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井下水災事故的處理:
4.1.1井下突然發生透水事故時,現場人員應立即盡可能就地取材迅速封堵透水點,防止事故擴大,并及時匯報礦調度。
4.1.2如果情況緊急,水勢兇猛,無法搶救時,人員應按作業規程規定的避災路線由下往上撤退,切勿進入透水水平以下的獨頭巷道。
4.1.3發生透水事故后,礦應急救援指揮部應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主排水泵的正常運轉。同時應作出決定:是否、合適關閉防水閘門。
4.1.4礦井發生透水事故后,相關技術人員應迅速判斷出透水的性質(含水層水、老空水、斷層水或地表水中的哪一種),并通過詢問事故現場人員和根據井下的偵查結果,了解和確定透水地點,分析和估計靜水位和積水量,并且要測算補給水源、補給水量及影響范圍的水源,然后報指揮部以采取相應的救援措施,確保救援行動所需要的排水設備。排水設備必須有工作和備用的水泵、水管及相適應的配電設備。
4.1.5礦井發生透水事故時,救援人員的主要任務是搶救被困遇險人員,防止井巷進一步被淹和恢復井巷通風。
4.1.6采掘工作面發生透水事故時,根據井下實際情況在巷道上、下不水平同時救人,當下部水平巷道有被水淹的危險時,迅速將井下人員撤到上部水平,禁止在獨頭巷道中躲避。
4.1.7對于被困在井下的人員,其所在地點高于透水后水位時,可考慮在災區附近掘進其他巷道或根據井上下對照圖找準人員被困位置采用打鉆孔等方法供給新鮮空氣、飲料及食物;如果其所在地點低于透水后水位時,則禁止掘進巷道或打鉆,防止泄壓擴大災情。
4.1.8礦井透水量超過排水能力,有全礦和水平被淹危險時,在下部水平人員救出后,可向下部水平或采空區放水。如果下部水平人員尚未撤出,主要排水設備受到被淹威脅時,可用裝有粘土、砂子的麻袋構筑臨時防水墻,堵住泵房口和通往下部水平的巷道。
4.1.9處理上山巷道透水事故時,礦山救護隊應注意下列事項:
4.1.9.1防止二次透水、積水和淤泥的沖擊;
4.1.9.2透水點下方若無能存水及存沉積物的有效空間時,救援人員要及時撤到安全地點;
4.1.9.3保證人員在作業中的通訊聯系和安全退路。
4.1.10在組織排水時,應特別注意通風工作,防止有害氣體聚集和涌出,特別是水位下降時,積存在被淹井巷的大量氣體涌出。要經常檢查瓦斯,當井下空氣中的瓦斯含量達到1%時,應停止向井下輸電排水,要加強通風,及時檢查有害氣體(主要是CO2H2S),當排水接近井底車場或硐室時,要經常檢查,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的突然涌出。此時,負責開水泵的人員應配用隔離式自救器,井筒和井口附近禁止明火火源,防止瓦斯爆炸,如發現瓦斯涌出,要及時排出,以免造成災害。
4.1.11在排水過程中,應盡可能分段通風,排除有害氣體,搶修巷道,清理堵塞物,以尋找遇難人員。在清理時,要利用一切可以堆積的空間,疏通巷道,搶救遇險遇難人員。
4.1.12在偵查過程中及搶救人員時,要注意觀察巷道情況,防止冒頂和掉底。
4.1.13救援人員在處理水災事故時,必須帶齊有關裝備。在進入遇險人員的巷道里,應配用隔離式自救器。在處理老空積水時,應特別注意有害氣體中毒。
4.1.14恢復工作,在排除積水,事故區域恢復正常通風,遇險遇難人員全部撤離井下后,有事故礦方進行事故恢復工作。
4.2、井下火災事故的處理:
