。3XXX工作面避災路線:3XXX工作面下切眼→3XXX下材料巷→3XXX下材料聯絡巷→? 3XXX材料巷→3XXX材料巷→3XXX聯絡巷→3XXX繞道→—300大巷→人行纜車→—100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3XXX工作面上切眼→3XXX上材料巷→3XXX上材料聯絡巷→? 3XXX材料巷→3XXX材料巷→3XXX聯絡巷→3XXX繞道→—300大巷→人行纜車→—100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3XXX工作面下切眼→3XXX運輸巷→3XXX運輸聯絡巷→3XXX運輸巷→3XXX聯絡巷→3XXX繞道→—300大巷→人行纜車→—100井底車場→副井→地面
4、加強工作面電氣設備維修,杜絕失爆現象。
5、初次放頂前,必須按作業規程規定完善和維護好排水系統,配齊備用設備,疏通泄水通道,確保初放期間涌水正常排放。
6、工作面生產前,材料巷運輸安全設施、運輸機安全設施、電氣開關保護、通訊照明設備、礦壓監測儀器等必須齊全可靠,正常工作。
7、工作面必須按作業規程的要求,配齊所有支護材料,否則不準生產。
8、生產前,工作面三巷超前支護達到規程設計要求。
9、將安裝剩余的設備部件以及雜物轉運到指定地點或上井。
10、煤機開機前,應將煤壁機道所有雜物清理干凈,割煤時,一旦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處理。
11、試生產期間,設專人認真觀察煤機、三機及膠帶運輸機等設備運轉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停機處理,否則不準生產。
12、加強設備檢修,電纜全部捆扎,電器絕緣全部測量一遍,各部電機、減速箱冷卻系統,油位要達到要求,設備零部件上齊并緊固一遍,全面設備布局調整合理。
13、工作面每向前推進一硐,應將每架支架、每節運輸機槽體存在的問題全部記錄在案,并及時整改,確保工作面推采二硐后,設備整修完好。
14、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應加強來壓的預測預報工作,由礦壓部門在軌道順槽掛牌標明來壓位置和工作面推進距離,以便及時掌握工作面來壓情況。
15、初放期間,三班進行礦壓地質觀測,及時進行預測預報及水情觀測。工作面要設專人全面巡視頂板情況,發現來壓預兆及水情預兆時及時撤人,并向調度室及區隊匯報。
16、初采放頂期間,工作面范圍內嚴禁爆破作業,避免產生電氣機械火花、明火等。
17、初放前,應加強液壓系統、支架的維修,確保泵站壓力30MPa,乳化液液配比3-5%,支架初撐力不小于24MPa,保證正規循環作業。
18、初采期間,應加強工作面工程質量管理,沿頂底板回采,采高控制在2.3-2.5米,嚴禁超高,確保工程質量班班達到“三直、兩平、兩暢通、一凈”。
19、加強端頭頂板管理,嚴格按規程規定支護方式支護并確保支護質量;超前支架保證初撐力不小于24MPa,必須護嚴頂板。兩巷切頂排及時回撤放頂,并嚴格執行“先支后回”制度。
20、每班必須安專人對工作面所有支架、三巷超前支護支架及所有使用的單體支柱進行二次注液,確保支架初撐力不低于24MPa,單體支柱初撐力不低11.5MPa。支架不準出現漏、竄現象,不準使用失效的單體支柱,柱、排距符合作業規程要求。
21、工作面嚴禁出現空頂、空幫。端面距大于340mm,必須及時拉好超前架接實頂,否則必須使用單體支柱支設好臨時支護,并栓好防倒繩,柱距0.75m,初撐力不得低于11.5MPa。
22、工作面頂板嚴禁出現臺階、傘檐。正常情況下人員不準進入煤壁機道內作業,若需進入作業時,工作面采煤機、刮板輸送機等設備開關要停電閉鎖,工作地點左右10架嚴禁動作,并設專人觀察頂板和煤壁情況,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找掉危矸傘檐,并打好貼幫柱,腰好幫、背實頂,拴好防倒繩,柱距1.0m,初撐力不得低于11.5MPa。
23、若需要更改支柱時,必須嚴格執行先支后改制度,確保人員在有支護的安全條件下作業,嚴禁空頂作業。
24、初次放頂期間,嚴格控制割煤速度在2m/min以下,并且每割煤一小時停機十分鐘觀察頂板,以防突然來壓。
25、若頂板突然來壓時,工作面內人員必須迅速進入支架架箱內蹲好;端頭人員要及時離開端頭處,必要時臥倒,等到頂板穩定后方可繼續工作。
26、當采空區頂板冒落高度達到采高的1.5倍、長度達到工作面長度的2/3以上時,視為初次放頂結束。
27、工作面初次放頂期間,要提前做好防治水工作,本工作面整體是上材巷高,運巷較低,下材巷最低,因此排水系統以下材巷和運巷為主,上材巷為輔。
28、在工作面開采前,必須在三巷內的各下山段,根據現場情況敷設200×200mm的泄水槽,以便于泄水。
29、三巷排水能力設計符合規程規定要求,排水能力不得小于最大預計1.5倍涌水量要求,并確保排水設備、管路完好。
30、三巷水倉處均準備充足排水能力不低于最大涌水量設計的備用水泵。備用泵連續排水能力不低于1.5倍涌水量,備用泵的排水能力與再用泵等同。各處水倉水泵都必須用三通與排水管路相連接,并且全部使用雙回路電源供電,同電壓等級相互能實現切換。
31、回采前,對全部水泵和供電系統進行一次同時運行的排水試驗,確保能夠運行正常。
32、初次放頂期間,做好清淤工作,每班設專人及時清理巷道中淤煤,確保各處泄水槽及排水管路暢通。
33、工作面在初放期間過斷層變化段時,需保持均勻、快速、連續開采,防止工作面局部抽冒,一旦發生冒頂必須盡快組織處理。
34、工作面開采前,必須全員熟悉避災路線,安設齊全通訊電話、報警器等;一旦發生水淹巷道事故,要立即啟動報警器,按既定避水災路線撤人,同時向調度室和區隊有關領導匯報。
35、其它未涉及之處仍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3XXX綜采工作面作業規程》及審批意見中有關規定。
綜采XX隊
2010年0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