4.2.1處理與撲滅井下火災時,應把搶救井下被困遇險人員放在第一位。應根據火源位置、火災種類、波及范圍、井下人員的分布以及瓦斯涌出情況,迅速采用有效的通風方式,通風方式應能:控制著火產生的火煙沿井巷蔓延;防止火災擴大;防止引起瓦斯或煤塵爆炸,防止因火風壓引起風流逆轉造成危害;保證救援人員安全,并有利于搶救遇險人員;創造有利的滅火條件。
4.2.2井下發生火災時,無論火災發生在哪個地點,撲滅火災應遵循下列原則:首先應利用現場條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積極進行直接滅火。當火災范圍較大,火勢發展很快,人員難以接近火源時,可采用高倍數泡沫沒火機和惰氣發生裝置等大型滅火設備直接滅火。而當火災面積進一步擴大、火勢猛、無法用直接滅火法滅火時或火區瓦斯濃度達到2%且呈繼續上升趨勢有爆炸危險,危及到救援人員生命安全時,可用隔絕滅火法和綜合滅火法滅火,即將火區嚴密封閉起來,然后采用均壓技術或注泥漿、河沙、惰性氣體等措施,加速使火區熄滅。
4.2.3在撲滅井下火災時,為防止火勢擴大,在火源上風側常用懸掛風障和安設風門等方法,減少巷道中的風量,減少氧氣供給以減弱火勢,但應派專人監測瓦斯變化,要防止瓦斯聚集引起爆炸;在火源下風側利用水量充足的水幕阻止火災蔓延;如果巷道頂板巖石完整,也可采用拆除木支架阻斷燃燒,防止火災蔓延;在撲滅傾斜巷道中的火災時,要根據火風壓與風流逆轉的規律,注意防止風流紊亂,導致火災蔓延,增大傷亡和使火災事故處理復雜化。
4.2.4在處理火災事故過程中,要十分注意頂板的變化,以防止因燃燒支架損壞造成頂板跨落傷人,或者是頂板跨落后造成風流方向、風量變化,而引起災區一系列不利于安全搶救的連鎖反應。
4.2.5在采用挖除火源的滅火措施時,應先將火源附近的巷道加強支護,以免燃燒的煤、矸石下落,截斷救援人員的退路。
4.2.6撲滅瓦斯燃燒火災時,可采用巖粉、沙子和泡沫、干粉、惰氣滅火,并注意防止采用震動性的滅火手段。滅火時,多臺滅火機要沿瓦斯的整個燃燒線一起噴射。
4.2.7用水滅火時,應將回風側人員撤出,為了防止引起水煤氣爆炸,水流不要對準火焰中心,而應從火焰的外圍噴灑,隨著燃燒物溫度的降低,逐步逼向火源中心。用水滅火必須具備的條件:火源明確;水源、人力、物力充足;有暢通的回風道;瓦斯濃度不超過2%。
4.2.8撲滅電氣火災,首先必須切斷電源,電源無法切斷時,嚴禁使用非絕緣滅火器材滅火。
4.2.9進風井口、井筒、井底車場、主要進風道發生火災時,為了搶救井下人員,應反風或風流短路。如果不能反風或停風后風流逆轉時,也可停止主要通風機運轉,但要防止引起瓦斯積聚。反風前,必須將原進風側的人員撤出,并采取阻止火災蔓延的措施,防止反風后火災向進風側蔓延。瓦斯礦井應盡量采用正常通風方式,如必須反風或縮短風流時,應加強瓦斯檢查,防止瓦斯爆炸。零點通風只有在不致使瓦斯很快積聚到爆炸危險濃度,且能使人員迅速退出危險區時才能使用。
4.2.10回風井筒發生火災時,風流方向不應改變。為了防止火勢增大,應減少風量。其方法是控制入風防火門,打開通風機風道的閘門,停止通風機或執行搶救指揮部決定的其它方法(以不能引起可燃氣體濃度達到爆炸危險為原則)。必要時,撤出井下受危及的人員。當停止主通風機時,應注意火風壓造成的危害。多風井通風時,發生火災區域回風井的主要風機不得停止。
4.2.11井下硐室發生火災時,應立即關閉防火門,沒有防火門時,應采取掛風障控制入風,進行直接滅火。如果著火硐室位于礦井總回風巷時,應反風或風流短路;如果著火硐室位于礦井一翼或采取總進風流所流經兩巷道的連接處時,則在可能的情況下,采取短路通風,條件具備時也可采用局部反風;火藥庫著火時,應首先將雷管運出,然后將其它爆炸材料運出,如因高溫運不出時,則關閉防火門,退往安全地點;絞車房著火時,應將火源下方的礦車固定,防止燒斷鋼絲繩,造成跑車傷人;蓄電池機車庫著火時,為防止氫氣爆炸,應切斷電源,停止充電,加強通風并及時把蓄電池運出硐室。
4.2.12火災發生在傾斜巷道上行風流時,應保持正常風流方向,在不引起瓦斯積聚的前提下應減少供風量,不應停止通風機運轉,以防風流反向,在不引起瓦斯積聚的前提下應減少供風量,不應停止通風機運轉,以防風流發生局部或全礦井的風流逆轉或煙氣蔓延。應利用中間巷道,小順槽,聯絡巷和行人巷接近火源,不能接近火源時采用發射高泡、惰氣進行遠距離滅火。在傾斜巷道中需要從下方向上方滅火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冒落巖石和燃燒物掉落傷人;火災發生在傾斜巷到下行風流時,應采取措施,防止風流逆轉,增加出入風量,減少回風風阻,決不允許停止通風機運轉,同時要注意并聯和角聯風路的有害或有利的作用。對入風斜井的中、下部發生火災時,必須慎重,救護人員不允許從井口沿新風流入井,防止因火風壓作用而使風流突然逆轉方向。
4.2.13在采區水平巷道中滅火時,一般保持正常通風,視瓦斯情況增大或減少火區供風量。如火災發生在采煤工作面運輸巷道時,為了迅速救出人員和阻止火勢蔓延,使遇險人員自救退出,可進行工作面局部反風或減少風量。若采取減少風量措施,要防止造成災區貧氧和瓦斯積聚。
4.2.14采煤工作面發生火災時,一般要在正常通風的情況下進行滅火,必須做到:從進風側進行滅火,要有效地利用滅火器和防塵水管;在進風側滅火難以取得效果時,可采用局部反風從回風側滅火,但進風側要設置水幕,并將人員撤出;采煤工作面瓦斯燃燒時,要增大工作面風量,并利用干粉滅火器、沙子、巖粉等滅火,全體人員分布開,對整個燃燒線進行噴射滅火;采煤工作面回風巷著火時,必須采取有效方法,防止采空區瓦斯涌出和積聚;用上述方法無效時,應采用隔絕方法和綜合方法滅火。
4.2.15獨頭巷道(掘進工作面)發生火災時,救護隊到達現場后,要保持巷道的通風原狀,即風機停止運轉的不要隨便開啟,風機開啟的不要盲目停止,進行偵查后再采取措施。當火災發生在平巷獨頭巷道迎頭時,在瓦斯濃度不超過2%,通風情況下采用干粉滅火器、水等直接滅火,滅火后,必須仔細清查引燃點,防止復燃引起爆炸;火災發生在平巷獨頭巷道中段時,滅火中必須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嚴禁局部通風機風筒把已積聚的瓦斯經過火點排出,如果情況不清應遠距離封閉;火災發生在上山獨頭巷道迎頭,在瓦斯濃度不超過2%時,滅火中要加強通風,排除瓦斯。如瓦斯濃度超過2%仍在繼續上升,要立即把人員撤到安全地點,遠距離進行封閉。若發生在上山獨頭巷道中斷時,不得直接滅火,要在安全地點進行封閉;上山獨頭煤巷火災不管發生在什么地點,如果局部通風機已經停止運轉,在無需救人時,嚴禁進入滅火或偵查,而要立即撤出附近人員,遠距離進行封閉;火災發生在下山獨頭煤巷迎頭時,在通風情況下,瓦斯濃度不超過2%,可直接進行滅火。若發生在巷道中段時不得直接滅火,要遠距離封閉。
4.2.16恢復工作
4.2.16.1當火災面積小,用直接滅火法撲滅火災后,應立即恢復正常通風,重新支護加固災區巷道支護,并要多次沖刷、清理著火點范圍,然后盡快恢復災區巷道的安全設施和其它重要設施。只有在災區區域恢復正常通風,無復燃情況下,經指揮部批準,救援人員方可撤離災區。
4.2.16.2當火災面積大、火勢猛、有爆炸危險、無法用直接滅火法滅火,而用隔絕滅火法和綜合滅火法將獲取隔絕后,人員應立即撤出危險區,進入檢查和加固密閉墻要在24小時之后進行。密閉后,應采用均壓通風措施,減少火區漏風。如果火區內氧氣和一氧化碳含量及溫度沒有下降趨勢,應查找原因,采取補救措施。
4.2.16.3封閉的火區,經取樣化驗分析證實火區已經熄滅,由礦山救護隊按照啟封措施啟封。在啟封火區工作完畢后的3天內,每班必須由礦山救護隊檢查通風情況,并測定水溫、火區溫度和火區氣體成分,確認火區完全熄滅、通風等情況良好后,寫出書面報告,報應急救援指揮部批準后,方可轉入恢復生產工作。
4.3、瓦斯和煤塵事故的處理:
4.3.1首先應根據偵查結果,選擇最短的路線,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遇險人員最多的地點進行搶救。其方法:一是沿回風方向進入災區;二是沿進風方向進入災區。選擇哪條路線進入災區,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確定。一般來說,救護力量少時,要沿進風方向進入災區,因為在空氣新鮮的巷道中行進,對保持救護隊的戰斗力,減少隊員體力消耗有利。如果爆炸后,進風巷道垮塌、冒頂和堵塞,一時難以清理、維修,也可沿回風巷進入災區,在回風巷行進時要注意煙霧和有毒氣體的傷害。救護力量多時,可以同時從進、回風兩側派人進入。
4.3.2對爆炸后,經偵查確認無火源時,應盡可能恢復通風,以利于其他救援人員在安全區內進行工作。
4.3.3如果發現爆炸后引起火災,應立即組織人員同時進行救人和滅火,并派專人監測瓦斯濃度,防止瓦斯積聚?;饎莺艽螅粫r難以撲滅時,應制止火焰向遇險人員所在地點蔓延,特別是在火源地點附近有瓦斯聚積的盲硐,應千方百計防止火焰蔓延到盲硐附近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險人員全部救出后,再進行滅火工作?;饏^內無遇險人員時,應全力滅火。火勢特大或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險或用直接滅火法無法撲滅,并確認火區內遇險人員均已死亡時,可考慮先對火區進行封閉,控制火勢,再用綜合滅火法滅火,待火熄滅后,再尋找遇難人員。
4.3.4進入災區前,還應慎重考慮是否切斷電源。如掘進工作面瓦斯引起火災,則應考慮切斷局部通風機電源后可能引起工作面瓦斯聚積,再次發生爆炸,威脅救災人員的安全。如進入災區后發現電氣設備附近瓦斯達到危險濃度,則不允許在該處切斷電源,應在采區變電所或其它安全地點切斷電源。
4.3.5瓦斯煤塵爆炸后發生冒頂,造成巷道堵塞,影響救護隊員進行偵查搶救時,應考慮清理堵塞物的時間。若巷道堵塞嚴重,救護隊員在短時間內不能清除時,應考慮其他能盡快恢復通風救人的可行辦法,同時要恢復堵塞區外的通風,讓不佩帶呼吸器的人員能夠參加此項工作。在此情況下,救護隊員應在旁進行監護并做好準備,一旦通道打開,立即進入災區搶救遇險人員。
4.3.6在緊急搶救遇險人員的特殊情況下,爆炸產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氣體,嚴重威脅回風方向的工作人員時,在確認進風方向的人員已經完全撤退的情況下,可考慮采用反風,但對此必須十分慎重。
4.3.7發生連續爆炸時,救護隊員在搶救遇險人員的情況下可利用兩次爆炸的間隔時間進行。但應嚴密監視通風和瓦斯情況并認真掌握連續爆炸中時間間隔的規律,考慮在災區往返時間,當間隔時間不允許時,不能進入災區。在災區無人或確認人員已經死亡時,不得利用爆炸間隙進入災區,應采取措施,消除爆炸危險后再進入。在搶救事故中,要防止事故擴大、增加傷亡。
4.3.8恢復工作
4.3.8.1如果在偵查任務結束后,沒有發現因爆炸引起火災或有火災被很快撲滅時,在搶救完遇險人員后,應迅速恢復災區通風,解放災區,以便讓不佩帶呼吸器的人員能夠參加救援行動,加快救援速度。
4.3.8.2恢復通風設施時,首先恢復主要的、最容易恢復的通風設施。損壞嚴重、一時難以恢復的通風設施可用臨時設施代替?;謴酮氼^通風時,除將局部通風機安在新鮮空氣處外,應按排放瓦斯的要求進行。
4.3.8.3恢復正常通風,經測定事故現場有毒有害氣體消除后,其他不佩帶呼吸器救援人員應與救護隊員一道參與災區清理恢復工作。
4.4、冒頂事故的處理:
4.4.1、局部小范圍片幫冒頂時,所有工作人員必須齊心協力,迅速采取得力措施盡快處理,在處理過程中應抓緊時間防止事故擴大,如有人員受傷要迅速搶救脫險,并應盡快通知調度室以便通知搶救人員現場搶救。
4.4.2、大面積冒頂后,要迅速查清冒頂范圍和堵截的人數及位置 。
4.4.3、在處理大面積冒頂時,必須始終堅持由外向里加強支護,防止二次冒頂和擴大冒頂范圍,必要時可開掘搶救專用巷道。
4.4.4、若大面積冒頂或巷道冒嚴時,礦事故搶救領導組應不失時機地組織有經驗的老工人,技術員共同協商處理辦法。如果此時通風系統遭到破壞,被堵人員首先要沉著冷靜,一方面要加強周圍的支架,觀察圍巖的活動情況,盡量減少動力,樹立戰勝災害的信心。搶救領導組盡快組織恢復冒頂區的通風系統,如果由于冒頂范圍過大,一時難以恢復時,要想盡一切辦法設法向里供氧和必要的食品,以最快的速度搶救遇難的同志。
4.4.5、遇有大面積的巖石威脅遇難人員時,可用千斤頂等工具移動石塊,但盡量避免破壞巖石堆積狀態。
4.4.6、在搶救冒頂事故時,應在礦總工程師的統一指揮下進行。礦事故搶險組的同志都要親臨現場,有關部門大力協助,瓦斯檢查員要始終現場值班,時刻注意有害氣體含量的變化。
4.5機電、運輸事故的處理
4.5.1救援工作有現場指揮部總指揮統一指揮,按不同類型設備迅速開展搶救工作。
4.5.2提升絞車:
4.5.2.1當立井絞車出現故障停車發生人員被困時,絞車司機要及時采取安全措施使絞車處于安全制動狀態。絞車司機和現場維護工應盡快查清故障原因,并對安全回路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查清事故原因后立即向現場應急指揮部匯報,根據事故原因制定相應的救援安全技術措施。搶修人員要按搶修安全技術措施進行搶修,排除故障,恢復運行。故障嚴重需長時間停車時,現場指揮部應制定解救被困人員的安全措施,營救時可利用豎井人梯等設施,并采取防止人員墜落的防護措施。
4.5.2.2當鋼絲繩在運行中遭受包括緊急制動等原因在內的猛烈拉動時,司機必須立即停車,采取措施了解乘坐人員安全情況,如有人員受傷要通知現場搶險指揮部,制定搶險措施,組織搶險專業隊人員進行搶救。無人員傷亡時,維護工對絞車的各主要部件特別是鋼絲繩和各部位連接裝置以及制動機構進行詳細檢查,同時要對安全回路進行全面檢查,確認完好后,方可開車。因鋼絲繩或各部位連接裝置以及制動機構存在異常情況,短時間無法恢復運行時,現場指揮部應制定人員撤離的搶險方案,組織搶險專業人員對罐內滯留人員進行營救。人員撤離后,對絞車異常部位進行搶修。搶險時使用保險帶等防護用具。
4.5.2.3當發生斷繩、斷軸等重大事故造成跑車、墜罐事故時,現場指揮部要根據事故情況,制定搶險措施和方案,搶險專業組人員按方案首先組織對受傷人員進行搶救;其次要積極組織搶修,制定搶修措施,組織人員搶修,盡快恢復生產。
4.5.2.4立井發生卡罐事故時,絞車司機要立即停車并采取安全制動措施,維護工應盡快查清故障原因,同時要對安全回路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事故單位要組織人員首先利用梯子間及時了解罐內人員安全情況和卡罐原因。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現場指揮部要制定搶險措施,組織搶險人員首先應對人員進行搶救。要根據卡罐原因,制定搶修措施,組織人員搶修,盡快恢復生產。
4.5.2.5上述事故搶險結束后,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會同安監部門對事故原因進行全面分析、研究,并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防止類似事故的發生。
4.5.3主水泵:
4.5.3.1當主水泵發生故障時,事故單位應盡快啟動備用水泵,同時要查清故障原因,制定搶修措施,積極組織排除故障,恢復排水。因設備損壞或雙回路供電中斷短時間不能恢復排水時,應制定應急措施,采取增加臨時排水設備的辦法防止淹井。
4.5.3.2當發生管路閥門故障時,應盡快查清故障原因,及時停泵,關閉故障管路或閥門,啟動備用水泵、管路或閥門。同時積極組織排除故障。若主排水管路與備用管路或閥門同時存在故障時,應制定措施增設臨時閥門或管路,保證正常排水。
4.5.4空氣壓縮機:
4.5.4.1一旦運行壓風機發生異常、異震、電動機冒火等嚴重意外情況,應緊急停機,起動備用壓風機。
4.5.4.2一旦發生風包、風管等爆炸的重大事故時,壓風司機應立即停止所有壓風機的運行。有人員傷亡時,應先組織搶救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護送重傷員至醫院進一步治療;其次,事故單位要制定搶修措施,組織人員搶修,盡快恢復生產,并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分析原因,采取對策,防止類似事故再發生。
4.5.5主通風機:
4.5.5.1當運行風機線路在正常運轉或反風運轉時,發生故障,應立即停機,倒換備用風機和備用風機線路運行,并立即組織力量,制定搶修措施,對故障風機或線路查明故障原因,及時進行搶修。
4.5.5.2當兩臺主通風機或兩條主通風機供電線路同時不能正常運轉時,應立即匯報礦調度室及有關礦領導,打開防爆門,由礦調度室通知所有井下施工人員迅速撤離上井,同時切斷井下主供電電源,設置警戒,并制定搶修措施,立即組織搶修。造成長時間向井下通風中斷導致瓦斯超限時,應及時啟動重特大瓦斯煤塵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4.5.5.3當一臺主風機或風機線路因發生故障或實施大修,短時間內不能恢復正常備用時,必須制定單機運行措施報應急指揮部,準備好必要的備品、配件,制定搶修措施組織人員搶修,同時安排維護工跟班進行監視維護,直至大修風機恢復正常狀態。
4.5.6主皮帶:
4.5.6.1司機發現主皮帶有撕裂、扯帶等斷帶跡象時應立即緊急停車、閉鎖,防止事故擴大,及時積極組織人員進行事故搶救。
4.5.6.2運行過程中突然發生皮帶斷裂事故時,司機應迅速停車,發生人員傷害時,先搶救受傷人員,后搶修事故。
4.5.6.3當發生皮帶核子秤損壞時,要制定組織方案和搶修方案。及時控制放射源,防止放射性物品泄露。
4.5.6.4維護現場環境安全,排除不安全隱患和各種影響搶修的障礙,保證工作空間和人身、設備安全。
4.5.6.5組織專業搶險人員按搶修方案進行搶修。搶修過程中應制定專門的搶修安全技術措施,并嚴格執行。
4.5.6.6需進行皮帶硫化時,應按硫化皮帶技術操作規范進行。
4.5.6.7其它安全技術保障措施在整個搶修過程中要認真落實,確保搶修過程的萬無一失。
4.5.7大型固定設備發生火災時,應立即報告并切斷事故現場電源,疏散人員,正確選擇滅火器材、材料進行初期滅火。當火災事故無法控制時,要及時啟動重特大井下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救護消防大隊負責火災的搶險和救援工作,要與熟悉現場情況人員配合,及時了解掌握現場災情發展情況并匯報指揮部,制定正確救人和滅火措施;根據指揮部營救遇險人員和滅火措施所要求的任務,到達制定地點選擇正確滅火器材、材料搶救傷員,撲滅火源;若火災現場存在易燃、易爆和危險化學品時,應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危險源,防止災情擴大,完成對災區遇險人員的救援和事故處理;公安部門負責搶險救災工作中的警戒設置,疏散人員,維持秩序。
4.6綜合處理措施:
4.6.1、井下發生重大事故時,調度室必須立即匯報值班礦領導和救護隊,并立即通知搶險領導組全體成員,同時,向局調度匯報,有關領導接到通知后,必須立即到井口調度室集中待命,參加搶險工作。
4.6.2井下發生惡性事故時,集團公司董事長、集團公司總工程師、礦長、礦總工程師必須立即趕赴現場組織搶救,礦長是負責處理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礦長、礦總工程師要根據事故性質、類別提出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并盡快恢復安全通道,確定進入災區的路線和人員,盡快解救被困人員,確保處理事故順利進行。如果礦長對搶險事故的全面指揮工作不能有效地領導,集團公司董事長有權予以撤換,并及時指派能勝任的人員負責指揮,并授以權利和責任。
4.7礦井必備的救災工具、材料、設備:
4.7.1在井底要設安全器材庫,機電科長和供應科長負責存放足下列器材和物資,由調度主任負責檢查落實。
4.7.2 SDA—825水泵1臺(并配備55千瓦電機一臺)5寸、4寸、3寸、2寸膠管各100米,鐵鍬、洋鎬各20把,干粉滅火器10個,風筒35節,局扇2臺,QC83—80磁力啟動開關2臺,QC83—120開關1臺,1公分厚的木板50平方米,水桶2擔,抬桿10根,抬框5個,這些消防器材不準挪做它用,并設帳卡,專人管理,嚴格執行管理制度,每季度由礦長組織礦山救護隊、消防隊、通風部門、安全部門以及其它有關部門對井上下消防系統及防火門,消防器材庫和消防器材進行一次認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8避災路線:
4.8.1若井下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時,除按前面所述各類事故處理辦法處理外,所有井下工作人員不得亂喊亂叫,亂跑亂竄,一定要保持冷靜,頭腦清醒,判明事故發生的地點和應行動的避災路線,沿規定避災路線盡快撤退。
4.8.2避災路線:
4.8.2.1發生火災、瓦斯、煤層爆炸災害時的避災路線(正常通風時):
掘進面 →采區皮帶巷→總回風巷 →副立井→地面
4.8.2.2發生火災、瓦斯、煤塵爆炸災害時(反風時)避災路線:
掘進面→ 運輸巷→副立井→ 地面
4.8.2.3水災避災路線:掘進面→總回風巷→副立井→地面。